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628400
在多年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我领悟到了舞蹈艺术教育和中职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一、舞蹈艺术教育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素质教育的推进依靠艺术教育。舞蹈艺术推进和融合了素质教育所欠缺的艺术类的教育模式,而素质教育通过舞蹈艺术也提高了它的全面性,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效果。因此,它们是相辅相成又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2.舞蹈艺术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从舞蹈教育的视角来看,“舞蹈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教育覆盖面很宽,提高了民族文化水平和教育者的审美及艺术创造力,对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是审美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在学生的社会、文化、情感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3.舞蹈教育对德育和智育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艺术的学习,能鼓舞人们乐观的态度,对道德情操的培养具有感染力。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是道德教育在艺术教育熏陶下逐步提升的。而教育成为一种提高道德的特殊模式,通过教师课堂的讲解,配合肢体语言的表达,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是艺术的审美,激发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深厚底蕴,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民族舞蹈的精髓。舞蹈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再只是单纯培养有文化的人,在长期的教育和刺激下,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可以得到不同的开发。舞蹈通过肢体语言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现的特殊表演方式,是在审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们想象力、联想力和创造力的一种途径。
4.舞蹈艺术教育推动中职体育教育。舞蹈有着规范化和严谨化,区别于体育教育的教授技巧和方式,在提高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基础技能,推动着学生身心健康的进步与发展,培养了学生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达到了教与学、学习与实践的统一。
5.舞蹈教育推动美育教育。苏珊?朗格说:“神秘力量的国土里,舞蹈形象是创造出来的对人类本质的第一动象,舞蹈可以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第一种真正的艺术。”这话生动委婉而不失张力地赞扬了舞蹈这门艺术的价值。素质教育正是这样一个神秘的国土,舞蹈艺术正是充当了这样一种映像。中职学生对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的追求与提升,有利于美育的形成和培养。
6.舞蹈艺术对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创新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爱因斯坦曾指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着事物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不同种类的舞蹈有着不同的特殊育人功能,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舞蹈接触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不同风格和不同地域文化,结合自身理解和认识,进行二度创作。诗人艾青在观看乌兰若娃的芭蕾表演时曾写下过广为流传的诗篇,这正是舞蹈特殊的魅力和作用激发了他的想象力。现在的舞蹈教学环节中,抛除一味的追求舞蹈动作的整齐划一,更多的让我们去发现,在舞蹈中追求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创造出优异的艺术作品。
二、舞蹈艺术教育如何融入中职学生素质教育
1.舞蹈的受众群体和方式方法。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针对中职学生而言舞蹈接受能力优于其他年龄层段,在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中要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比如一学期内开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风格类型的舞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舞蹈教授过程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乐于接受舞蹈的熏陶和教育。其次,老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好的引导工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并主动参与学习和创造。
2.提高舞蹈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途径。舞蹈教育不单单存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有很多的途径:在通识选修课中开设舞蹈鉴赏选修课程,通过文化学习来了解舞蹈的理论和发展,提高鉴赏能力的方法;开设舞蹈美育实践课,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校园文化来进行舞蹈美育的教育也是重要的方法,例如建设中职审美舞台,例如优秀表演团体进校园,近距离接触舞蹈艺术,丰富校园文化,传承优秀舞蹈艺术的的同时也可以达到舞蹈美育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建立校园舞蹈审美文化展览、开设学校舞蹈团、举办舞蹈比赛、舞蹈晚会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活动,参加公益演出,中外舞蹈文化交流等,将舞蹈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中。
3.中职学生自身而言如何提高自我。舞蹈艺术方向的就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素质。要从约束自我开始,培养和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加强体育锻炼,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并熟练掌握专业课程,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正确认识自身不足,不断丰富和改善自我,提高职业素养,时刻敦促自己做思想健康、素质全面、成绩优异的全面型人才。
4.课程规划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上。根据社会需求和现当代人才需求、用人标准,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教学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在整体化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新型有用型特殊人才;合理利用互联网,实施网络化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
论文作者:邓旭斐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舞蹈论文; 艺术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中职论文; 美育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