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毛笔书法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研究论文_林志敏

小学毛笔书法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研究论文_林志敏

博罗县罗阳第五小学 广东 惠州 5161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毛笔书法作为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瑰宝,已经渐渐走入了部分小学的课堂。从目前我国毛笔书法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大部分书法教师还是以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主,忽略了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也忽视了对小学生书法审美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毛笔书法的审美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毛笔书法;审美

一、小学毛笔书法审美的基本能力

(一)审美感知力

平时我们所说的审美感知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我们进行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其中一个方面是审美感觉,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看到、听到或者以其他的形式与被审美的对象发生接触时,在我们的大脑中会对审美对象形成一种观感上的印象,这种感观印象是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客体的特征并感知到客体的美。因为审美感觉所获得的仅仅是我们对于事物的部分特征的片面的审美的认识,并不能够对事物的整体进行全面的感知。因此,这种程度的审美属于审美的初级阶段。那么,想要能够全面地对事物整体进行审美,就需要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的共同作用。审美知觉的产生必须依赖审美感觉作为基础,但审美知觉相对于审美感觉是一种更高程度的审美。它以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为基础,能够抽象地对事物的整体属性进行感知。

具体到小学毛笔书法的教学中,审美感知力就是小学生把握毛笔书法作品整体特征的审美能力。小学生的书法审美感知能力包括书法作品的美妙的外在形式以及美好的内在意境等等,能够帮助小学生在从毛笔书法作品中发现美,感知美,进而创造美。

(二)审美想象力

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将各种与审美对象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相关的记忆进行加工和再创作,就是审美想象力。审美想象力把人自身的想象能力作为基础,并且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心理能力。

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会应用到两种审美想象能力,即再现性的审美想象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再现性的审美想象能力是指当学生欣赏到书法作品的外在优美形式和内在美好意境时,脑海中会浮现出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象或者情景的记忆。而创造性想象是指学生在进行毛笔书法作品创作时,会现在脑海中形成将要创作的作品的印象。在下笔前,已经完成了将要完成的作品的构思与布局。想要创作出优秀的毛笔书法作品,审美想象力必不可少。

(三)审美理解力

审美作品通常不仅具有华丽的外表,往往还拥有深刻的内涵。所以,想要达到更深层次的审美,只依靠审美感知力以及审美的想象力是无法做到的,必须依靠审美理解力。不仅仅在感性上对审美对象的形式进行直观的欣赏,而且要对其作出理性的思考,发掘审美作品的文化内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毛笔书法碑帖是小学生们进行毛笔书法审美的主要对象,名家的书法碑帖反映出书法家本身的审美,性格特征以及文化修养,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意境和内涵。在小学生毛笔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毛笔书法作品教授学生感知和想象作品中表现形式,并学会从中理解书法家在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审美理解力是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二、培养小学毛笔书法审美能力的方法

(一)抓住书法作品的外在美

毛笔书法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对于一幅书法作品的审美,学生们往往都是从关注它的外在形式开始,对书法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视觉感官上的直观把握,获得对于审美对象的具体特征和整体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敏锐地发现作品外在形式美的能力,这是学生进行审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进行训练。学生只有先感知到美,才有可能获得审美的愉悦感,并且进行下一步的更深层次的审美活动。有效培养小学生审美感知力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感知能力,教师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要主要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逐步渗透。具体而言,就是要教授学生如何观察书法作品的疏密安排、谋篇布局,字体的起笔落笔,线条的变化等等。使学生在对毛笔书法作品的鉴赏过程中,逐渐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捕捉美以及欣赏美的眼睛。

(二)激活学生的记忆表象

书法作为一种符号化的抽象造型艺术,从象形文字发展至今,其形象取材于世间万物,将事物的姿态与形象高度概括为抽象的线条来表达情感。小学生正处于想象高度发达的时期,他们没有过多受到外界环境和文化的限制,思维活跃,往往能够产生十分奇特而丰富的想象。教师在毛笔书法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培养和利用,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或者夸张的动作演示来激发学生的记忆表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书法教师要在课堂中注意审美术语的渗透,使学生在看到龙飞凤舞,笔走龙蛇的作品时,能够立刻产生联想,体会到抽象文字所带来的丰富美感。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多让学生进行临摹训练,加深学生的记忆表象,并能够在鉴赏美和模仿美的基础上学会创作美。

(三)分析作品的艺术内涵

审美理解是更深层次的审美,是对于毛笔书法作品思想内涵方面的把握,也是对艺术作品风格、情感、意义等方面的领悟。而这种理解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无意识的熏陶之后慢慢形成的。小学生想要理解毛笔书法作品的美,就必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渊源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毛笔书法作品,不论是俏丽、甜媚,还是狂放、粗犷。与此同时,由于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肯定学生的独特的审美理解。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毛笔书法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抓住书法作品的外在美,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激活学生的记忆表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分析作品的艺术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通过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习洪.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素养——书法文化探究实践活动漫谈[J].生活教育,2014(22):79-80+59.

[2]袁爱国.从“习字”到“书法”:提升初中写字教学的品质——以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教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3(32):19-22.

[3]徐小敏.大力推进书法教育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研读与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0):6-9.

论文作者:林志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小学毛笔书法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研究论文_林志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