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师“编导”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

电视摄像师“编导”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

电视摄像师“编导”意识的培养策略

张轲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摘要: 在电视艺术当中,影像是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的表现元素,而摄像师作为影像的直接产出者,必须具备足够的“编导”意识,做到整体和细节相统筹,个性和统一性相协调,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基本的摄像任务,更有力地辅助后期的电视节目产出。本文以电视摄像师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培养其“编导”意识的策略,望相关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电视摄像师;编导意识;培养策略

所谓“编导”意识就是指在从事与媒体相关的工作时,将编导所拥有的思维统筹能力贯穿始终。在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编导是“主脑”、影像就是最为基本的元素,摄像师只有以“编导”思维来指导自身的摄像工作,才能保证自己的镜头、画面语言符合电视节目制作的需要——这已经成为现代电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亦是广大摄像师进行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向。

一、电视摄像师“编导”意识的基本特征

作为电视艺术创作的主体和灵魂所在,编导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引领作用。电视摄像师也应具备“编导”意识,这种意识具有这样几种特征:

2016年以来,为防范金融风险,证监会发审呈现从严监管的态势。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当年IPO项目436家,总融资额为2 301.53亿元;其中,120个项目获得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占比27.5%。相对而言,并购与回购仍然是创投企业实现退出的主要渠道。整个创投行业实现退出项目共878项,其中,通过并购、回购退出的项目分别为286、306项,合计占全年退出项目的67.5%;此外,近10%的项目通过新三板实现退出,增加了5.17个百分点。

(一)全局性

电视节目制作包括多个环节、要素和细节,电视摄像更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比如对拍摄方案的确定、摄像技术的使用、设备的选择、机位的选择、光线、色彩的选用、景别的确定等都涵盖在电视节目制作的要素当中,只有具备了“编导”意识的摄像师才能懂得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做到心中有故事、有画面、有全景、有全局。

(二)创新性

艺术创作需要创新,电视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介和艺术载体,在频频受到新媒体和分众时代冲击的情况下,必须保持足够的创造力和求新立意的精神,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让自身始终行走于时代的前沿。基于此,电视摄像师的“编导”意识也会呈现出浓烈的“创新性”特征,这种特征会帮助摄像师在不断尝试、探索的过程中,努力丰富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让自己的摄像作品更加富有艺术力和感染力,既服从基本的摄影摄像法则,又会和具体的电视节目内容设置、需求相衔接,让具体的影像和画面不断释放出新的魅力。

(三)协调性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对于传统媒体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形中给电视制作团队带来较大压力。在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摄像师与同组其它工作人员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更不是纯粹的任务型关系,相反其必须从其他工作人员的需求和视角出发,在充分理解编导心理和策划内容的前提下,借助视觉语言来帮其实现节目构思。同时,其还必须兼顾节目组内的其他工作人员,注重团队合作,要以“全能视角”统筹灯光、构图等一系列拍摄元素,圆满完成摄像任务。

当原料下锅以后,在适宜的时机按照菜肴的烹调要求和食者的口味,加入或咸或甜,或酸或辣,或香或鲜的调味品。

二、电视摄像师“编导”意识的培养策略

将车子泊在停车场,念蓉走进酒店大堂。她弄不清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她只知道此时,两条腿似乎完全不再属于自己。电梯在十二层停下,念蓉走出去,脚踩上厚厚的地毯,两腿软得抬不起来。她记得房卡上的号码——1 2 1 0,那代表着一个封闭并且私密的空间:厚厚的窗帘,舒适的大床,飘着玫瑰花瓣的洗澡水,两个纠缠在一起的身体……

结合前文可知,电视摄像师具备一定的“编导”意识,对于发展个人事业、促进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电视艺术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培养实践中,可以朝着这样几个方向来实现:

(一)强调团队合作

电视节目制作有其复杂性所在,“编导”自然就是这起复杂行动的总指挥。在摄像师具备足够的“编导”意识之后,其就有可能从全局出发,指导自己的用镜、呈现、画面,来帮助自己确定对画面的捕捉和信息的呈现;更能够从统筹角度出发,分配不同部门、个人的任务,确保整个摄像工作能够按时、甚至超出预期地完成。

(二)重视艺术构思

一切艺术创作都需要构思,电视摄像更是如此。摄像师需要在摄像过程中秉承处处关注、处处留心的原则,充分了解电视节目的创作意图,并做好构思;其还可以将自己关于摄像和节目呈现的想法、构思主动分享给节目编导,并协助其完善节目策划方案,为其提供所需的摄像素材。

在具体拍摄过程中,摄像师需要在具备足够艺术心理的前提下,很好地控制和掌握拍摄节奏,确保顺利完成拍摄任务、满足节目的拍摄需求。当然,所生成的艺术构思并不是绝对的,其也可以根据拍摄现场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完善,摄像师要懂得不断总结经验、反思过往,确保自身的艺术构思能力不断提升。

(三)观察提炼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电视节目也是如此,但需要注意的是电视节目本身也是艺术创作的结果,所以其并不是对真实生活百分之百的复刻,而是有所选择、加工、有针对性呈现的结果。因此,优秀的摄像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观察和体验能力,能够捕捉到生活当中容易被忽视掉的细节,更会培养自身不断挖掘素材、进行艺术加工的能力。这也就是说,广大摄像师的生活阅历越丰富,其所能挖掘的材料就越深刻,就越能满足和服务电视节目的创作意图。

三、结语

摄像是表现电视节目的重要元素和基础所在,故而摄像师在一则节目从构思到播出的过程中,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如今,广大媒体人正处在信息和内容高速迸发的时代,广大媒体人除了要迸发出空前的创作热情,也要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和信仰。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成员,摄像师必须洞悉自身所承载的使命和职责,懂得通过团队合作、艺术构思以及观察生活的方式,增强自身的“编导”意识,让摄像工作在前期便与节目制作相衔接。

参考文献:

[1]李军.给摄像机装上“第三只眼”——兼论电视摄像师的编导意识[J].声屏世界,2011(10):39-40.

[2]赵欣.电视摄像师具备“编导”意识的重要性[J].中国传媒科技,2013(04):65-66.

标签:;  ;  ;  ;  

电视摄像师“编导”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