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锁经营规范化发展难点探析_连锁经营论文

我国连锁经营规范化发展难点探析_连锁经营论文

我国连锁商业规范化发展的难点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难点论文,我国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连锁经营是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大流通基础之上的一种现代商业经营形式。自1859年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店在美国纽约创办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被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并获得了巨大成功。80年代中期,连锁经营形式开始传入我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近年来,连锁商业在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出现了较快发展热头。目前全国已有连锁公司150多家,连锁店铺2500多家, 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初露端倪,显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为我国商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连锁商业在我国起步晚、发展快、经验不足,再加上经济环境和体制上的一些原因,使得绝大多数的连锁店规范化程度较低,名不符实,没有获得“连锁”应得的经济效益。为了使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早日步入规范化轨道,下面,我们对连锁商业规范化发展的要求及阻碍我国连锁商业规范化发展的难点进行探讨。

我们所说的连锁商业,就其实质内容来看,即是把众多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和服务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形成群体优势,在企业核心层的领导下,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现代商业组织形式。其规范化的具体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连锁商业就其形式来看,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现规模经营。世界各国的连锁店无论是正规连锁、自由连锁、还是特许连锁,普遍具有相当规模,大多是由若干家连锁店铺组成的庞大的联合体,采用群体门市,拥有完整的商流,物流,信息流机构,实行的是群体化、集约化、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国际上小型标准化连锁店少则由数十家组成,大型连锁店则由成千上万家分店组成。它们有些已经从地区性连锁,全国性连锁发展成为国际性连锁。 如闻名遐尔的麦克唐纳快餐店拥有成员店铺13000多家,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日本的“7—11”便民连锁店已经超过13000家;美国的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有连锁店铺1500家, 这些连锁店大部分是集生产、加工、采购、仓储、零售于一身。它们正是以如此完备的流通体系环节、通过足以与专业批发相比的采购组织和众多分散的零售商,最终才能把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大量流通取得规模效益的。规模经营是取得规模效益的前提,也是连锁经营区别于其他零售店的主要标志之一。

我国连锁店一般规模较小。近年来,连锁商业在我国虽然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如广州,上海、北京、深圳、厦门、天津、沈阳等地,但多数还未实现规模经营。一是分店少,大型的连锁店不过具有分店10几家、20几家,像诸名的北京“希福连锁店”只有加盟店铺20余家,广东东莞“美佳连锁店”有26家分店。从全国来看,就连这样所谓的大型连锁店也为数不多,而更多的是那些只具有5、6个或10来个连锁分店的小型连锁店。二是店铺分布面窄。我国连锁店的店铺群大多是由上下级隶属单位组成,多数都是分布在同一行业、同一区县、或同一城市,很少有跨地区,跨省市和跨行业的,至于全国性的就更少了。因此,从经济实力来说,由于连锁规模小,身单力薄,难以集中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形成群体优势实现规模经营。同时,也由于店铺分布面窄,难以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域而抓住市场机会,当然也就很难取得规模效益。

就目前来看,我国要发展连锁店实现规模经营困难很多,最主要的是体制制约和政策滞后造成的。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地区所有的管理体制和部门所有的企业体制。毫无疑问,这种传统体制带有很浓的行政区划色彩,约束太多,使得连锁网点在市内区、县之间,或在省际之间发展相当麻烦,或漫天要价,或要求在本地区纳税。跨行业发展连锁又常因主管部门不同意或虽同意但要带苛刻的附加条件,诸如大幅度提高租金、安排原有职工工作等等,使企业难以承受。况且发展连锁网点手续繁杂,除主管部门审批外,还要盖上规划、城建等十几家的图章。再加上工商部门的验资、登记等一大套手续,使本来可以在短时间内办成的连锁店,却要拖上很长时间。因此,连锁网点部局发展缓慢,而实现群体经营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2、高度集中管理、标准化经营

