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论文_曾平,任艳霞,郑友华,龚伟,龚文

浅析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论文_曾平,任艳霞,郑友华,龚伟,龚文

(1国网抚州供电公司 江西抚州 344000)

(2国网吉安供电公司 江西吉安 343100)

(3国网宁都县供电公司 江西宁都 342800)

(4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5江西省送变电建设公司 江西南昌 330200)

摘要:供电企业加强线损管理不仅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而且对推进节能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线损管理作为供电企业配电网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加强对其科学管理,确保配电网能够经济、高效的运行。本文概述了线损管理,简要分析了台区线损原因,对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线损管理;台区线损;原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

线损率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降低线损越发日显重要。线损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国家节能政策的贯彻落实,并且线损管理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依旧是提升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以下就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进行探讨。

1线损管理的概述

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客户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而这些输电、变电和配电等环节中不可避免的会有电能损耗及电能损失的情况发生,即线损。电网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好坏可以通过线损率来进行反映,所以线损率作为供电企业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需要在供电企业管理工作中,规范线损管理,从而有效的确保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而且通过降低电能损耗也有利于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针对区域电力用户的特点、线路、负荷及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线损管理措施,确保达到良好的线损管理效果。

2台区线损原因分析

2.1抄表环节的原因。抄表对台区线损影响很大,确保总分表抄表同步,不估抄、不错抄、不漏抄是数据统计的基础,所以必须时刻监督抄表员的抄表工作完成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一台区的总表和分表抄录时间拉得太长会影响线损结果;错误抄录电表行度会导致原本正常的台区线损出现异常;抄表员不能及时发现计量装置损坏、不走字或故障等问题的均会引起台区线损异常。

2.2台区变户对应关系不正确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台区变户关系现场与系统不符。两个台区之间的用户交叉混乱,有时是几个台区的用户绞在一起,特别是城中村地带,乱拉乱接现象严重,清理起来十分困难,有些地方是地埋电缆,更是无从下手。另外,公变新增和低压调荷会导致台区变户关系的改变,由于目前这类业务没有系统流程对其进行固化,而且涉及营配协同作业,常常会出现营销系统没有及时更新维护其变化关系,数据统计时便出现线损异常。

2.3系统CT倍率与现场不符原因。无论总表还是分表倍率错误都同样造成线损异常。系统倍率与现场不符,主要有几种情况:以总表为例(1)系统倍率小于实际倍率,造成线损偏低。(2)系统倍率大于实际倍率,造成线损偏高。(3)铭牌倍率与现场倍率不符,此种情况最不易发现,只用通过校验CT才能得出结果。(4)三个电流互感器的倍率不一致,比如A、B相500/5,C相为400/5,因按500/5计算,必将造成正线损。

2.4计量装置误差及故障原因。计量装置的误差很难直接发现,有时需要通过测量、计算才能判断,所以因少计、 漏计而造成的损耗也是较难发现。计量装置本身故障原因,停走、慢走、卡盘会使抄见电量减少,因此在核查台区的线损异常原因的时候一定要有计量检查人员的配合,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校验方法,从而发现计量装置存在的问题。

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

3.1规范采集管理。将台区总表置于用电采集系统中,规范总表管理,实时采集各路遥测、遥信、电度、数字量等数据;严格抄表例日管理,规范抄表行为;加大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

3.2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时性,辅助线损管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最大功能,就是可以实时采取到虚拟总表和分表的电量,并通过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线损管理模块的数据共享,可以及时准确的计算出实时线损,保证了线损计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便捷线损管理统计计算的同时,有效利用系统的规范流程,来规范约束工作,通过严格的流程控制与传递,保证工作质量与效率。以此,彻底解放了人工繁杂的台区线损统计分析工作,在减轻日常统计工作量的同时,给台区线损的正确统计、科学分析、针对性的采取整治措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3提高线损准确率。加强户台对应的台区线损管理,确保台区低压客户与配变信息对应。保证每一块表,每一条线路均做到来路清楚、挂接准确。

3.4科学分析日线损数据。(1)解决采集系统运行原因形成的高损台区。由于线损管理模块的运算数据来源于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因而采集系统的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线损计算的准确度。对调取的高损台区,先是在采集系统中查看其运行状态,查看集中器是否运行正常及抄表成功率是否过低,如因这两者原因在日线损管理模块中形成高损台区,则到现场对集中器及未抄见表计进行及时处理,使其恢复正常,消除因采集系统运行原因造成的台区线损异常。(2)对台区售电量进行合理还原,计算其真实损失。对于台区负荷调整、台区下有无表临时用电、存在协定电量的或由于业扩及变更等手续运行造成累计售电量统计出现偏差而形成的高损台区,要合理地将此部分电量进行还原,计算出台区真实的损失值,从而来判别该台区是否为实际高损台区。(3)实行定期通报,加强线损统计。通过建立完善的线损定期统计分析制度,规范统计内容,及时组织开展线损指标分析工作,找差距,定措施,修正和完善管理环节,定期通报高损台区数量,加强线损统计分析,对高损台区逐台进行剖析,并制订详实的降损措施及计划。

3.5确保高损台区的针对性治理。将高损台区下的用户明细按不同用电性质进行分类,对不同用电性质用户的日用电量合理估算,重点针对日用电量可疑的用户进行检查,缩小检查范围,尤其是要仔细查处越表接暗线等平时很难检查的窃电行为,并通过用电采集系统对可疑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召测,检查用户有无断零线、私自开盖能违法窃电情况。同时,加强线损理论分析,并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进行降损。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台区负荷数据,计算变压器月度平均负荷率,对变压器运行不经济的进行及时调整;根据变压器三相电流计算平衡率,一方面对三相不平衡负荷进行相应转移调整,另一方面在办理低压新装增容业务时做到合理规划;对于台区供电半径超长的,采取并台调整的办法,尽量使变压器位于负荷中心,解决末端负荷电压低、线损大的问题。

3.6实行跟踪降损制度。加强线损异常台区的重点巡视,一是通过查看经处理后的台区线损值是否恢复到合理范围内,来判断查找及处理的问题是否准确。二是通过对其线损值的监视,达到防止线损出现反复的目的,特别是对由于窃电产生的高损台区,能够将容易出现的窃电情况随时掌控,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最大限度杜绝电量流失。

4结束语

线损率不仅是供电企业的重要经营指标,也是衡量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标志。供电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安全输送与合理地分配电能,并力求尽量减少电能损失,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线损管理对保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和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Q/GDW373-2009[S].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2]林春华.浅谈供电局的线损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10)

论文作者:曾平,任艳霞,郑友华,龚伟,龚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1

标签:;  ;  ;  ;  ;  ;  ;  ;  

浅析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论文_曾平,任艳霞,郑友华,龚伟,龚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