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疼痛的中医护理研究论文_顾敏 梁芳

带状疱疹疼痛的中医护理研究论文_顾敏 梁芳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带状疱疹疼痛的中医护理研究价值。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4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带状疱疹;疼痛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皮肤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多发于春秋季节。临床上,患者常出现皮肤疱疹、局部溃烂、神经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1]。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为此,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25-76岁,平均年龄为(50.5±25.5)岁,病程为1-15d,平均病程为(8.0±7.0)d;观察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为(52.0±25.0)岁,病程为2-15d,平均病程为(8.5±6.5)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和病程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甚微(P>0.05),具有临床对比研究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中医护理,包括:(1)艾条灸护理:取药艾条,并将其制备成1cm长短的节段,并将生姜进行切片,使其厚度约为2-3cm,大小为1.5-2cm,利用7号注射器将其点刺呈许多小孔,并以利热进行穿透。接着用1.5寸的毫针将艾灸段穿过,并将其固定在姜片上。再将艾灸段的上段进行点燃,并将其放置在疱疹的局部穴位上,以患者忍受为度,每次灸2-3个节段,时间为30min,2次/d,持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疼痛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对于轻度疼痛患者,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以缓解患者疼痛;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采用针灸的方式缓解疼痛。选患者的合谷穴、曲池穴、三阴交穴、阿是穴,采用快针强刺的手法进行针灸,留针15-20min;(3)辨证护理:毒热症患者,加强心理疏导,做好患者情志护理;饮食方面指导患者选择绿豆、苦瓜、萝卜等清热解毒、平肝泻火的食物;脾虚湿盛证:着重做好环境护理,保持通风,控制好湿度;指导患者使用冬瓜、白菜、芡实、薏苡仁等易消化、祛湿、清淡的食物;气滞血瘀症患者应做好患者情志护理,指导患者采用读书、读报、看电视、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饮食方面指导患者选择胡萝卜、芹菜等活血化瘀、温阳通络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表示无痛;3分以下表示轻微疼痛,但能忍受;4-6分表示疼痛,且影响患者睡眠,但尚能忍受;7-10分疼痛难忍,影响食欲、睡眠。

统计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判断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以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VAS评分为(7.21±1.03),观察组VAS评分为(7.17±0.98),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0.132,P=0.896);

护理后,对照组VAS评分为(4.89±0.59),观察组VAS评分为(3.14±0.4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62,P=0.000)

2.2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对比

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为(4.28±1.03)d、疱疹消退时间为(5.78±1.35)d;

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3.13±1.12)d、疱疹消退时间为(4.09±1.07)d。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3,P=0.000/t=2.907,P=0.006)

3 讨论

带状疱疹起病较急,多发于患者的胸腹部、腰背部和面部等。临床上,疱疹常呈现出密集带,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疼痛的症状。且患者年龄越大,其疼痛程度越强,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随着机体功能性衰竭,其病程较长,神经痛更为严重。因此,必须要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疼痛。

以往,临床上均是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包括保持室内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做好患者保暖工作,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并做好患者的精神安慰,采用多种形式缓解疼痛。但其临床护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2]。随着中医的进一步发展,以中医为基础的中医护理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带状疱疹属于“蛇串疮”范畴,其发病机制为情志不遂、肝郁气滞、饮食失节、湿浊内停、郁而化火、外感毒邪等,在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发病机制,进行辨证护理[3]。通过对症饮食、皮肤护理、针灸等方式,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证明,通过中医护理干预,患者V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且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较短。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缓解了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缩减了病程,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孙海霞.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6):76-78.

[2]姚凤萍,阮艳红.中医护理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3):183-185+188.

[3]邓先平.中医护理带状疱疹7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2):1189-1190.

论文作者:顾敏 梁芳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带状疱疹疼痛的中医护理研究论文_顾敏 梁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