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钳工技能人才的培养论文_孙皓,孙中臣,刘方涛

浅析钳工技能人才的培养论文_孙皓,孙中臣,刘方涛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11)

摘要:钳工技能作为机械加工类的一项古老的金属加工技能,在当今社会仍然发挥着自己的功用。钳工技能包括锉削、锯切、划线、钻削、铰削、攻丝、研磨、铆接等一系列技能,由于经常使用虎钳而得名。近几年来,钳工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于钳工技能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就企业内钳工技能人才培养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技能教学模式,便于新进员工尽快掌握这项技能。

关键词:钳工技能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随着高铁、汽车等机械类需求量的提高,推动了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钳工技能人才成为制约机械制造能力提升的又一大瓶颈。

刚迈出学校大门步入职场的新员工,对于钳工技能的掌握局限在理论的层次上,对于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短板,提出行之有效的技能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能够高效的使新员工尽快入门并真正掌握这门技能。

二、钳工的主要任务

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钳工主要负责的方向也在发生着变化,但也恰因为此,钳工技能水平的提升变得尤其重要,现目前钳工主要任务有一下几个方面:

1、小批量零部件加工。由于机械化生产制造的需要提供大量的模具制造、程序编写等时间,以及高投入成本问题,小批量的零部件加工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化制造,需要具有钳工技能的人才进行手工制作。

2、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的零部件。部分零部件设计的结构十分复杂,要求的精度较高,利用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无法完成零部件的加工,反而利用钳工人员可以使用普通的工具加工完成零部件的制造。

3、设备的维修。设备出现故障后,需要钳工技能人员进行设备的检查并进行维修保养。

4、需要人工识别把控的生产过程。随着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关键零部件操作中使用钳工人员进行手工组装,可以有效的对生产过程进行感知并根据感知进行把控。

三、建立健全技能教学新模式

1、理论与实践并行

新入职员工在学校中已经完成了对于钳工技能的理论知识学习,但缺乏必要的实践进行检验。企业在进行钳工技能人员培养过程中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着重以实践教学为主。整个理论与实践并行教学模式采取2+6+2的教学模式,进行2个课时的理论教学回顾学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后,需要进行6个小时的动手实践操作,对理论知识充分进行动手操作消化,然后利用2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回顾实践过程提出自己的疑问,指导教师再进行分析知道。

2、组成1+1帮护小队

1+1帮护小队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1师徒帮护小队

顾名思义,1+1师徒帮护小队指的就是结成师徒小队,师傅在实践教学中为新员工进行教育知道,手把手教学;新入职员工虽然实际操作能力较低,但是具有理论基础以及独到的认知,可以为师父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指出师父操作方面的小缺点,双方共同进步。

(2)1+1队友互助小队

1+1队友互助小队指的就是两个及以上新入职员工组成互助小队,针对于理论学习,实践操作进行相互印证,彼此指出对方缺点并进行改正,同一水平的员工可以更好的发现彼此的问题所在,能够更好的实现大家的共同。

3、建立健全举一反三机制

新入职员工在入职以后,对于实践操作能力存在缺陷,时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此时需要进行问题关闭,纠正错误改正错误,并进行举一反三。举一反三的反馈方式不限,可以是小队内队友开座谈会进行反思,提出不同的看法,达到纠正预防的目的即可;可以是书面汇报,针对于该问题的发生追根溯源,找到问题源头进行关闭,并对自己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该问题的方面进行整理。方法不是统一的,只要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即可。

四、制定必要的绩效制度

奖惩同在才能够有效的约束员工的行为,员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快的掌握所学技能,能够有效的指出自己及他人的问题症结所在,能较快的蜕变成一名优秀的钳工技能人员就需要被嘉奖;同一问题事件多次发生,举一反三没有做好,纠正预防没有到位就应该被考核。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制度能够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使新员工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主动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培养出优秀的钳工技能人员。绩效制度的形式存在多种多样,目前大部分企业已根据问题大小嘉奖考核金钱、提前或者延迟定岗等作为主要手段。手段不是绝对的,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对钳工操作存在敬畏感皆可。

五、总结

本文从企业培养钳工技能人才现状进行出发,提出了理论与实践并行,组成1+1帮护小队,建立健全举一反三机制,制定必要的绩效制度四个方面的教学优化,形成了一整套钳工技能教学模式。从理论出发,以实践操作作为载体,1+1帮护小队作为前进方向,举一反三机制作为过程监督,必要的绩效制度作为动力,推动着企业新员工快速的像钳工技能人才的转变。本文就钳工技能进行分析,根据企业员工特点,提出有效的技能教学模式,提升新进员工蜕变成为钳工技能人才的速度。

参考文献

[1]李霞.探讨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 读与写杂志,2016(5).

[2]黄叶磊.中职学校钳工技能实训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6(02).

[3]俞乃权.对提高钳工技能教学效率的探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报,2003(02).

论文作者:孙皓,孙中臣,刘方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浅析钳工技能人才的培养论文_孙皓,孙中臣,刘方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