无论哪类连锁,在其组织内部,都分为总部和店铺两层,店铺为销售层,总部为管理层,整个连锁店包括各个分店,都在总部的集中管理统一协调下,实行标准化经营,即统一店名店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销售价格,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广告宣传等等。从而使连锁店实现店名店貌商品服务标准化;进货、送货、销售专业化;经营方针、管理规范一致化。在众多的零售商店中,它以其独到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标准化的商品和标准化的服务的质量要求,提高了连锁店的信誉。从而为吸引顾客、扩大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的连锁店从目前的情况看,绝大部分还没有实现标准化经营,更未达到管理上的集中化和一致化,有的只是作了些简单的形式上的统一,比如店名店貌的统一,服饰装修上的统一、营业时间、广告宣传上的统一等。认为这就是连锁了。而实质上各成员店与总店之间无任何经营指导关系,也没有购、销、存各业务环节中的内在联系。上述的几个统一,充其量只是办了几个分店而已。

解决我国连锁商业的标准化经营问题,直接涉及到我国企业管理干部的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方面是由于连锁商业传入我国的时间短,人们对于它的了解认识还往往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比较表面化。再加上办连锁店的经验不足,于是出现了诸如把分店制当成了连锁经营,把一般的联购分销当成了连锁,把商业企业集团也当成了连锁等等情况。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连锁经营多为非自愿组合,往往是在上级机关的催办下而仓促上马,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有的只是把原有的分店或新发展的成员店换上一个牌子。在这种干部职工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情况下让他搞统一标准化经营,无异于纸上谈兵,无论是职工的业务素质,还是干部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多年以来习惯并熟练于管理小企业模式或单店模式的企业干部的管理能力,与高度现代化的连锁商业所要求的管理能力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

3.统一进货,分散销售

从国际上一些著名连锁店的实践来看,成功的关键在于进货与销售的分离。这也是连锁规范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无论哪种类型的连锁,都是由总部负责统一组织进货,各个分店只负责销售商品,从而突破了多少年来一般零售业遵循的那种购销合一的传统经营方式。进销分离的优越性表面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总部在负责采购各个分店所需要的商品时,可以集中使用人才、物,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商品;另一方面,总部负责采购时,由于采购的商品批量大,从而可以从厂家得到较低的进货价格,有利于降低成本。而店铺负责销售商品,则因店铺多、销售地点分散且面广,可以克服总店固定在一个销售地点销售商品的不足,为更多地接近顾客扩大销售创造条件。另外,由于销售的专业化,不仅有利于分店集中精力搞促销,而且可以大量减少库存,节约费用开支、降低销售成本。

我国连锁店目前大多数仍实行传统的进销合一的经营体制。各个店铺既负责进货,又要负责销售。这样做的结果,店铺,特别是一些小的店铺,一方面是受人财物不足的局限,不可能在更大范围内择优采购商品;另一方面还得占用大量资金搞商品库存,这些都是与降低销售成本相悖的,同时也使连锁经营中进、销分离这一现代经营方式的优越性无从发挥。

然而,进销合一的经营体制是我国零售业一直沿用的传统经营体制。多少年来,它在实践过程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尽快它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大量生产、大量流通、从而实现大量消费”不完全适应,但人们在认识上、习惯上熟悉它,容易接受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许多企业都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而组织建成连锁店以后,要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特别是进、销分开,由总部统一组织进货,在一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上一下子接受不了,认为这是侵犯企业自主权。况且采购又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只要把好这一关,企业就有了成功的希望。试想,在这种情况下,连锁总部要想收回采购权谈何容易!店铺又怎能轻易放弃。广东东莞“美佳”连锁店发现有的店铺背着总部自行采购,马上把经理撤职,可是一连撤了3 个经理,才算刹住了自行采购风,可见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之大。

4.组建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商品

配送中心,是连锁店组织内部特有的关键性机构,它的职能是为整个连锁店系统组织采购、加工、保管、配送商品。在把商品采购进总店到配送给各个分店销售的整个过程中,配送中心实际上是承担着两方面的职能,即批发职能和生产加工职能。这样就把批发环节的利润和加工环节的利润从社会加工业、批发业直接转移到了连锁企业内部。不仅如此,由于配送中心集采购、加工、分装、配送于一身,从而减少了多环节、多部门从事这项作业的繁杂手续和运营时间,有着快捷传送的优越性。另外,国外的连锁配送中心都普遍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又有发达的高速公路网,所有这些,都为连锁店实现大规模的商品采购,大批量的商品加工,配送,高速度的商品运输,从而实现快速的商品周转成为可能。

