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微观粮食安全状况及对策分析_粮食安全论文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状况及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对策论文,贫困人口论文,粮食安全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主体的不同,粮食安全可分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宏观粮食安全和以家庭或个人为主体的微观粮食安全(Micro-level Food Security)。就宏观粮食安全而言,有人认为,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粮食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而且也能够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保持较高水平的粮食安全。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在1989年和1996年分别超过了4亿吨和5亿吨;人均粮食产量也由1978年的317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411公斤,这也说明我国总体的粮食安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国家层面的宏观粮食安全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家庭或个人层面的微观粮食安全也同样得以实现,这主要是因为微观粮食安全不仅受粮食总供给水平的影响,还受家庭或个人的粮食获取能力的制约。在国家层面宏观粮食安全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有一部分人特别是穷人,尚无力满足其自身的食物需求,其基本生存权尚难以保障。因此,较之于宏观粮食安全,我们认为微观粮食安全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状况作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及微观粮食安全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大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食物消费的质量也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生活消费支出只有116.1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78.6元,粮食消费量为247.8公斤,其中细粮只有122.5公斤,占49.4%。到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达2936.4元,生活消费支出达2184.7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031.9元,分别约为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生活消费支出、食品消费支出的22倍、18.8倍和13.1倍。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218.3公斤,其中细粮189.8公斤,占86.9%。粮食消费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消费的质量却提高了,特别是猪牛羊肉、禽类、蛋类的消费都有了较多的增加。比如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猪牛羊肉、禽类和蛋类的消费分别为5.8公斤、0.3公斤和0.8公斤,但到了2004年分别增加到14.8公斤、3.1公斤和4.6公斤,为原来的2.6倍、10.3倍和5.8倍(详见图1、图2)。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19世纪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了一个规律,即恩格尔定律。该定律认为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越低,其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所占的比例越大;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的比例将逐渐减少。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到的食物支出与消费总支出之比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生活水平越低。从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到2004年降为47.2%,降低了20.5%(详见图3)。

图1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生活消费支出及食品支出变化情况(元)

图2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粮食及细粮消费情况(公斤)

图3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二、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还很差,微观粮食安全程度总体上还很低

总体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还很低,甚至最基本的粮食安全都很难保证。2004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只有602元,支出水平仅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7.6%,比贫困线低11.1%;其中人均食物消费支出429元,食物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7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1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的粮食消费量明显不足,人均粮食消费162公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9%。生活消费主要以商品性消费和自给性消费为主,在200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消费支出中,商品性消费人均为527元,占87.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8个百分点;而且生活消费支出中46.6%是自给性消费,自给性消费所占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9个百分点。

根据对全国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调查,2003年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1220.1元,其中食物消费支出为655.6元,分别相当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62.8%和74.0%。我们注意到,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状况要稍好于农村贫困人口的人均消费状况,这主要是因为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人口并不全是贫困人口,有一部分人口已经脱贫甚至致富。但这也能够说明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状况比全国平均水平差很多。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热量摄取量明显不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很大,营养结构也不甚合理。从2003年的贫困监测结果看,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贫困农户人均的热量摄取量为1839.9千卡,谷物及其制品消费量156.3公斤,蛋白质摄入量47.4克,脂肪为30.5克,分别相当于扶贫开发重点县平均水平的73.0%、76.1%、70.0%、60.6%。(详见表1)

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是衡量微观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农村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以此来反映其微观粮食安全状况。根据胡宗林、曾一平等人通过对湖南省江永县贫困山区1166名0~4岁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1166名0~4岁儿童中有838名儿童患有各种营养不良症状,患病率高达71.87%,其中体重偏低者332名,生长迟缓者418名,身体消瘦者88名,患病率分别为28.47%、35.85%和7.55%(详见表2)。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的因素很多,其中缺乏食物是最主要的。这些营养不良症状更确切地说是营养不足,它们并不是营养搭配不合理造成的,而是缺乏食物的必然结果。在贫困地区,这些儿童不仅没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可用来进行营养搭配,而且连最基本的满足生存的食物都很缺乏,他们经常处于饥饿之中,因此造成了各种各样的营养不足。

