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的群众舞蹈创作思考探讨论文_赵璞玉

新时期下的群众舞蹈创作思考探讨论文_赵璞玉

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 北京市 100043

摘要:从群众舞蹈的角度来看,群众舞蹈动作所涉及的活动比专业的舞蹈动作要低得多,对场地条件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受到公众的普遍认同。在参与这类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公众的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身体素质,以及心里愉悦,所以可以说群众舞蹈活动有其特定的推广意义。本文从基层群众舞蹈的特点入手,研究了群众舞蹈创作的策略。

关键词:群众舞蹈;创作题材;创作过程

1前言

群众舞蹈作为最具参与性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在这一阶段,基层的热情参与到各种类型的流行舞蹈表演和创作中,但由于基层普遍缺乏舞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在创作中出现了许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对群众舞蹈的创作进行了简要分析。

2群众舞蹈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身边的文化生活开始越发的关注。在这种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下,群众舞蹈脱颖而出,群众舞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2.1能够确保群众的休闲诉求得到满足

对于参与群众舞蹈的人群而言,其之所以表现出对此类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和青睐,主要在于其参与此项活动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赢取专业奖项,而是希望通过参与此项活动,能够达到身心放松以及娱乐休闲的目的。因此,对于参与者而言,其无需具备专业舞蹈技艺,便能够参与到此项活动之中,进而满足自身的休闲诉求。

2.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群众舞蹈活动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项目之一,其有着其它群众文化活动的共性特征,即,无论参与者在日常社会活动中担负何种职务、具备何种社会地位,一旦参与到群众舞蹈活动之中,便与其他参与者成为平等的主体,因此,通过对群众舞蹈活动的辅导,将有助于使群众舞蹈活动能够真正惠及到每一个人,同时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此外,舞蹈不仅能确保群众的休闲诉求得到满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还能够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以及重现历史。

3基层群众舞蹈的特征

3.1社会参与性

群众舞蹈顾名思义,面对的不是专业的舞蹈人群,而是普通大众。因此,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无论他们自己的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程度、社会背景如何,都可以通过舞蹈活动来进行身心的放松。同时,从群众舞蹈活动的内容的角度来看,他们已经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公众,即舞蹈动作本身不需要专业编排,舞蹈活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使每个参与对象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3.2自娱性

群众舞蹈活动组织旨在娱人娱己,其中,娱己是舞蹈的主要目的,广大的群众参与舞蹈中,可以释放生活的压力,也可以将从事的工作过程的负面情绪释放出。因此,群众舞蹈活动不仅可以让社会公众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蹈,同时也可以让人们在公共活动中进行充分的放松和休闲。

3.3业余性

社会大众的群众舞蹈活动,不是本职工作,也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可以在生活起到调节的作用。每一个群众舞蹈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参与这个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或者更多的闲暇时间,因此,群众舞蹈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让其放松、娱乐之际,完全融入健康的休闲生活,避免在业余时间养成一些坏习惯。

4群众舞蹈创作的策略

4.1群众舞蹈创作的主题选材原则

基于基层群众文化特点,选取“从群众中来”的生活题材是第一要素。当代电视剧选材的角度就越发精准,家庭婚姻、职场就业、社会事件等,选材最大可能的贴近群众生活,捕捉现实题材,而后进行艺术性创作,这样的作品受众面最广。当代群众舞蹈创作更应推崇这种选材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展现更接地气的百姓故事,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老百姓有了共鸣,艺术作品才能在群众中“活”起来。舞蹈是人们生活“真、善、美”的再现,群众舞蹈更是广大百姓“酸甜苦辣”情感的艺术表达,群众舞蹈作品选材时应首先注重群众精神,面向最广大的受众群体,提炼人的情感精神,同时应做到对于人物个性的挖掘。同时,地域差异也应该被考虑在选材环节里。各地的舞蹈题材有明显差异,其鲜明的文化特性、民族特性、地方特性造就了群众舞蹈选材内容的区别化对待。从地域属性上详细构思与加工,才能创作出贴近各地区人民群众的艺术作品。以北京石景山区文化馆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入围作品舞蹈《邻里守望》就是由一群平均年龄在56岁的退休“大妈”们真情演绎热情服务居民的志愿者大妈。社区志愿者们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为维护邻里和睦、社区和谐,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服务。这个京味十足且极具生活再现感的舞蹈《邻里守望》通过场景光影的巧妙转换,彰显北京元素的配乐,既有舞蹈的观赏性,又有生活的趣味性,弘扬了时代主旋律。

4.2舞蹈形象表现出一定的亲和力

一般来说,舞蹈形象是指舞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创造的艺术形象。大多数参与群众舞蹈的群众很少有专业的舞蹈训练,所以在专业人士眼中的群众舞蹈艺术形象塑造形象过于平白,但这也是群众舞蹈吸引群众的关键。在群众舞蹈艺术形象中,不像专业舞蹈艺术形象设计的高高在上,无形之中使群众舞蹈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了极大的亲和力,使普通大众的认同和接受变得容易。当公众看到这些熟悉的的艺术形象时,不仅是身体和心灵感受到舞蹈的美,更促使其走到舞蹈中,以此表达内心的快乐和欢快。

4.3编创人员应当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创作素材,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做到推陈出新

群舞蹈创作人员应当意识到的是,尽管基层群众舞蹈编排要求远远低于专业舞蹈舞蹈活动,但也并不意味着创造人员可以墨守成规,如果是这样的话,会导致群众舞蹈活动由于缺乏主题,并逐渐失去公众对它的热情。因此,群众舞蹈创作人员要认真观察生活,了解新的舞蹈创作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群众舞蹈的创新。同时,群众舞蹈编排的创作人员还应当善于对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参考,达到互补,从而促进该地区群众舞蹈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最后让群众舞蹈活动继续吸引公众。

4.4创作要过程中注重舞蹈的艺术性

虽然群众舞蹈被认为是一种娱乐形式,但舞蹈本身是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艺术性是不可或缺的。为了让绝大多数的群众参与,大部分的人跳舞很随意,没有规则限制,也没有标准规范,导致群众舞蹈不具备观赏性,甚至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舞蹈,失去了舞蹈的艺术性。在群众性舞蹈创作中,有必要以专业的舞蹈标准来表现大众舞蹈的艺术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舞蹈的难度,以促进大众的接受。这样,群众就容易接受和提高群众舞蹈的艺术内容,使群众舞蹈具有观赏性。

4.5群众舞蹈创新应结合时代精神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艺术作品创作更应深刻体现时代精神。在热情激昂的时代发展下,广大人民群众也不再是以前的陈旧古板的精神风貌,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文题材更能符合现当代群众的审美要求。作品创新,就是要在舞蹈作品选材、立意、动作、调度等环节充分体现出时代精神,展现新时代的“真、善、美”。

5结束语

基层群众舞蹈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其审美水平。加强群众舞蹈的创作对于群众舞蹈的长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华.浅析如何提高群文舞蹈创作的审美高度[J].大众文艺,2014(19)

[2]于平.群众舞蹈的文化功能和艺术编创[J].民族艺术研究,2015(06)

[3]吴永辉.新时期下的群众舞蹈创作思考探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07)

[4]张跃.新时期下群众舞蹈创作思路研究[J].艺术科技,2015(06)

[5]杜云生.群众舞蹈创作应注意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J].大舞台,2011(01)

论文作者:赵璞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新时期下的群众舞蹈创作思考探讨论文_赵璞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