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研究论文_郑鹤英

高校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研究论文_郑鹤英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 上饶3340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也有了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这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扶贫政策。然而仅仅是物质基础的资助模式滋生了很多问题,传统的经济资助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各个地方发展所需,对培养国家应用型人才更是差距甚大。因此,如何建立起多种资助政策和模式,不仅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个人和民族发展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高校,多维,资助模式,路径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了资助贫困学生这一政策,当时的学生主要是由政府提供的津贴来维持自己的学业。但是建国以来,我国扶贫资助政策经历了许多变迁,资助模式也开始渐渐走向开放的道路,也面临了很多的机遇和发展。1950年,我国召开了“全国第一次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学校贫困学子的资助开始规范化;之后的30年,我国一直对高等贫困学生实现减免学费,并且免费增加助学金的政策;1992年到1998年期间,除了减免学费外,还出台了勤工助学、对贫困生和特困生加以资助的措施;07年至今,又增加了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有效缓解了贫困生的就读压力,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发展,也为国家培养除了更多优秀的人才。然而由于高校扩招,越来越多贫困生走入大学,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上学时经济方面的压力,外界和他们自身对自己的看法成为了禁锢他们健康成长的枷锁,也对我国高校的资助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目前我国高校资助模式的缺陷

(一)资助手段落后,欺瞒行为频发

科学、规范、先进的资助手段才能实现教育公平,大学生因为经济问题而上不起大学不再是当今贫困学生的问题,国家就应该制定多种有效的资助模式。但是,目前我国的贫困学生申请资助的过程太过繁复,从村到县或者市的有效盖章才能获得资助资格,时间间距太长,会让贫困学生产生退却心理;大部分高校获得贫困学生的信息手段落后,全是由学生自己推荐,有很多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冒充贫困学生,出示假的贫困证明,获得资助名额,让真正贫困的学生失去学习的机会。

(二)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直以来,对高校贫困学生给予资助的都是政府,除了给予他们宽裕的经济条件之外,其他一概不管。这其实违背了当初资助的实质。对困难学生加以资助,不仅仅是履行政府职责,更为重要的是使得整个资助对象在获得资助之后,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当前这种强调政府社会主体的资助模式,使得大部分困难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资助,不管这种资助是以何种方式和模式来进行的,他们除了在享受金钱物质的补贴之外,精神和心理上却很难得到滋养。

(三)无偿资助易生依赖,有偿资助会出偏差

从小学开始,我国的资助体系主要还是以经济物质为基础的资助,一般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杂费、困难补贴或勤工助学和贷款等,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学子获得平等教育的权利。在这些资助模式当中,前四者为无偿资助,后两项为有偿资助。大部分困难学生会选择不用偿还贷款的勤工助学或者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奖助学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勤工助学所获得的报酬很低,完全不能支付高校昂贵的学费,并且长期在学校里勤工助学会让困难学生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也会选择有偿资助来获取经济支援,只要写个申请,一笔助学金就到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这种不劳而获的思想会使高校资助措施难以顺利实施。

二、创新高校资助模式,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实现

大部分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模式还相对滞后,因此,建立科学、规范、有内涵的贫困生资助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我国高校建立起系统的资助体系具有重要影响。构建贫困生资助模式,首先应当从贫困生自身出发,将他们作为受资助对象的主体,综合分析,运用先进的网络手段将“经济物质”“精神心理”以及人才能力几个方面整合起来,通过经济资助解决学生的贫困问题,在慢慢深入到贫困学生的精神和能力方面,对他们进行资助,努力实现资助效益与公平的最大化,使二者得以平衡。因此,构建这个三维资助模式的具体实现路径包括以下几点:

(一)完善高校资助手段,建立健全的资助制度

从一些调查来看,我国不同高校之间对于给予贫困生的资助是不平等的,严重的分配不均影响了资助的公平性,那么资助的有效机制也就不能完全得以发挥;由于学校扩招,贫困生源扩大,导致政府和学校经费紧张,学生不能得到资助完成学业也将是学校和社会的损失;衡量一个贫困生应该给予资助的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都是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因此,应该建立起一个公平公正的网上资助平台,在准确得到贫困生的相关资料之后给予他们相应的经济资助,多开发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勤工助学的报酬以及对于特别贫困的学生的资助力度。

(二)以文化作为评估贫困生条件的基础,挖掘自身潜能

第一,贫困生的诚信文化。很多大学生要么谎报自己的家庭情况,要么在申请了助学贷款之后不能及时还款,这不仅仅是是制度问题,更是学生受教育文化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学校成立一个贫困生评估调查小组,专门负责审核贫困生的贫困真实性以及实时跟踪和提醒贷款同学的还款问题,开设诚信讲座、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或者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教育课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从心底里正确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觉地情感。

第二,贫困生的激励文化。大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要么来自山区,要么来自经济不太好的地方和家庭,这些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感。因此,在资助模式中,我们可以利用激励的方式对这些贫困生加以鼓励: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好成绩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学金,这可以大大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还能改变他们生活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就业能力,最终成就自我。

(三)以精神建设为核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校资助政策都是注重经济上的资助,忽略了精神上对贫困生进行帮扶。很多贫困生认为自己在获取国家资助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渐渐地认识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在人际交往上小心胆怯,人格和心理素质方面慢慢下陷,这种经济上的弱势会让他们在心理上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最后导致自卑、抑郁,甚至出现对人生迷茫的状态。因此,高校在实施资助政策的时候,还应该从贫困生的精神方面入手,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以及困难的原因,找到正确的资助方法,从精神方面入手,帮助他们解决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在生活、学习方面,及时对心理精神出现偏差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引导学生之间建立起团结互助互爱的关系,让普通同学也能为他们送去温暖,帮助他们一起共渡难关。

三、总结

目前我国高校的资助模式是不完善的。本文经过深入剖析得出:经济单方面的资助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大部分高校贫困生,高校只有多个方面逐一突破,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发挥受资助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同时,带动全校学生一起为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做出努力,积极引导高校资助模式向科学、规范、高效的正确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黄建美,邹树梁.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

[2]罗丽琳.高校贫困生多维资助模式的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3]探索多维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多维度构建.[J].

论文作者:郑鹤英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高校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研究论文_郑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