三、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问题存在着脆弱性与长期性

表1 2003年扶贫开发重点县人均热量、蛋白质、脂肪摄取量及谷物消费量

平 均 贫困户 低收入户其他农户

热量(千卡) 2521.0 1839.9 2242.7 2664.1

蛋白质(克) 67.747.457.768.5

脂肪(克)50.330.539.653.3

谷物及制品(公斤)205.5 156.3188.0

215.7

资料来源:《2004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

表2 患有营养不良的838名0~4岁儿童各种症状及其程度构成

类别病例数(个) 重度

中度

例数(个)比重(%)例数(个)比重(%)

体重偏低 332 55 16.57 27783.43

生长迟缓 418 44 10.53 37489.47

身体消瘦 88

4

4.55

84 95.45

合计 838 103 12.29 73587.71

资料来源:胡宗林、曾一平的《贫困山区0~4岁儿童营养不良调查》第876~877页,《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第8期。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存在很大的脆弱性。这是指在那些暂时实现了微观粮食安全的贫困人口中,他们的微观粮食安全状况还很不稳定,在遭遇外部因素冲击时,很容易重新陷入微观粮食不安全的境地。造成农村贫困人口重新陷入粮食不安全境地的外界冲击与造成返贫的因素基本相同,包括疾病、自然灾害、子女上学、生产经营失败,这也说明贫困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微观粮食不安全的根本因素。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还很不健全,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在有些地方已开始实施,但毕竟只是极少数地区。据统计,2003年,全国只有14.7%的农户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农民而言,他们的医疗费用完全由自己支付。有关资料显示,从1998年到2003年的5年间,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162元增加到了2622元,年均增长4%;而同期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却从68元增加到了113元,年均增长1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也由3.1%上升到了4.3%。另据统计,2003年农村居民生病住院所需的平均费用是2236元,可见农村居民生病住院一次,其收入水平就将会降到绝对贫困线以下,成为绝对贫困人口,其微观粮食安全状况也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十分落后,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很不完善。遇到自然灾害时,他们根本无法有效地防范,也没有能力进行灾后重建,致使其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粮食安全状况也进一步恶化。有关这方面的数据笔者在前面已有详细列述,这里不再重复。子女上学的费用对贫困农户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免收学费,但书费、学杂费等其他支出的数额却远远高出免收的学费。大学阶段的学费对贫困农户来说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平均4000~5000元的学费是一个贫困农户好几年的纯收入。由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用于贫困生助学贷款和学费减免的财政支出只能使其中很少一部分人受益,绝大多数学生还需要自己筹措学费。贫困农民家庭根本无法支付这笔昂贵的费用,其结果只能是通过借债来维持。然而,因学举债实际上等于提前增加家庭支出,这将会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降低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严重危害其微观粮食安全。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户居住的地区,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加之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很肤浅,不能很好地驾驭市场经济规律,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常碰壁。由于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心切,经常会进行一些高风险的投资经营,在经营中失败的机率将会更大。经济力量本来就很薄弱的贫困农户,一旦在市场经营中失败,就有可能使其生活状况更加恶化,严重威胁他们的微观粮食安全。

由于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存在脆弱性与不稳定性的特点,加上贫困问题的长期存在,农村贫困人口经常处在微观粮食不安全中,使其又具有微观粮食不安全的长期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4年的2610万,贫困发生率也由30.7%下降到2.8%。但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和贫困发生率下降的速度也在下降。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180万,90年代年均减少509万,而到了21世纪前5年,年均减少只有120万。贫困发生率由20世纪80年代年均下降1.52%减少到90年代年均下降0.57%,到21世纪前5年,年均下降率只有0.12%。这说明贫困人口的减少越来越困难,目前已经实现脱贫的人口一般都是贫困程度较轻的,剩下的都是些长期贫困人口,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彻底脱贫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要彻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问题也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四、实现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微观粮食安全的对策

(一)扶贫开发

贫困是农村贫困人口微观粮食不安全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彻底脱贫成了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其微观粮食安全的最主要途径。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政策、文化传统以及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贫困人口自身很难实现脱贫致富,而必须通过外力的扶持开发。扶贫开发可以分为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救济式扶贫主要是指扶贫主体(政府、国际组织、慈善机构等)向扶贫客体免费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源,包括粮食、衣物、资金,以帮助贫困人口渡过难关,解决其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在救济式扶贫中,扶贫目标要明确、全面、具有针对性,并且要提高救济式扶贫费用的有效性。开发式扶贫主要是指反贫困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反贫困要素,帮助贫困地区的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生产,以此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减轻或消除贫困。开发式扶贫的实质是把贫困地区农民自力更生与国家和社会的扶持结合起来,有效地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目前,我国进行开发式扶贫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贫困人口的农业收入。第二,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积极支持非农产业的发展。第三,增加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的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四,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扶贫各有优缺点,救济式扶贫能够解决贫困人口眼前暂时的紧急需求,而且对于老弱病残等没有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救济式扶贫能够使其从中直接受益,而开发式扶贫对这类贫困人口的作用不大;救济式扶贫不能解决贫困人口收入的长期增长问题,而开发式扶贫能够增强贫困人口自力更生的能力,实现贫困人口彻底脱贫,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问题。因此,我们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扶贫的有力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

