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正面临旧城市改造和新城市建设的任务,城市空间的立体化拓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事业正方兴未艾。可以预计,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理性的人类把目光转移到尚无过多开发的地下空间。在大城市中心区,高昂的地价与诱人的经济利润使许多大型商业设施及一些高层公共建筑的地下层被利用作为商业的用途,形成了许多地下商场,增加了营业面积。本文对城市地下商业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地下商业;建筑设计
引言
作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地下城市空间的充分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提高城市容量以及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在地下商业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从建筑环境为出发点,对地下空间环境的进行统一规划、整体设计,从而满足现代城市地下建筑的发展需求。
1城市地下空间商业建筑设计的意义
1.1提供城市冬季户外活动场所
商业步行街是一个城市最吸引人群的区域之一,冬季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居民户外活动。地下商业街以其冬暖夏凉的特点,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全天候”的步行、休憩、购物、社交、聚会的场所,解决了寒地城市人们冬季户外活动不方便的问题,同时有效地扩大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建筑设计领域的拓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可以使寒地城市的人们同样不受季节约束,有机会参与各式各样的活动,焕发城市活力,增加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1.2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发已完成的地下工程,精心规划、科学设计既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地下空间,节省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城市的立体化发展,向空间要效益,又可以节省建设投资,并利用地热,减少北方冬季取暖等方面的投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完善设计,提升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各方面的社会需求。
1.3缓解城市商业区交通压力
长期以来,城市商业区人流密集,人车混行、交通不畅是个老大难问题。开发利用地下网络改进人群的行进方式和路线,可以一定程度地分担地面街道的交通压力。地下商业步行街通过网络化的交通布局,使商业街区有机的联系起来,借助不同空间层面上的交通组织,有效地实现人车分流和交通分流,可以有效地保证商业区内部购物环境不受机动车干扰,创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
1.4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地下商业建筑的开发利用,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创造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人文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利用,创造了高密度的综合性空间,利于人际交往,地下人行网络的形成,把人从恶劣的天气中解放出来,增加了地面的开敞空间。
2我国地下商业建筑的研究现状
我国的地下工程始建于人防工程,地下商业建筑从20世纪80年代始于对人防空间的利用,但人防工程因其自身的特点,内部空间小,环境和安全设施都很差,根本就无法满足现代商业发展的需求,所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认识度的提高,地下商业建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和开发。在许多大城市,都结合城市的环境和地下交通的发展情况,兴建了地下商业建筑,并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地下商业建筑在空间和功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上满足了现代商业发展的需求。地下空间的开发充满整最低点用地面积,还有部分夹层和地下过街道延伸到了地铁周边的街道之下,地下空间的开发是非常充分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城市地下商业建筑设计要点
3.1地下商业建筑的立体化设计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利用,根据不同条件,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面展开,大规模开发;另一种是从点、线、面的再开发做起,逐步完成整体开发。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后一种方式是较为现实可行的,即在有条件的重点城市的重点地带建设一体化地下空间,作为城市上、下间协调发展的关键协调点,以改善城市交通为主要目的,结合城市更新改造,通过“线”的联结,形成城市立体空间体系。地下商业建筑在功能上交通性和商业性是高度统一的,只有对地下商业建筑的功能进行全面的拓展,同城市交通有机的结合,发挥更多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
3.2地下商业建筑安全疏散和空间连续性设计
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的总体布局与空间组织对于一个地下建筑而言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它不仅要与外部形象及入口的设计协调一致。同时,又是建筑内部设计的前提,与通常的地面建筑相比,地下建筑的空间通常是封闭内向的。因而地下建筑在布局与空间形态上存在的问题和设计方法均与地面建筑有着根本的不同。在城市地下空间主要出入口的门厅通道的交叉点以及道路的尽端处,利用节点空间组织一些供人流集散和休息的功能,可使空间的组织富于变化,减轻由通道过长而引起的单调感等问题,并能改善地下空间环境。因此,在地下建筑中小的门厅、道路交叉口、休息空间等均可考虑作为过渡空间。
3.3地下商业建筑商业业态分布设计
根据消费者的购物目的与购物需求对商业业态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并且要保证各个商业区部分设计上的连贯性,如超市购物区业态的连续,餐饮业态的连续等,使得人流量可以较为集中。需要通过商品展示来吸引顾客的商品如服装店、季节性商品店等要设置在较低楼层,以实现盈利的最大化。而家具店等店铺可以适当设置在较高楼层,商业业态和相关设施的配置要完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设计时要融入一定的时尚元素,店铺的门面设计与室内装修设计要有足够特点,符合店铺经营主体,从而吸引消费人群。店铺中商品位置的摆放要有相应层次,整洁有序,使得消费者可以轻松找到所需要的商品。
3.4地下商业建筑交通设计
为了提高人们在地下商业建筑中的舒适度,使得购物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可以多设置手扶电梯与垂直电梯,也可以起到引导客流的作用,增加了高层店铺的人流量。在平面交通中,尽量围绕中庭多设置主干道与次级道路,使得顾客的视野较为开阔,尽可能多得注意到周围商店。避免总是让顾客走重复的路,以免重复的店铺降低了顾客的消费额情绪,而且许多次级店面的人流量就过少。可以将收银台,休息座椅等设置在次级店面周围,店铺也可以在两侧都设置出入口,以增加人流量。
3.5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
地下商业建筑内必须禁止吸烟,粘贴禁烟标志。装修过程中不使用木质材料或者易燃材料,除去相关餐饮店外,禁止使用明火。地下商业建筑中的疏散楼梯与疏散通道要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人员疏散距离要尽可能的短,设置标志清晰的指示牌,并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节省人员疏散时间,使得人员疏散效率加快,减少人员伤亡。疏散通道要保持通畅,不能设置障碍物,避免设置台阶,排烟口与排烟方式的设置要合理,按要求进行排烟设计,确保排烟措施的有效。做好消防措施,完善火灾感知系统对火灾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报警,要设置足够数量灭火器在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并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还要经常进行防火演习,提高商家与消费者的防火意识。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兴建,地下商业建筑已成为城市商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的商业环境对于城市社会和市民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买卖、经营、购物之所,而且作为城市文化的窗口,成为城市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是整个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传承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商业环境是物流汇集,融资流通之地是体现竞争的环境,所以大型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要与城市的环境融为一体,地下商业建筑的合理开发,在整体上优化了城市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耿永常.城市地下空间建筑[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2]陈敬军.周晓军.浅谈地下商业街的环境设计[M].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
[3]李振芳.谈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J].地下空间,2014(12).
论文作者:苏晓辰,吴海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地下论文; 城市论文; 商业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