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的加快,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正在不断的增加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主要对变电所混凝土计量因素分析以及在施工过程的控制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因为混凝土已经成为了目前建筑行业所必须的一个施工材料,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它将严重的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变电所;混凝土质量;因素分析;施工过程控制
1.前言
随着我们国家建筑行业正在不断的发展,对于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影响企业质量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变电所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在施工过程当中控制的要点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与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目前在变电所混凝土质量因素分析及其施工控制过程当中的一个情况。
2.变电所混凝土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混凝土施工作为土建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其完成质量受到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影响。如果能从这几个方面对混凝土施工能够进行严格控制,便能很好地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1、在人员使用控制方面,施工人员不但应该具备身体条件和业务水准,并且应该在思想政治方面严格把关,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为达到提高确保施工质量的目的,我们应该加强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劳动纪律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工作人员的施工条件,并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
2、材料控制方面需要设计、施工、监理及建设单位、材料供应部门共同控制。其中施工单位是建筑材料的使用者,因此,从材料员、质检员甚至具体操作的施工班组工长以及项目经理都要重视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
各方面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关于建筑材料质量管理的各种法规规章,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特性、质量标准和质量指标以及质量检测方法和抽样要求。工程现场使用材料繁多,质量要求各不相同,总体上讲,建筑材料可以分为直接使用的进场材料和现场二次加工后使用的材料,对于混凝土来讲,目前大部分混凝土属于直接进场使用,因此混凝土进场时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进场后应该妥善保管,避免质量发生变化。在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验收时,需要对材料外观、尺寸以及状态和数量进行检查,例如混凝土进场必须进行混凝土温度检测,塌落度检测,不合格不得浇筑,当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搅拌。此外,还应检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混凝土进场时必须有生产商出具的质量证明文件,如果未标明材料的性能指标、生产日期及采用标准等主要参数,视为不符合要求。另外还需对其进行取样和送检,由监理工程师或者建设单位的代表现场取证,确认取样符合有关规定后,予以签认,同时将试样封存,直到送达试验单位。
3、混凝土在施工过程当中,施工方法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其中包括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能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安全控制四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为此,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和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技术方案可、经济合理、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方法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方案的制定、工艺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施工顺序的开展和操作要求等,都必须确保工程质量。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原材料控制
在原材料供应过程中往往由于地方资源、厂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利益的影响导致出现初始产品质量满足要求,但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和设备的磨损使得材料质量出现不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避免该种现象发生,在混凝土搅拌站上料、搅拌工艺设计等均设为单阶式生产体系,其各个材料储存仓均为封闭式,且各类材料均按照等级、品种、规格分别对号入仓,且搅拌站为各个供货厂家提供专用料仓以取消材料人仓时需方验收环节。在使用过程中某仓内材料一旦出现问题则供方应负全部责任同时也将失去诚信和市场,以此可强制供方来保证材料质量。
3.2配合比设计
使用中承担压力荷载的混凝土的技术性能要求是其配合比设计的主要依据,配合比一般以体积法计算,试配过程中使用的骨料以饱和面干为基准,其既可保证骨料内部水不参与浆体微结构的形成也不会因骨料吸水而影响施工性能,拌合物内水分结合水和游离水两种,结合水的多少决定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游离水的多少则影响其和易性,且混凝土用水量既反映水灰比的大小也反映浆骨比的大小,因此有效控制混凝土用水量对保证混凝土性能具有实际意义。
3.3搅拌计量
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应该是全方位的,材料人仓时自动控制进料是首要前提,其次是材料在由存储仓进入计量斗时使用含水率自动检测传感器是对搅拌系统执行质量控制,当骨料通过平面传感器后可及时准确的将骨料表面含水状况通过计算机来输入当盘混凝土配合比内用以及时调整用水量,从而实现配合比可稳定执行,同时试验人员还可每班对存储仓内下料口部位的骨料进行在线快速抽检以校核含水传感器的准确性,之后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采用电流来控制搅拌质量,目前国内一般采用观察电流表的方法,但由于所采用的电流表规格一致且其精确度不够同时电压变化比较大因而其只能作为参考,针对该问题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流动度要求、搅拌数量以及设备磨损状况等预先设计好电流变化曲线,以保证每盘搅拌的电流变化始终处于规定的范围内,在拌合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则应立即检测该盘混凝土内拌合物质量以保证其满足要求。
3.4混凝土的和易性
搅拌质量是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关键因素。搅拌工艺一般应采用二次投料搅拌工艺,即净浆裹砂法,常规造壳法是在搅拌时先加入部分水以将骨料湿润,之后投入全部胶凝材料和外加剂,待搅拌一段时间后投加剩余的水和细骨料,该种搅拌工艺可提高混凝土强度20%以上,但对于流动性大的混凝土采用该方法则无法在骨料界面形成水灰比梯度,因而不适用,而净浆裹砂法则可利用较低水胶比水泥浆体来将砂砾包裹实现砂的表面形成润滑体以改善拌合物的流动性能,采用该方法应对所有操作过程加以规范和有效控制,在检测其流动性时拌合物坍落后的形状可以稳定的保证呈均匀的、无尖锐边缘的圆饼,若其边缘为发散状态则必然会导致浆液流出,同时由于中央部位由堆起的石子将会导致拌合物离析和沁水,其体积将会不均匀,若其坍落度足够大,而其流动的扩展度较小则最终拌合物的粘滞性较大而导致泵送阻力的增大。
4.结束语
根据此篇文章当中对于变电所混凝土质量因素分析及施工控制的了解程度可以看出目前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混凝土的质量始终是对建筑工程有一个巨大影响的一个因素,因此对于混凝土的质量任何问题都不应该放松。要想能够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话,就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管理,这样的话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促进我国经济日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仁岐.建筑施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厚先.建筑施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邓多亮.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广西:广西杂志出版社,2003.
[4]张明爽.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张爱勤,朱霞.土木工程材料[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6]邴文山.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郭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骨料论文; 变电所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因素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