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总供需平衡判断方法(一)_失业率论文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总供需平衡判断方法(一)_失业率论文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供需总量平衡判断方法(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国情论文,总量论文,适合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的基本含义

经济供需总量之间的平衡是宏观经济最基本的平衡。为了满足宏观调控的要求,不仅需要科学地界定经济供需总量的理论概念,更要寻求一种实用有效的数量分析方法,以便能够及时准确地对供需总量平衡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制定恰当的调控政策。

总供给和总需求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但直到目前,在我国经济界对总供需概念的理解并不一致。为了避免无意义的争论,有必要对这两个总量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经济学对于供需关系的研究至少已近200年。在西方古典经济学中,19世纪法国的萨伊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即“供给总是能给自身创造需求,产品的供给量总的来说是由生产量决定的,短期经济失调的原因是产品品种配置不符合消费者需求,但并非是生产总量的过剩”。在萨伊之后的瓦尔拉斯所创立的一般均衡理论也认为,对于任何价格体系来说,总需求必定等于总供给。这些早期的对供需关系的古典研究,最后集中体现在马歇尔经济学派对总供给和总需求所下的定义上,即市场交易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所愿意提供的销售量和所需要的购买量。这种供给和需求主要受价格变动的制约,只要市场上价格变动灵活,供需总是能平衡的。传统的供需定义强调地指出了,市场交易者事前意愿的供需和事后实现的供需总是一致的。

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彻底动摇了以往所有关于总供需“绝对平衡”、“自动平衡”的传统观念。随之而起的凯恩斯革命,对供需概念进行了一次理论更新。凯恩斯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灵活偏好三个“规律”出发,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并第一次把预期因素引入其中。凯恩斯理论的供需概念与古典经济学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是供给与需求有可能不平衡,因为在现代社会经济中价格和工资不可能充分浮动的情况下,供给将更多地依赖于数量的调整,而需求则取决于收入的变化,有效需求可能经常处于不足状态;二是初步具备了供需交易过程受数量限制的思想。目前在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所使用的总供需概念,通常是以包含了预期因素在内的凯恩斯定义为基础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非均衡理论,更多地注重了对供需交易过程的深入分析,在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交易过程在受到一定数量限制的条件下,生产者在潜在供给能力限制下形成的意愿性供给概念,即有效供给。同时确立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两个概念,明确区分事前的意愿性供需与事后实现供需的不同含义,表明了供需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体现了销售和购买的数量约束。凯恩斯以有效需求定义取代了传统经济学中的意愿性需求,但供给定义仍保留着传统的色彩。而非均衡理论则从供给到需求都重新定义,以有效供给概念扩充了凯恩斯单一的有效需求理论,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的基本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总供需概念提出和发展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总供给和总需求有三种不同意义上的对应关系。一是意愿性的供给与意愿性的需求。二是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即在潜在供给能力基础上生产者愿意按现行价格提供的全部商品和劳务与在有货币支付能力限制下购买者愿意按现行价格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之间的对应关系。三是供需双方经过市场交易过程,最终已经实现的供给与实现的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不同意义上的总供需之间的区别主要是:(1)从时间概念看,意愿总供需强调的是事前与事后相一致,所以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有效总供需指的是尚未发生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事前概念;而已经实现的总供需则清楚地表明是事后概念。三种意义上的总供需在时间上的区别是最根本的区别。(2)从数学关系式看,早期的意愿总供需表现为两端没有具体数值的恒等式;事前的有效总供需只能表现为函数形式;已经实现的事后总供需则表现为两端是实际统计核算数据的等式。(3)从可测度性看,由于事后总供需是两个已经实现的总量,因此是可以通过统计等手段进行测度的;但对于事前总供需来说,由于是尚未发生的量,所以只有当函数式中的参数及外生变量值给定后,才有可能计算出总供需两个函数值。但是由于总供需双方还没有进入市场,难以确切预料交易过程中购买和销售诸多约束因素特别是预期因素的数量限制,计算出的供需总量函数值只能视为趋势性的预测。

