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索论文_于秀梅

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索论文_于秀梅

夏津县交通运输局 山东德州 253200

摘要:作为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增强工程的抗压性能,也间接地延长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文章探讨了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提出了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优化措施。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土建施工是一种系统化的工程,涉及多个工种与多个专业,最主要的建设方式就是混凝土施工,因此,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土建施工的综合质量。交通工程的土建施工当中良好的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实现高质量交通工程的有效途径。结合混凝土特有的良好塑性与高强度以及耐久性强等优质特点,可以进一步确保交通工程质量提升。

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1.1水泥的选择

在水泥材料中经常出现水化热的问题,往往这也是导致出现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水泥时要保证水泥生产厂家的资质,充分考察其生产规模与质量水平;对所采购的水泥要按批次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分析其各项参数,例如凝结时间、安定性以及强度等级等等,保证水泥的适用性。

1.2骨料的选择

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骨料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在选择骨料时要保证其质量高、强度高,且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不得掺杂有机杂质等。通常可以采用自然连续级配的碎石做为粗骨料,要求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四分之一,不得低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四分之三;细骨料则可以选择中粗砂。

1.3外加剂的选择

外加剂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控制裂缝问题的发现。粉煤灰是所有外加剂中防裂效果最突出的材料,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并且对混凝土的干缩性、脆性等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它诸如木质素磺酸钙,由于其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对水泥颗粒有具有分散效应,所以可以有效控制水的表面张力,反应在工程应用中,就是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混凝土有和易性可以得到有效改善,根据相关试验结果可知,在混凝土中掺入水泥用量0.25%的减水剂,可以减少拌合水用量10%,水泥用量至少可以节约10%。

1.4配合比的设计

可以说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是由其配合比设计来决定的,如果配合比不恰当,则有可能出现配制好的混凝土无法使用的现象。配合比的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不但要考虑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性能等,而且还要考虑其它诸多因素,例如环境、材料、施工工艺等等。

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安装

首先对基层的宽度、路拱与标高、表面平整度和压实度,均应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摊铺前,基层表面应洒水湿润,以免混凝土底部的水被干燥的基层吸去,变得疏松以致产生细裂缝。基层符合要求后,可安装两侧模板。模板采用钢模,钢模板按预先标定位置安放在基层上,两端用铁钎打入基层,以固定位置。模板底与基层间局部出现的细缝可以用水泥砂浆填塞,防止漏浆。模板顶面用水准仪检查标高,不符合时予以调整。模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控制都很重要,稍有歪斜和不平都会反映到面层,使边线不齐、厚度不准和出现波浪不平现象。因此,施工时必须经常校验,严格控制。模板内部应涂脱模剂以便拆模。

2.2摊铺和振捣

混凝土混合料运送到摊铺地点后,如不离析可直接摊铺均匀,如离析经重新拌均匀后进行摊铺。模板边部用铁锹反扣,需铺高度可高出实际lO%。震实后与面层标高相符。混合料摊铺均匀后应用平板振捣器,插入振捣器和振捣梁配合作业。厚度不大于22mm的混凝土板靠边角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同一位置停振的持续时间以混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水泥浆为止。不宜过震,一般为10~15s。当混凝土厚度较大时,应先插入振捣器振捣,然后平板振捣器振捣。平板振捣器振捣完,继续用振捣梁振捣,将振捣梁两端搁在侧模上,沿摊铺方向振捣拖平,不平处可随时找补,使表面平整并反浆。在此过程中不得碰撞模板和传力杆,并随时清除模板顶上的砂浆,确保其密实程度满足工程要求。

2.3混凝土养护

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对其表面进行修整、抹平,完成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同时进行压光操作。应注意的是,混凝土的养护,切忌使用海水、有害水,时间要在7天以上。拆模前的洒水养护要对混凝土表层保持湿润;在养护过程中,混凝土顶面、模板上水温与混凝土表层温度的差距应小于15摄氏度。期间,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为65℃,表层温度与大气环境间的温差应控制在20摄氏度以内,而用来养护混凝土的水和混凝土表面必须在15摄氏度温差范围内。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不超过20℃。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在小于1.2Mpa时,荷载量应为0。

3.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优化措施

3.1 施工混合料的压实技术

在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决定混合料的压实程度的是由混合料的碾压温度以及采用的碾压的方法所决定的。因此在对路面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洒水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质量。应该根据压路机的形状进行形式,并且尽量采用较长距离的碾压方式,这样的碾压方式对路面的损害相对较小。在养护实践中,一般会遵循稳压、复压、终压的方式进行碾压。稳压时选用的碾压机重量相对较小,在碾压的过程中注重保证匀速,一般会进行两次稳压。在进行复压的时候选用的压路机较第一次碾压重量要重很多,这样的碾压效果比较明显。在进行终压时一般会选用吨位型号更大的压路机,这样的碾压方法进行碾压五六次,注意在碾压的过程中不要变化速度,在行驶过程中也不宜出现刹车或者掉头的情况,避免影响路面的质量和光滑程度。

3.2 混凝土路面滑膜施工技术

交通工程路面滑膜施工技术包括:钢筋混凝土铺设技术、缩缝插传力杆技术、高强度弯拉技术、连续钢筋混凝土路面技术、肩连体摊铺技术。缩缝插传力杆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降低钢材的使用数量,并且还能保证较快的道路铺设速度,只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证施工的平整度,一般采用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铺装技术能够保证路面的平整度,还能保证桥面的混凝土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选择该技术往往能够保证较大的施工效率。

3.3 混凝土施工管理措施

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部分,做好混凝土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这能保证较小的物质损耗前提下大幅度提升混凝土施工效果。做好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应该从如下几部分着手:材料质量管理、混凝土施工人员管理、混凝土配比管理。矿物、水泥、粗骨料、细集料是混凝土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材料质量的好坏以及原材料的配比是决定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选择混凝土供应商时应该选择具有品质的供应商,因为一旦混凝土的质量不符合相应的标准,这将会对混凝土铺设后路面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配比也是决定交通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耐用性的重要因素。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切实加强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在上一道工序质量达标之后强化工程质量的控制,才能确保整个交通工程的土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华华.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外建筑,2015,07:177-178.

[2]钟辉.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7,12:120,123.

[3]钟正君.北京地铁工体站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16.

[4]谷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论文作者:于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  ;  ;  ;  ;  ;  ;  ;  

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索论文_于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