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得到了长足进步,这主要依赖于电网结构越来越坚强。但是变电站的持续增加和安全运行也为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了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变电站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管理、安全管理体制、现代化管理手段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运行;技术管理;管理体制;安全管理
1导言
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能够推动其健康有效的运行,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的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2变电站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在变电站的运维检修过程当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运维检修工作效率低、安全风险大、人员技术技能水平参差不一和班组工作承载能力不足四个方面,本文就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
图1 变电站运行存在的问题
2.1工作效率低
由于我国在检修技术和设备制造方面距离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运维检修的过程中,部分运维检修项目实施技术陈旧,非常不利于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的,使得运维检修工作耗时长,效率低、工作质量提升改进空间有限。同时,部分问题在检修过程中也只是进行了表面上的处理,随着设备持续运行,相似问题还是频繁出现,对于变电站的运维检修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2.2工作安全风险大
变电站是我国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设备的运维检修成为了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设备种类繁多,制造厂家不一,接线方式不尽相同,使得运维检修工作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不当易造成安全事故。为此,在变电站的运维检修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完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以安全为第一原则。
2.3人员技术技能水平参差不一
运维检修主要依赖于现场工作人员,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直接影响运维检修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目前,运维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运维检修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一,而变电站运检工作涉及的专业范围广、区域大、种类多,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将影响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2.4班组承载能力不足
变电站运维检修工作安排受到电网运行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停电检修类工作受到电网负荷要求和保供电等政治任务的约束,运维检修工作往往存在任务较为集中、工作强度大、时间安排紧,导致运维检修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班组的工作承载能力严重不足,进而易导致人员责任的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
3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严重时将会诱发各种安全事故,威胁到人身和设备安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安全问题。上文中对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变电站运行中的安全问题,提出改进变电站安全管理水平的一些措施。
3.1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切实提升管理质量,保障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提高人员工作技术能力的方式,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确保变电站运行的安全。为此,要对员工加强技术培训,技术培训应根据内容的长短、难易程度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为保证培训效果,可采取模块化培训机制,将变电运行的规章制度、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程序、系统事故应急处置等内容逐一分解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培训模块,利用网络授课、集中讲座和现场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结合模块化培训内容易考核的特点,提升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同时,要积极的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提升人员处理突发性事故的能力;加强设备管理,做好设备基建、试运行、投运后日常管理工作,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为监督考核手段,根据设备工况和状态检修策略制定维修养护计划,消除安全隐患,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3.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同时也是对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处理的保障。为此,要从实际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保证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健全落实各层级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各级人员安全职责明确。要建立起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并提升管理者的风险防范能力,通过严格的监督和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变电站安全管理的质量水平。除此之外,管理者必须要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参与程度,持续优化改进管理流程,建立起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3.3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提升安全管理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也要进行创新,积极引进现代技术手段,有效保障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利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线监测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能够对变电设备内部的温度、接触的完整性、运行工况、历史故障等数据进行收集和管理,利用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系统对设备的运行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合,为人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对及时发现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异常状态和采取准确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升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另外,利用互联网技术研发与PMS等电力系统内网互联的手机管理系统,实现运维检修工作的事前计划编制审核、事中实施过程监督、事后工作终结验收的全过程管控,有利于实时掌握班组工作进度,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并通过系统工作数据收集及分析,实时分析班组工作承载能力,对指标可能越限的班组提前预警,重新优化运维检修工作计划,加强运维检修工作安全管控力度,实现变电站安全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4结语
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作,并对相关电力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管理。但在实际中,我国变电站在安全运维修检工作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需要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和设备运维技术的应用方面持续创新改进,持续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参考文献:
[1]宫庆晖,宋健.变电站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239.
[2]周龙.变电站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技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2):58-59.
[3]杨光照,黄繁朝.变电站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185.
[4]海永城.浅析变电站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技术[J].广东科技,2012,21(19):26-27.
论文作者:金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变电站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班组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