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_大学论文

“80后”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_大学论文

“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0)05-0076-03

“80后”、“90后”大学生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成就最大,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也最为多元的时期中成长起来的。特殊的成长环境,塑造了当代大学生独特的思想特点。高等教育管理者应该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教育,使“80后”、“90后”大学生成长为肩负社会责任的一代。

一、“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80后”、“90后”的概念来自于文学界,早先用来指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作家。后来,这个概念被其他领域广泛借用,特指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对于“80后”、“90后”群体,曾有人用“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来描述他们,用“新人类”、“新新人类”、“另类”来界定他们,用“小资”、“愤青”、“啃老族”来形容他们。然而从抗击雨雪灾害,到反对“藏独”分裂,从护卫奥运圣火传递,到参与抗震救灾,他们正在以实际行动改变人们的看法,呈现出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鲜明个性特征,是“缺点突出,优点也突出”的一代。

(一)主体意识很强,但集体意识缺乏

“80后”、“90后”最显著的思想特征就是关注自我,有个性、有主见,自主意识强,理性、务实。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在计划体制下,人们在对待事业和自我时最重要的想法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国家,要服从集体,一切听从组织分配,无需对自己考虑过多,听国家的就行了。正是在这种体制下,我们的父辈发奋图强,取得了巨大而丰硕的成绩,也为后来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这使得“80后”纷纷在体制外谋求发展,“国家‘不再包办’我们了一切,要听从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办事,那只有靠我们自己了。”“80后、90后”的大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善于表达自己,向他人展现自己。

同时,我们需要看到,在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80后”、“90后”大学生对集体和国家的关注呈下降的趋势,他们对个体特别强调。喜欢表现自己,在团队合作上则较少表现出谦和礼让、以集体为重的素质,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不强。

(二)民主意识很强,但享乐主义盛行

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80后”、“90后”大学生,由于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爱憎分明、时代感强。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影响下,我国人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80后”、“90后”大学生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他们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维权意识比其他年代的大学生更强,希望自己得到更多的民主和公平,渴望在生活、学习、工作各个领域中充分体现自己的民主和权利。但由于受西方拜金主义价值观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些大学生片面的把市场经济理解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将追求财富、地位和个人美好生活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评判标准,认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是大把的花钱和“享乐”,认为“挣钱才是硬道理”,毕业生找工作大都把收入、地区因素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三)创新意识很强,但抗挫折能力较弱

伴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正规的教育和发达、开放的媒体,使“80后”、“90后”比其父辈更见多识广。他们思想新颖、思路开阔、学习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也使大学生产生了思想困惑和心理的不平衡,比如在当前就业压力大形势下,少数“80后”、“90后”大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另外,在“80后”、“90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使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和顺利,抗挫折能力明显下降。一旦在他们学习生活上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不少学生在入学之后仍在心理、生活上对家长依然有较强的依赖性。

二、“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现状成因

“80后”、“90后”大学生富有朝气、活力,敢说、敢想、敢干,知识面宽,见识较广,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关注国内外大事,体现了时代特征。但当代大学生在备受宠爱、一帆风顺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等不足。分析其思想现状和成长规律,应放在时代发展的坐标系下观察评判。

(一)在主张多元化、追求多样化、网络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环境下,新一代青年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当今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对“80后”、“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重大影响。他们在社会转型中长大,在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己奋斗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生活,在市场大潮中承受谋生、就业的风险压力。于是他们主体意识强烈,特别注重自我感受。

(二)“80后”、“90后”是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成长的一代

他们是改革开放压力的承受者,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亲历者,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快车道的时期,百姓生活也从贫困到小康再到富裕,再加上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使大部分的孩子一出生就成为整个家庭的中心,处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即“4+2”的包围圈中,备受宠爱。于是,“80后”、“90后”逐渐习惯于更多的关心自我,注重自我的实现;习惯于从家庭和社会中索取,追求时尚,享受生活。

(三)在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中,互联网改变了“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有人把“80后”、“90后”称为“虚拟的一代”。网络的不确定性和网络交往的不稳定性容易使部分学生沉迷网络,逃避责任。但另一方面,网络的透明、快捷,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使他们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大为提高。

三、新一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树立“全员育人、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是全员育人的主要阵地,高校党政干部、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皆是育人主体。要做到真正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和渗透于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在全面发展的视野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在学习上尊重学生的思想与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关注点;生活上关心学生,服务学生,重视学生的内心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情感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诚挚的感情感染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完善学生,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80后”、“90后”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观,丰富的思想体系。

(二)注重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

“80后”、“90后”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又恰逢自身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时期,他们面临着认同的危机、环境的适应、经济的负担、学业的竞争、能力的挑战、角色的转化、人际的困惑、恋爱的波折、职业的选择等全方位的适应问题。增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在培育“80后”、“90后”大学生健康心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高校现实情况来看,大范围的对学生进行的心理教育主要是团体心理咨询,即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大学生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的过程。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围绕不同主题对大学生予以专项训练,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团体意识,学会倾听与诉说,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经验,可促使“80后”、“90后”大学生尽快走向成熟。

(三)及时开展挫折教育

在对“80后”、“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重视并及时开展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以达到使他们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激发学生的潜能,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当学生在生活、学习或择业受到挫折后,教育者应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去应对一些挑战,以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避免行为的盲目性。实践证明,开展挫折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缩短社会适应期,有利于大学生尽快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尽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智商最高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练就高情商的人。

(四)加强生命伦理教育

大学生自杀、他杀事件的发生,部分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轻视和淡然,让教育者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是现实的一种迫切需要。进行生命伦理教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生命伦理教育在于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教育过程中,要教育“80后”、“90后”学生珍惜生命,懂得生命是人的最基本的价值,树立关爱自然、关爱他人、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生态道德良知。让学生们深切认识到,“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源,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端。人生的意义,在世俗层次上即幸福,在社会层次上即道德,在超越层次上即信仰,这都取决于对生命的态度。”

(五)深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由于“80后”、“90后”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虽有敏锐的心智,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和深厚的人文素养。高层次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主要依靠文化的积淀。每个人通过教育不仅仅获得知识的增加和智力的发展,还包括人文精神的拓展。人从一个“自然实体”经过“社会化”,最终变成一个社会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人文素质教育重点是精神育人,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宽容、学会执着、学会自律。现代社会需要教育工作者勇于面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80后”、“90后”大学生群体,认真分析其思想现状,用积极的态度去教育和培养,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他们顺利走上健康、正确的发展道路。准确把握当代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信“80后”、“90后”大学生将缔造更多有意义的历史,真正成为能够肩负社会责任的一代青年栋梁。

标签:;  ;  ;  ;  ;  ;  

“80后”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