明确了经济供需总量平衡概念的基本含义之后,目的是要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判断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方法。依据现实条件的可能和实际需要,在这里所确立的判断对象是上述第三种意义上的供需总量平衡,即事后的供需总量对应关系。通常的看法认为,作为已经实现的事后供需总量都是平衡的,只有事前的供需总量才会出现不平衡。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事后的总供需作为判断对象呢?在这里有必要提出统计意义上的总供需平衡与经济意义上的总供需平衡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仅从统计核算意义上看,事后供需总量总是平衡的,因为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原则,有收必有支,收支必相等。但供需总量事后平衡是在各种均衡条件的调整和变化下实现的。而这些均衡条件的变化,一方面使事后的供需总量的统计核算必然平衡,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判断是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平衡提供了分析依据。根据这些均衡条件的不同变化,事后实现的供需总量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随着供需交易过程的结束,各项均衡条件的变化在适度的范围内,经济运行系统是稳定的。这说明不只是单纯的统计平衡,同时也实现了真正的经济平衡。二是如果供需双方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引发了各项均衡条件大幅度的变化,表明经济运行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冲击、破坏,这种事后的平衡就只能是统计意义上的,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经济平衡,而且这种状况还将给下一时期供需总量平衡带来不利的影响。选择事后总供需对应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还在于,瓦尔拉斯均衡理论中的意愿性供需关系研究的假设条件为,价格是完全弹性的,价格调整变化能够在瞬间完成。但这种假设与当代经济不相符。事前有效供需对应关系的研究,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分析意义,但由于预期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准确地测算事前供给与需求有相当大的难度,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尚无成熟的方法和成果,以致在实际的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无法应用。目前世界各国对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研究,也多是集中于对事后总供需对应关系的分析判断。

二、目前国外国内判断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的基本方法

(一)西方国家判断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几种方法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判断供需总量平衡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相关指标分析法。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实现事后平衡的各项均衡条件,具体表现为一些宏观经济指标。各项宏观指标的变化既是供需总量运动的结果,同时也反映出供需总量平衡的基本状况。经过实证分析,筛选出一些与总量平衡密切相关的宏观指标构成一个体系,通过对这些宏观指标变化情况的监测分析,依据其变化的趋势和程度,就可以对总量平衡的基本状况做出判断。运用这种方法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市场机制比较健全,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经济供需总量的平衡状况。

日本是采用这种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相关指标主要是价格指数、设备开工率、在库率、失业率和就业岗位供求比率等五项。其中,价格指数(包括消费价格指数和不动产价格指数等)是反映供需总量平衡状况最重要的指标。在库率的定义是实际产品库存量与正常库存标准偏离的比率,由于供给增长相对平稳,这个指标的变化主要用来反映需求的变化情况。开工率指标主要反映制造业的开工状况。就业岗位供求比率是指当前缺人的工作岗位数与社会上求职人数的比率。日本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和一些经济研究机构对各项宏观指标设定的正常浮动范围如下:

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 2%以下

设备开工率90—100%

在库率

100—110%

失业率 2%以下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以上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浮动,即可判断供需总量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反之,则表明总量关系是失衡的。

在德国,也是主要采用相关指标分析法来判断供需总量平衡状况。其相关指标的选择,就是联邦“经济稳定法”中提出的四大宏观经济目标,即适度的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中,最为联邦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所关注的是物价。稳定的物价,是供需总量实现平衡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一旦出现市场物价总水平急速上涨,通货膨胀加剧,此时不论在总量平衡问题上存在多大的观点分歧,最终都要服从于实行紧缩政策,以控制需求增长,减少货币发行,恢复物价稳定。

通常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大体上能够满足运用相关指标分析法的前提条件,因此利用这种方法判断总量平衡状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奥肯定律”法。阿瑟·奥肯(1929—1979)是战后美国有创见的经济政策制定者之一。他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经济周期的产生是由于潜在GDP增长水平与实际产出GDP之间缺口的扩大和缩小,并由此证明了GDP实际产出的变化与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而建立了著名的“奥肯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Y*-Y)/Y*=3(RU-NU)