(二)增强农村贫困人口的粮食生产能力

自行粮食生产是农村贫困人口获取粮食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农村贫困人口的粮食生产能力的低下又制约了这一途径的有效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粮食生产能力。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食生产的自然环境。加强农田周围的生态环境建设,植树造林、种草,防止农田沙漠化,保持农田水分。在丘陵山区修筑梯田,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水渠,改善灌溉条件,建设明沟、暗管等排涝设施,增强农田排水能力,保障农田旱涝兼收。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施有机肥料,科学灌溉,防止土壤污染与农田盐碱化。加大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力度,防止非法占用耕地,保障粮食生产用地,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引入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投入要素,提高土地装备率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增加使用适合狭小土地作业的小型机械,把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的生产手段转变为以机械动力为主。使用现代化的耕作工具与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肥料的施用应朝着高效、低毒、低污染的方向发展。引入产量高、抗逆性强、品质好的优良粮食种子,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

3.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科教支持。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加紧进行先进技术对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研究,使科学技术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完善农业科研、教育体系,加大网络推广力度,形成多层次的覆盖整个农村的农业科教网络体系。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使之有能力接受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农业先进机械和设备。

(三)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粮食流通能力

粮食流通状况对于通过市场获取粮食的途径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粮食流通能力对于贫困人口顺利地获得粮食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的道路建设,根据各贫困地区不同情况修建水泥路、砂石路等连接村庄与村庄、乡镇、县城的公路。加强对已建成公路的养护和破旧路面的维修改造。形成村落相连、直通村外、连接交通主干道的道路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通信网络。在贫困农村地区架设光缆,延长电话通信线路,建设手机信号塔,开通新的邮路,增设广播与电视信号接收设备。同时加强各种交通通信设施之间相互补充,使之共同发挥作用。

2.健全和完善合理的粮食流通体制。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取消粮食运输凭证制度和粮食准运证制度,禁止各种形式的粮食区域性封锁,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入市交易,稳步发展粮食期货市场,规范粮食期货交易行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发挥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健全并完善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制度与调控机制。最终形成在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主的粮食流通体制。

3.建立多层次的粮食储备网络。建立中央储备、地方政府储备、农民个人储备和社会储备四级储备体系。中央和地方政府储备主要负责各省和地区间的粮食供求的平衡,保障的是宏观层面的粮食安全。农户的自有储备是粮食储备的重要方式,我国的农户自有储备在粮食储备中占有重要份额,但要使农户自有储备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必须规范和引导农民有效地进行自有储备。政府需要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农户个人主动进行储备,可以采取类似于粮食银行的做法,鼓励农民集中存粮。此外还可以建立社会储备,包括生产者余粮储备和经营者经营储备,对粮食安全多加一道保险。

(四)控制农村贫困家庭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农村贫困家庭的人口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家庭,贫困家庭的人口素质也明显偏低。家庭人口数量多、素质低已经成为其贫困和粮食不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增加他们劳动就业的机会,增加其收入。因此,控制农村贫困家庭的人口数量,提高他们的素质,有助于缓解贫困和减少粮食不安全的因素。

控制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的措施主要有: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计划生育意识。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宣传活动,比如科教下乡活动等,使农村贫困人口认识到家庭人口数量过多对其生活状况的不利影响,使其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控制家庭人口数量。第二,通过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规范农村贫困人口的生育行为,调节农村贫困人口生育子女的数量。并通过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机制和制度,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第三,运用经济利益导向,引导农村贫困人口节制生育。比如对独生子女家庭进行奖励,对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的家庭进行处罚。第四,通过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保障和方便农村贫困人口节育。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素质的措施主要有:第一,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和母婴保健,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第二,发展体育事业,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第三,发展各类教育事业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标签:;  ;  ;  ;  ;  ;  ;  ;  ;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微观粮食安全状况及对策分析_粮食安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