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污水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论文_黄昕

浅析污水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论文_黄昕

天津市排水管理处

摘要:在分析污水监测质量控制内容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探讨了污水监测质量优化方案,并结合项目要求,重点探讨了污水监测质量管理优化,希望对于今后的污水监测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污水监测,质量控制,优化方案,控制要点

在开展污水监测工作中,需要专业化素质能力要求较高,这样才能保证获得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才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的水样情况,并进行后续的评价工作。尽管,当前的污水监测中应用了到诸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但是,由于客观因素以及传统操作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监测数据方面的差距,无法实现监测质量总体要求。所以,应该对于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明确,多个角度进行方案分析,保证获得高质量的监测效果。

1 污水监测质量控制内容分析

在具体的污水监测管理中,主要是应该确保符合监测技术的各项要求,保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避免出现监测结果和实际数据的较大误差问题,保证具有高质量的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管理中,应该从实际项目的检测特点出发,保证落实各项质量控制要点,综合分析存在的影响因素,保证能够实施有效误差控制[1]。在具体的质量管理中,应该保证明确质量管理的总要求,并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对于管理方案不断完善,保证各项措施具有一定和理性。另外,还应该保证在进行设置采样点的过程中,选择的器具、设备以及采样点的合理性,在具体实验中,应该要求相应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保证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2 污水监测质量优化方案探讨

2.1 选择专业监测技术

应该选择专业化程度高的污水监测技术,这样才能保障检测过程顺利实施,另外,也对于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具体的监测中,应该按照专业标准、国家标准实施,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进行必要的验证过程,经过审批环节,而后进行监测工作。同时,还应该注重在实验室内进行检验方法选择的问题,主要参考项目需求,保证指导书应该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保证过程的规范化过程,具有精度较高的监测结果。

2.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从污水监测的特点出发,在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具体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时,一方面,应该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业务背景以及仔细的工作态度,另外,还应该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从细节控制入手。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约束相应的监测行为,保证规范性和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避免造成因为违规操作而造成的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相关的基础上,应该重视质量控制方案的制定,监测团队人员选择应该重视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明确质量负责人,有效管理和组织监测团队,保证监测过程的标准化实施[2]。

2.3 实验设备与环境管理

配套污水监测实验室的过程中,应该满足精度要求符合项目实际,保证能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环境清洁,杜绝出现样品之间的交叉感染问题。同时,为了保障使得监测结果进一步提升,还应该通过必要的手段,来进行空气除尘、消除室内湿度、电压波动等干扰源,这样能够提升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3 污水监测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3.1 优化监测采样优化

重视现场工作中的采样管理工作,为了保障样品的代表性,应该仔细开展参数测试工作,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采样方法、采样地点以及时间等。在具体的采样前,应该保证从项目实际考虑,仔细调研现场的工业情况、人口分布、污染情况以及地形资料等,根据监测方案来确定采样位置,然后,根据相关的专业采样要求来进行现场的平行样和密码样。应该及时在实验室内分析所采集的样本,如果特殊情况而不能及时处理,则应该采取必要的保存措施,避免出现样品性质的变化。

3.2 优化样品保存运输

完成样品采集则应该及时送往实验室,在此运输过程中,应该进行必要的处理,应将容器内外盖拧紧,并用专业的采样箱装好,对于特殊的样品,则应该格外关注,特别是受到温度影响的样品,应该根据要求进行保温或者冷藏处理,避免由于运输所在成的样品变质问题。在进行管理和保存样品时,应该最小化控制样品组分变化,严格根据规范化操作进行。另外,对于已经送到实验室的样品来说,采样人员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交付给相关的负责人员,避免出现丢失以及遗漏情况。

3.3 实验室管理优化

第一,应该保证实验室环境条件符合工作要求,并且仔细检查必要的仪器设备,确保能够实现工作性能要求,满足实验中的湿度、温度的要求,同时,应该根据要求进行药剂的配置,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样品检测结果准确程度[3];第二,还应该重点开展实验控制,包括校准曲线控制、精密度控制、空白值控制以及准确度控制等。其中,空白值就是在室温条件下,用水来替代得到的数值,合理控制则直接影响到实验监测结果的精密程度。所以,在进行实验之前,应该严格检查控制相关的仪器、试剂等,利用双样测定有效控制误差范围。最后,还应该做好监测结果准确性分析工作,在具体过程中,进行标准物质测定、加标回收率测定等方式,保证好实验结果准确性。

3.4 实验数据优化

在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应该根据专业化要求进行,根据标准规定进行处理数据,保证采用有效数字能够符合实验系统的准确度要求,不足的部分应该用零补齐。如果出现分析结果要小于方法检测限的情况下,则应该根据1/2 检测限报出进行计算。另外,对于误差积累问题,则应该进行原始数据输入后,直接调出进行计算,采用最后一次修约的方式处理。另外,针对可疑数据,应该通过多次实验进行验证操作,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引起的数据误差,最后,还应该采用科学的统计学检验方法。

3.5 检测人员专业化

在污水监测环节,应该注意人员因素的影响,所以,应该重视监测人员的技能考核工作,保证实施满足工作要求。一方面,应该在监测专业化团队的组件中,配置专业业务素质能力高的人员,并进行责任明确,负责好整个监测过程管理,避免出现违规行为;另外,还应该重视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实施定期考核,能将绩效考核与工作能力相互挂钩,不断保证监测人员积极性得到激发,能够按照规定标准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污水监测结果。

4 结束语

应该从项目的实际内容以及操作特点入手,保证切实提升污水监测质量水平,确定质量管理要点,通过科学合理措施,保证有效控制影响因素,提升监测结果精度,符合项目工程的专业监测需求。

参考文献:

[1]伍晓涛, 王世峰.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的探讨[J]. 城市建设,2010,(21).

[2]龙国华. 含油污水生化处理工程验收监测的内容与方法[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28(3).

[3]董明会, 宣艳盛. 排水监测站在污水水质检测中的质量控制[J]. 南北桥,2008,(7).

论文作者:黄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  ;  ;  ;  ;  ;  ;  ;  

浅析污水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论文_黄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