Y*为潜在的GDP

Y为实际产出的GDP

RU为实际失业率

NU为自然失业率

“奥肯定律”说明:实际产出GDP相对于潜在GDP增长水平每下降3%(近期的一些研究结果是每下降2%),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只要密切监测失业率的变化,就可以利用奥肯定律计算出潜在GDP增长水平。如果实际产出GDP高于潜在GDP,就说明总量平衡状况为需求膨胀;如果实际GDP低于潜在GDP,则说明总量平衡状况为需求不足。这里的自然失业率是指一国的实际产出GDP与潜在GDP增长水平恰好相等时,可以维持的最低失业率,或者说一国的潜在产出能力恰好处于其自然失业率的水平。自然失业率主要是由于劳动人口存在着广泛的流动性、以及相当多的磨擦和结构性失业的存在造成的。正因如此,自然失业率一定大于零。在美国,大多数经济学者认为,在经济结构变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条件下,自然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一般为6—7%,很少有人认为当今美国会长期保持低于6%的失业率而不发生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奥肯定律”的理论依据与相关指标分析方法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奥肯定律”法只选择了一个关键性的指标,即失业率。

从最近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美国政府判断总量平衡状况主要是监测经济增长率,并认为2.5%的经济增长率与潜在GDP供给能力基本一致,是供需总量大体平衡的一个重要标志。比如,在1994年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达到4.1%、失业率降至5%时,美联储便连续7次提高利率,来抑制需求过快增长,维持供需总量平衡,预防通货膨胀。

3、非均衡模型法。6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利用非均衡模型判断总量平衡状况的新方法。建立非均衡模型的基础是宏观非均衡理论,或称非瓦尔拉斯均衡。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市场的最终实际交易量与事前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并不相等,这主要是由于在西方现实经济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供给方面一定程度的垄断与需求方面的工资刚性和某些制度性原因并存,使市场价格难以充分灵活变动,至少不可能在瞬时调整。因此,供需总量不能够总是自动地保持平衡,经常存在着不能实现的供给或不能实现的需求。非均衡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说明总供需对应关系从事前到事后的动态过程。前述两种方法是对供需总量平衡状况进行事后判断,其表达形式是具体的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而建立在非均衡理论基础之上的非均衡模型是要对供需总量在未来时期的平衡状况做出事前的判断,它的基本表达形式是一些函数关系。

宏观非均衡模型有很多,最常见的是以克劳威尔、贝纳西和波兹等为代表的西方非均衡经济学派建立的一般非均衡模型。它主要是运用了凯恩斯宏观模型和压抑的通货膨胀模型中的“短边原则”,即市场最终交易总量总是决定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者中较小的一方。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D=B1X1+U1

S=B2X2+U2

Q=min(D,S)

式中,B1和B2为待定参数矢量;X1和X2为变量矢量;U1和U2为随机误差项;Q为市场交易总量;D是建立在消费者有货币支付能力基础上并愿意按现行价格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S是生产者在潜在生产能力限制下并愿意按现行价格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总量;Q由D和S中较小的一方决定。一般非均衡模型中的D和S,只有当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各项参数,以及各种外生变量值均给定时,才能根据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关系式计算出结果,从而按照“短边原则”来决定非均衡状态下的均衡解,即事前需求和供给的非均衡到事后均衡的决定,将是供给或需求中较小的一方。

但是,非均衡模型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经济运行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其中最基本的就是预期。这里所说的预期是现有的经济知识尚不足以解释和很难直接准确测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一种心理活动。将预期因素引入非均衡模型,就给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的测算造成了困难。一般的回归方程只能看成是长期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某个年份,特别是受到预期因素的影响时,回归值与实际值总是存在误差,有时误差还很大。正是由于对预期问题至今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目前对事前总供给和事前总需求平衡状况的判断只停留在研究阶段,或者只能假设某些条件,计算出一些大概的趋势性结果。因此,这种方法虽可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一般性的参考,但难以真正用来设计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的运用。

(二)国内判断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方法

从国内情况看,自80年代初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引进了总供需的概念之后,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种判断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方法。