我国连锁店组建的配送中心与上述规范化的配送中心有很大不同。就其职能来看,有些已远远超出了“配送”。如某地区百货总公司试办连锁店组建了配送中心,由总公司总经理为主任,总公司所属各专业公司和各连锁商场经理为成员,配送中心下设业务部、财会部、储运部,从商品采购到各商场分销商品,从商品价格制定到各经济指标的落实等等,无一不是由配送中心负责。实际上,配送中心行使的是管理职能。另一种情况是配送中心虽然是业务经营部门,但由于受人财物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只负责进货,不搞加工和配送,分店所需商品由分店自己到配送中心来提货。这与分店自己来购商品没什么两样,只是手续简单些罢了。在目前的连锁经营当中,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连锁配送中心承担着采购、分装、编配、送货等一榄子业务。但由于连锁店基础设施比较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装卸搬运很多还要靠手工劳动,所以很难达到高效快捷传送商品的目的。

影响我国连锁配送中心作用发挥的主要原因是物质装备问题。目前我国商业企业物质技术条件较差、电子化程度低,通讯设备不够发达,计算机也还未普及。而新发展起来的连锁店又多数是在原地、原场办分店,基本上是原套设施,原班人马,在这种基础上组建的配送中心无论如何是难以承担规范化作业的,诸如一系列的采购、加工、包装、编配、运输等等。商品大规模的快速运转需要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装备和发达的通讯运输网络。在目前条件下这一问题的解决难度很大。一是涉及到资金问题。现在我国商业企业的自有资金很少,有的还不足1%, 筹措资金的渠道很窄,银行的贷款相当困难而且承担不起利息,所以一般只能靠主管部门投入的启动资金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积累,但这在连锁经营组建初期是相当有限的。何况在连锁起步阶段到处需要资金,如,统一门面要进行必不可少的装修,统一经营要进行店堂改造等,至于装备配送中心,购买机械化设备,就更不是小数目资金能够解决得了的。二是涉及到城市规划建设问题。由于城市交通运输紧张,给配送中心集中供货和快速分拨带来很大困难,如北京“希福”连锁店配送中心有20多部车,只有两部车有市内通行证,而且还要分单双号日期;上海市白天不能通行货车,只能靠晚间运送货物等。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绝非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有待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环境的改善而逐步解决。

连锁商业这一现代化企业经营方式,在很短时间内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是难能可贵的。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规范化程度低,没有用连锁方式经营管理等,这里既有经济体制问题和政策滞后问题,也有思想观念和管理能力问题,既有设备和资金问题,也有公共设施和企业环境问题等等。但实质上,就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问题。因为连锁商业的发展是和较高的工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居民购买力、统一而有序的市场和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发达的通讯设施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就我国目前的综合国力来看,同发达的规范化的连锁商业所需要的条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因此,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我们决不能不顾客观条件一哄而上、急于求成;当然,我们也不能坐等条件成熟。我们要积极而又稳妥地创造条件走中国连锁商业的发展道路。

现阶段促进连锁商业规范化发展,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需要在宏观政策上广泛支持。如税收上的优惠,在房产和选址上给予照顾,并尽快在管理体制上采取措施,使连锁经营的企业真正独立起来。第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必须在投资和贷款政策上有所倾斜:1.确定专项贷款,即连锁网点改造购置设备所需资金由银行给予贷款;2.政府给部分贷款贴息,以减轻连锁店初始阶段负担;3.在一定时期内返还税收,以增加连锁店设施摊销能力和还贷能力。第三,要坚持企业自愿的原则,用经济办法促进连锁商业的发展。在组建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反对不恰当的行政干预,更不宜把原管理型公司翻牌成为连锁店总部。实践证明,“翻牌总部”在经营战略、人员素质,管理方法和管理能力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连锁经营的需要。第四,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连锁经营形式。任何一种经营形式都必须得到消费者的呼应和认可,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从目前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现状和消费水平看,便民利民,薄利多销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此相适应,便民连锁店,超级市场和货仓式廉价商场应该最具发展前途。第五,加强连锁人员培训。据现有各连锁公司反映,连锁商业管理人员缺乏是制约它们发展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发挥各方面优势,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培养连锁商业方面的专门人才。

标签:;  ;  ;  ;  ;  

我国连锁经营规范化发展难点探析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