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特点与诱发因素分析论文_庄静

庄静(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 江苏 邳州 2213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特点与诱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 年我院90 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将患者分为A 组(60-69 岁)、B 组(70-79 岁),对其临床特点及诱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冠心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是诱发老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且冠心病、退行性瓣膜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也不断增加;感染、心肌缺血加重以及心律失常是老年心率衰竭的主要诱因。结论:需加强老年患者高血压、冠心病并及糖尿病治疗,防止出现感染、心肌缺血加重以及心律失常现象,这是是降低老年心力衰竭发生率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特点;诱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65-02

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且老年人群发生率高。

随着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心力衰竭发生率也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指的是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以及心室由于长期负荷过重或压力过大,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难以有效维持心排血量导致的,一般临床将其分为左室心理衰竭、右室心理衰竭以及全心衰竭等类型[1]。且根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其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也不断提高,因此加大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本文主要分析了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特点与诱发因素,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 年我院90 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根据其临床表现、心电图、胸片或CT、超声心动图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男57 例,女33 例,最大年龄78 岁,最小年龄60 岁,且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心力衰竭相关诊断标准。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两组,A 组患者年龄为60 岁-69 岁(35 例);B 组患者年龄为70 岁-79 岁(55 例)。

1.2 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分析以及其诱因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疾病发生病因、诱因以及临床特点。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观察数据选用SPSS19.0 统计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 x±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病因比较冠心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是诱发老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且B 组患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A 组(P<0.05),由此可知,患者年龄越大,冠心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发生率也越高,详见表1.表1 三组患者心力衰竭病因比较[n(%)]

注:与A 比较,*P<0.05,与B 组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心力衰竭诱因比较感染、心肌缺血加重以及心律失常是老年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具体情况详见表2.表2 两组患者心力衰竭诱因比较[n(%)]

3 讨论3.1 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分析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在老年患者中最为常见。其中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老年患者因脑供血不足或脑血管硬化,出现记忆力差的现象,难以清楚陈述自身病史;并伴有多种基础病,因此临床症状复杂;再加上心力衰竭无典型症状,因此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2)老年患者脑血管硬化,心力衰竭可进一步加重其脑供血不足现象,造成患者脑神经细胞缺氧、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引发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其中头晕、无力、疲乏为老年患者心力衰竭早期主要表现;并且部分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嗜睡以及神志恍惚等临床症状;(3)心力衰竭易引发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及为肠道出血等疾病,胃纳差,易产生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等消化道疾病,部分严重患者甚至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因此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发生率高;(4)大部分患者有气促、轻咳、肺底移动性啰音等,这是肺淤血以及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发生率高;(5)老年患者因机体免疫力低下,且症状复杂、病情变化快,易反复发作,因此在临床诊治中需全面结合其临床征象,注意输液、心律失常、情绪激动、劳累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心力衰竭诱因[3]。

3.2 老年心力衰竭诱因分析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群多发的一种危重症,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在本次研究中,三组患者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均为引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发生率均排在前三位;且B 组患者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发生率均高于A 组,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患者年龄不断增长,老年慢性疾病发生率也不断提高,增加了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性。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其心脏收缩功能严重下降,并且其老年瓣膜病也造成患者心脏舒张性功能衰弱;且在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其心脏舒张功能衰弱也就越明显,其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根据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为老年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病因,来给予老年患者针对性治疗干预,严格控制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加强户外运动,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4]。

并且根据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感染、心肌缺血加重以及心律失常是老年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老年患者发生感染时,其病原微生物释放出的炎性介质以及毒素可对患者心肌造成直接损伤,从而造成患者心肌收缩力明显下降;并且患者在发生感染时,常伴有发热症状,可引起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加快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缩短其心脏舒张充盈时间,减少心肌供血量,从而加重患者心肌氧供给之间的矛盾[5]。并且患者外周血管收缩,可增加其心脏后负荷量;尤其是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可严重造成其肺功能下降,减少心肌供氧,造成肺血管收缩,从而进一步加重其右心负荷,所以加强抗感染是降低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且老年患者因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瓣膜病等慢性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其冠状动脉供血储备能力及心肌供血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易发生心肌缺血现象,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因此老年冠心病患者需积极接受冠状动脉扩张成形加支架置入术或者搭桥术治疗,促进冠状动脉血流恢复,这是避免老年患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关键。

另外,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心律失常是诱发心力衰竭或加重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例如患者若有房颤现象,造成其房室收缩不一致,使其心房辅助泵功能逐渐丧失,明显减少了其心室舒张期充盈;并且心室率不规律,也可减少其心室充盈现象,减少其心排出量;患者心率过快这一现象也可进一步增加其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舒张功能的损伤程度,引发心力衰竭。因此有效防治患者心律失常症状也是预防老年心率衰竭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1] 闭海容.100 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0):3084-3085.[2] 陈维杰,李薇,李瑾.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6):77-80.[3] 曲颖,张纯利,胡文娟,等.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5):4868-4873.[4] 苏轮,郭晓明,尹慧君,等.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因及诱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3):361-362.[5] 叶雄伟.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4):251-252.

论文作者:庄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  ;  ;  ;  ;  ;  ;  ;  

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特点与诱发因素分析论文_庄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