1、经济形势分析中应用的相关因素法。目前各有关方面,特别是负责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对经济形势分析中,关于总量平衡状况的判断,更多的是采用相关因素法。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机制还很不健全,一些现行宏观指标由于统计方法、手段的限制或经济关系的扭曲,难以确切反映经济现实。所以在对供需总量平衡状况进行判断时,除利用相关指标外,还要进行相关的因素分析。如对投资需求的分析,仅仅观察现行的投资统计指标,还不能反映整个投资活动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投资品的实际需求,还要对其它因素,如投资品价格调放情况和投资资金使用构成等进行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投资需求的变化及其对总供需平衡状况的影响;对消费需求的分析,不仅要看工资、看银行工资性现金支出等指标,同样还要分析其它最终构成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以相关指标为基础,结合对相关因素的深入分析,是我国目前判断供需总量平衡状况基本的、也是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多的方法。

2、直接测算法。自1987年以来,国家统计局每年都直接测算总供给和总需求。其基本方法是:建立构成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两组统计测算指标,运用现有统计资料计算出两个总量的绝对差额和供需差率,据以判断某一时期供需总量平衡状况。对总供给的测算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掉不需要经过货币交换直接进入使用领域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再加上国外供给(进口)。对总需求的测算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社会消费需求+居民个人需求+国外需求(出口)。这里的总需求指的是报告期全社会为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而新增加的货币需求。据此计算出两个判断指标,即供需差额(总供给-总需求)和供需差率(供需差额/总供给)。目前,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也作为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参考。

在国内,判断供需总量平衡状况还有预测模型法。但目前所见的预测模型,一方面由于模型设计本身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缺陷;另一方面鉴于我国处于体制转轨阶段,各种变量之间尚未形成比较稳定的相对关系,这就给建立函数算式、以研究变量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模型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三)对国外国内判断供需总量平衡状况方法的评价

目前国内国外判断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各种分析方法,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建立起来的,但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判断经济供需总量平衡方法,有必要对各种判断方法做出正确评价。

1、相关指标分析法和“奥肯定律”法的借鉴意义。相关指标分析法与“奥肯定律”的原理是相通的,但后者更为简便易行,在美国应用很广泛,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利用奥肯定律,必须在众多的相关指标中寻找出一个和潜在GDP极具相关度的对应指标。在美国,奥肯成功地发现了失业率这个指标。但由于就业制度的差别,加上我国目前统计的失业率指标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不可能简单地用失业率来反映供需总量变化情况。“奥肯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有可能利用这个定律的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诸多宏观指标进行筛选、修正,从中找出一个或一组指标来解释和分析中国的供需总量平衡状况。

2、直接测算法存在的困难。应该说,直接测算法的思路是积极的,但由于实际经济运行极其复杂,使直接测算法在理论上和具体方法上都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一是总供给与总需求测算的标准不一致。直接测算法定义并进行测算的总供给属于事后总供给;而测算的总需求实际上是由两种需求构成,既有实现了的需求(如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有尚未实现的需求(如可支配的财政、信贷资金和居民货币收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便成了事后总供给与半事前半事后构成的总需求的对比。二是构成总需求的几大资金来源在测算环节上不尽相同,分类也缺乏严格的规范,测算中重复和遗漏较多。再者,直接测算总需求的资料收集工作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这种方法还需要做较大的改进。

3、相关因素法的实用性和局限性。相对于其它各种方法,相关因素法比较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一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相关指标法应用的体制条件,但利用相关因素法对相关指标反映的情况进行修正后,再用来判断总量平衡状况则是可能的;二是相关因素的分析空间比较广阔,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相关因素判断供需总量平衡状况。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分析方法不规范,标准不确定;而且当各种因素发生逆向变化时,不好给出明确的判断。另外,这种方法只能对供需总量平衡的大体状况做出说明,难以准确判断失衡的程度。

标签:;  ;  ;  ;  ;  ;  ;  ;  ;  ;  ;  ;  ;  ;  ;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总供需平衡判断方法(一)_失业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