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论文_唐文君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论文_唐文君

(绵竹市精神病院 四川绵竹 618200)

【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口服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使用HAMD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FSS评价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HAMD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更好(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明显更好(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米氮平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米氮平;脑卒中后抑郁;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044-02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mirtazapine on Post-stroke Depression

Tang Wenjun. Mianzhu Psychiatric Hospital, Mianzhu 618200, Sichuan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miazapine on post-stroke depression.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were selected from November 2017 to November 2018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stroke and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etozapine orally. On this bas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HAM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scale (TFS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In terms of HAMD scor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AMD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 0. 05) the HAMD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 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S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 0. 05). The TE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 05). Conclusion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 patient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based on metozapine is effective, safe and reliable,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Mirtazapine; Post-stroke depression; Efficacy

当前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脑卒中伴心理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脑卒中后抑郁属于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脑卒中后抑郁的出现不仅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造成影响,延长患者康复时间,同时还对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好病死率[1]。当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机制,受到多个方面因素影响。米氮平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应用在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治疗中,同时还能够降低急性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进行研究,观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48~82岁,平均(63.7±2.5)岁,所有患者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相关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病情确诊,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不低于18分,排除其他脑器质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等因素干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26例、19例,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63.2±2.8)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0~82岁,平均(64.1±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给予抗血小板凝聚、神经保护等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给予尼莫地平、甘露醇等药物治疗,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康复锻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基础上,患者口服米氮平治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10,生产单位: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15mg/次,1次/d,睡前服药,4d后逐渐增加药量至30~45mg,持续12周。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首先引导患者学习辨认情绪和情境,对情绪强烈程度打分,总分100分,之后通过启发性提问方式明确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常见自动性思维,比如缺乏治疗信心、自尊降低以及担心被抛弃等,找到患者思维中最为强烈的情绪负荷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寻找相应方法扭曲自动性思维,最后对患者的情绪重新进行评估并打分,对比治疗前后分值。1次/周,1次/h,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交流实践经验。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使用HAMD评价,不良反应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FSS评价,评价工作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以及治疗第12周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2周HAMD评分分别(25.4±16.5)、(19.6±6.3)、(15.3±6.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2周HAMD评分分别(25.5±16.8)、(16.5±6.4)、(11.6±5.3),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更好(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2周TESS评分分别(4.3±2.5)、(5.7±2.5)、(5.3±3.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2周TESS评分分别(4.3±2.4)、(5.3±2.4)、(5.0±2.6),两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明显更好(P<0.05)。

3.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指得是脑卒中患者并发的抑郁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不低于18分,持续超过2周,当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脑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的出现主要是患者病灶破坏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能神经元及其路径,降低这两种神经递质合成量,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等表现[2]。脑卒中后抑郁还与患者脑卒中后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等有关,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心理反应。多因素分析后发现,脑卒中后抑郁的出现受到社会、心理和生理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3]。

米氮平属于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作用在人体可阻断肾上腺素α2-自受体以及α2-异受体,增大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浓度,随着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5-羟色胺能神经兴奋性有明显增加。相关研究表明,米氮平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应用在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治疗中,同时还能够降低急性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4]。

米氮平应用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中有着非常好疗效,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米氮平在治疗过程中会存在有一定的药物副反应,本次所有患者均耐受。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米氮平的不良反应逐渐消失。因此,米氮平在实际应用中具备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特点。

认知行为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等方式使患者存在的不良认知得到纠正,实现对不良行为和不良情绪的有效缓解和消除。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通过认知重建和问题解决等方式给予心理方面的治疗和辅导,在这一过程中,认知重建十分关键,直接关系到人认知结构的建立。不合理的认知容易引发不良行为和情绪反应,给予正确的疏导,能够使患者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得到改变,取得相应治疗效果。在治疗中,通过对患者不良思维方式的挖掘和发现,给予针对性的批判和分析,通过合理、现实思维方式取代,在缓解患者痛苦的同时帮助患者更好适应环境。

有研究表明,抑郁情况的出现与不恰当认知方式密切相关,患者脑卒中后,随着各类负性自动性思维的出现,抑郁发生率有明显增加,进而加重患者功能失调情况,形成恶性循环[5]。将认知疗法应用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实现对抑郁症患者不恰当认知的有效纠正和消除,使患者抑郁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本次研究表明,在HAMD评分方面,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2周HAMD评分分别(25.4±16.5)、(19.6±6.3)、(15.3±6.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2周HAMD评分分别(25.5±16.8)、(16.5±6.4)、(11.6±5.3),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更好(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2周TESS评分分别(4.3±2.5)、(5.7±2.5)、(5.3±3.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2周TESS评分分别(4.3±2.4)、(5.3±2.4)、(5.0±2.6),两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明显更好(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米氮平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智康,袁松,李明芬,等.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5):1707-1710.

[2]韦奇,覃少东,黄东明.脑心通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8,(10):1179-1181.

[3]刘喜艳,甄微,张钦聪,等.脑卒中后抑郁治疗与预防[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4):1010-1014.

[4]段好阳,陆萍,陈晓伟,等.综合康复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16):3964-3965.

[5]解恒革.重视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和抑郁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0):1009-1011.

论文作者:唐文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论文_唐文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