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论文_何白花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接收的临产妇128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临产妇随机分配为两组,即参照组与实验组各64例。其中,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则是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产房助产士,对比两组临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分娩情况与新生儿情况等。结果:实验组临产妇产后的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新生儿窒息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在产程中的严密观察和积极干预,对于产后出血情况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且产妇自然分娩率高,能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产后出血;预防;护理

产后出血属于一类发病率比较高的并发症,其主要是指产妇分娩之后的24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出500.0mL,此时应及时进行干预,否则会使得产妇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可见做好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十分关键。在此次研究中,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接收的临产妇128例,对其应用产房助产士的产后出血预防情况与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回顾性结果展示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接收的临产妇128例,根据其所应用护理模式的差异来进行随机分组,即参照组与实验组各64例。参照组64例中,临产妇年龄区间为26-31岁,平均年龄为(27.3±2.4)岁,平均孕周为(38.5±0.5)周,其中,初产妇有42例,而经产妇则为22例;实验组64例中,临产妇年龄区间为25-32岁,平均年龄为(27.5±2.6)岁,平均孕周为(38.7±0.6)周,其中,初产妇有40例,而经产妇则为24例。通过对两组新产妇年龄、孕周与产妇类型的分析,数据相对均衡,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含临产妇病情监测、子宫按摩、健康宣教与应用缩宫素等。而实验组则是在参照组护理条件下应用产房助产士,其具体措施表现如下:

1)第一产程护理。首先,助产士应密切观测临产妇的宫缩情况、胎心音、子宫形状与压痛情况,便于助产士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好子宫先兆破裂的前期症状[1];其次,强化护患间的沟通与交流,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为产妇、家属及时讲解关于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还要讲述关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如按摩子宫、排空膀胱、精神放松、早开奶、开吸吮等;而后还要为产妇讲解宫缩其实是分娩的原动力,鼓励产妇坦然接受宫缩引起的阵痛,使其精神放松,并选用适当的方法来减轻疼痛,比如听音乐法、按摩法、呼吸法以及药物镇痛;最后,助产士应全面观察产妇整个产生的基本情况,一旦发生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进行处理。

2)第二产程护理。其一,助产士需为产妇选取一个舒适的体位,做好保暖护理,密切观察与记录产妇的宫缩节律、胎心音、腹部形状与子宫压痛等情况[2];其二,助产士指导产妇配合宫缩正确使用腹压,可以使胎儿更顺利的娩出,避免产程延长,其三,在宫缩间歇期,助产士需指导着产妇进行适量的进食;其四,分娩胎儿时,助产士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产妇会阴出现裂伤;其四,娩出胎儿之后,需向产妇介绍胎儿实况,以求让产妇放松心情。

3)第三产程护理。胎儿娩出后,助产士协助娩出胎盘,并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如果胎盘未娩出,阴道有≥200ml的活动性出血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行人工剥离术[3]。此外,助产士还应密切关注产妇阴道组织与会阴情况,观察其是否存在着裂伤现象,以便做好修补与缝合处理。

4)产后护理。产后2h内,产妇应留产房进行观察,而助产士需全程的陪伴,要对产妇宫底高度、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量等进行密切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紧急处理。鼓励产妇进食营养易消化食物,帮助恢复体力。与此同时,应结合产妇实况来让母婴接触,耐心帮助母婴做好早开奶、早吸吮,让子宫能更好的收缩,其目标在于防止产后出血[4]。

1.3 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率与自然分娩率,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与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对比

通过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分析与对比,我们了解到实验组产妇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与凝血功能障碍等[5]。经产妇与产检次数少于3次的产妇,其产后出血率会明显的增加。产妇产前精神会过度紧张,会使得整个产程延长甚至滞产,产妇体质虚弱、过度疲劳、妊娠并发症、未重视产检、心理负担重、羊水过多、巨型胎或产次太多等,都可发生宫缩乏力现象。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如产妇人工流产次数多、宫颈糜烂、体重指数超标等。对此,应明确了解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与相关的高危因素,以提出合理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可见,产房助产士成为正确之选。助产士应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作用,提高其专业水准,能熟练掌握产房助产、产后出血预防与护理的技巧,且要与产妇进行沟通,并鼓励产妇,能让产妇具备足够的信心去分娩,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方式。助产士应对产妇整个分娩过程进行密切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治与精心护理,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6]。

在此次研究中,选取我院128例临产妇,对其使用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预防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使用助产士的实验组产产妇的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参照组,且产妇自然分娩率(98.44%)要明显高出参照组(82.81%);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1.56%)要明显低于参照组(17.19%),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产房助产士对于产后出血情况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且产妇自然分娩率高,能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其所产生的临床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张雪平.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7):182-183.

[2]杨杰.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总结[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1):2856-2857.

[3]杜学燕,崔娜.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6):126+134.

[4]廖琴翅.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2):141-142.

[5]曹彬.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0):91-93.

[6]萨日娜,娜日苏,诸美佳.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3):161+163.

论文作者:何白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论文_何白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