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烘干机械的发展现状与措施论文_王海玲

粮食烘干机械的发展现状与措施论文_王海玲

黑龙江省粮食设计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

摘要:粮食干燥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做好粮食干燥工作事关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粮食烘干;机械;发展现状;措施

引言:“及时烘干,安全入仓”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既能起到确保粮食安全,又能得到有效提高粮食品质。随着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土地流转集中促进规模化农业的发展、农机补贴政策的调整,粮食烘干机这个曾经的“小、冷”机种,如今成为粮食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可以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收储企业增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 发展粮食烘干机械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粮食产需大国,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近年来,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一系列仓储物流加工政策的推动下,粮食产量稳中有升。东北地区秋粮收购时,玉米、水稻的收获水分均远高于入库储存允许的安全水分,粮食烘干机的需求增加。

粮食干燥对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粮食干燥机械设备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总体上仍处于产品技术更新慢、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能力较薄弱阶段,烘干系统一次性采购成本较高,所需配套设备较多。市场水平和技术水平将促进烘干机械的可持续和有序发展。

2 制约粮食烘干机械发展的因素

农民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对新技术的接纳和应用惰性大;原粮的含杂率高,水分不均匀,对粮食烘干机的机械性能质量要求较高,而市场上粮食烘干机品种杂,良莠不齐,尤其少数粮食烘干机制造工艺水平低、材质差、烘干质量不稳定,制约了烘干机械的发展。主要原因如下:

2.1 烘干机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国内有数百家粮食烘干机生产企业,存在部分技术落后、生产和销售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利用低价劣质产品影响粮食烘干机市场,利用价格差补打擦边球。用户的购买力几乎完全由政府的补贴政策驱动。在大多数地区,补贴资金占实际购买价格的很多部分。购买者很少愿意支付自有配套资金。由于购买烘干机械的价格补贴比率过大,导致对烘干机终端价格敏感度增加,忽略质量要求,影响了用户购买烘干机,也误导了用户选择购买烘干机的实用性。

2.2 落实粮食烘干机械相关政策不到位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弱,烘干设施价格高,投资回收期较长。有一些谷物干燥机的制造商,技术还不够成熟,只有生产经验,欠缺使用经验,实用性较差,导致烘干后粮食品质下降,不完整粒可高达15%以上,破碎率和损失率均超过5%。它不仅没有给农民和收储企业带来好处,反而造成粮食损失,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严格控制质量,落实谁推进谁负责的制度,取缔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整改技术不专业、服务不完善的企业。

2.3 传统粮食干燥方式的习俗影响

烘干成本高。东北玉米烘干机热源原料一般为煤,南方稻谷烘干机热源原料一般为燃料油或煤,随着燃料油或煤价格的不断上涨,机械化烘干的成本也在增加,而自然晾晒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民对机械化烘干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粮食烘干规律认识不足,传统晾晒烘干模式成为习惯。

传统的粮食干燥方法主要是:农户临储粮食地面干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谷物中的杂质,增加含杂量,降低了粮食质量一旦遇上雨天,发芽和发霉是常见的事情。因此,如果农民粮食收获后不能及时送交收储企业烘干入库储存,那么粮食干燥设备已成为农民生产所需的重要农业工具之一。

3 加快发展粮食烘干机的措施与建议

粮食干燥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在减少粮食损失和提高粮食种植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粮食烘干机的发展,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3.1 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提高对烘干机的认识

采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现场会议等多种形式,提高当地农民和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对发展粮食烘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以及干燥技术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粮食干燥自然晾晒与全程机械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传统晾晒方式一是易导致粮食污染、霉变、降低品质;二是需要人工反复翻晒,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三是公路晒粮增加交通隐患,造成交通伤亡事故。加快推进粮食机械化烘干是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主要环节,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又是减少粮食损失、提高粮食品质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在当地农业机械部门组织的现场示范推广机械烘干技术时,有必要做好干燥机的选型,控制好质量,优选出适合当地的烘干机械,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接受和发展粮食机械化干燥作业。

3.2 建设示范基地,加快对烘干机械化的推广

近些年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在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粮食烘干机械化建设也需要以相同的方式来进行。必要时依托农机专业化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建设好示范基地,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用效益吸引农民,以点带面,不断扩大示范范围,建立人才队伍,开展社会化服务,加快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发展。

3.3 完善扶持政策,促进粮食烘干机械健康发展

推进粮食机械化烘干工作的基本原则建议采取:一是坚持市场主导、行政推动的原则;二是坚持科技创新、机艺融合的原则;三是坚持降低成本、节能高效的原则;四是坚持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原则;五是坚持自愿申报、严格把关的原则;六是坚持统一标准、公正公平的原则。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保证产品走向高端化和成熟化的主要方式之一。

3.4是严格验收,确保实效

对用于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项目资金,在符合现行规定前提下,优先用于粮食干燥作业环节,引领带动粮食干燥工作;加强对财政补贴购置粮食烘干设备、补贴建设烘干中心、补贴建设储粮仓、补贴开展粮食烘干社会化服务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将社会各界拥有的粮食干燥机械设备登记造册,并制定应急预案,在粮食收获季节遭遇连阴雨天气时,立即启动预案,充分发挥社会干燥机械设备资源的战略储备作用。拥有干燥机械设备的企业、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要主动开展对外服务,提高粮食干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积极引导各方搞好成本核算,科学确定盈亏平衡点,既让粮食干燥机械设备产品有市场有销路,也让广大农民群众买得起用得起,既让提供干燥服务的主体有钱赚,也让接受干燥服务的粮农能接受、有积极性,确保粮食烘干政策发挥实效;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成立粮食干燥合作社,建设“粮食银行”,实行订单干燥,开展粮食干燥增值服务,探索粮食产后统一干燥、加工、储存、销售的经营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总结

随着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国有大型粮库、地方国有粮库、民营收储企业等多种混合所有制收储企业的发展,对粮食烘干设备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如何保障烘后粮食品质,使粮食烘干设备不断优化升级,逐步使烘干机械走向成熟、完善,加快粮食产业现代化步伐。

参考文献

[1]范中华.粮食烘干机械的发展现状与措施[J].卷宗,2016,6(8).

[2]李玲玲.菏泽市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机械,2017(7):77-79.

[3]曾平欧,郑军.平阳县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农业机械,2010(20):16-17.

论文作者:王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粮食烘干机械的发展现状与措施论文_王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