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孙雅妮论文_孙雅妮

如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孙雅妮论文_孙雅妮

摘要: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意识正在逐步得到加强。但要想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达到高效,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基于此,本文就如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进行了分析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

引言

阅读能力是学习者掌握知识、认识世界、提升自我的一种能力,由此可知,在小学日常学习中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小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阅读能力的具体作用进行细化,那么表现较为明显的就是提高了学生对文章、古诗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此外从学生文学视野的角度上看,阅读能力是学生开阔自身阅读视野的一项基础能力,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学生要想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那么阅读能力的培养必然是首要思考的问题。

1找准方向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再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同时借用学生的“情感与知识储备”让学生的思维与内心去触摸、碰撞作者灵动活跃的内心世界,从而发出由衷的真切感悟。通过学生的真切感悟,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运用字、词、句的教学展示语文的工具性,而阅读又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只有找准了我们阅读教学的大方向,才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走上正确的轨道,才能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2 精于设计

教师要进行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教学设计。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前花时间去备课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一定会有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真正体现出来。教师要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只有扎扎实实精妙的教学设计,才能确保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这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3 以读为本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读和学生的自读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实效与高效。自读既是教读的基础,也是教读所追求的目标。一方面,通过教读,教师给学生以必要的讲解、释疑、示范和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技巧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又强化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并给教师以反馈信息,从而使教师及时调整、改进后继教学内容、步骤、方法和进度,促进教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它们两者的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

4 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的出现,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不是被禁锢在教室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更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最优的教学效益。实践证明,创造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为强化阅读训练奠定基础。

在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里,教师应着力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出学生潜在的智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自主学习,去理解,去感悟,以获得生命个体的全新的体验。只要坚持实践,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创设情境,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5 多元评价

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运用得好,可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反之则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多元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是以个性化为目标,以评价为手段,通过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来培养学生积极个性,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重要作用。评价首先要以鼓励、鞭策为主,关注学生的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变化。其次,应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可以用热情的语言进行赞美、激励,也可以用眼神进行鼓励,还可以用动作(如鼓掌)表示赞赏。除了教师的直接评价外,还应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学习小组间的相互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阅读教学就是要多增加几把衡量他们的尺子,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坚定信念,走向成功,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真正达到有效、实效、高效。

6 善于归纳

据调查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交流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在归纳过程中加深运用的印象,以便迁移到新课文的学习或课外阅读中去,而且还可以使一些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学会探索,精选最佳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常用的学习方法。如:就是将作者所写的人、事、物、景在脑中变成真实的场景与活动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感受,然后再根据头脑中的情境进行复述或背诵的方法。它可以促进表象与文字的相互转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结束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实现我们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敬平. 如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 西部素质教育, 5(04):236-237.

[2]栗翠梅.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 2015(26):129-129.

[3]徐卫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学习(上), 2011(3):78-78.

[4]黄晓玲.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考试周刊, 2013(69):42-42.

论文作者:孙雅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如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孙雅妮论文_孙雅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