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农村无职党员的管理论文_ 段翠君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无职党员的管理论文_ 段翠君

摘要:农村无职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员结构上分析,无职党员群体作用的发挥将影响到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但在现实中存在农村无职党员身份意识不强、责任意识较差、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方面还有欠缺等问题。因此,不断加强对农村无职党员的管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无职党员自身问题

一是身份意识不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农村无职党员同一般群众相比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并且他们居住分散,从事不同的劳动,平时也很少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因此对自己党员身份的角色认知不到位。于其本人来讲,还未觉醒自己的党员身份,甚至部分农村无职党员认为共产党员只是一个称号而已。平日里群众对农村无职党员也无相应的评议评价,更使得党员身份可有可无。由于自身党员身份意识的淡化,使得部分农村无职党员没有行使党员权利,也不履行党员义务,在某种程度上就更谈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了。

二是责任意识较差。多数农村无职党员队伍是老党员多,年轻党员相对较少。同时他们的文化程度低等,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本领的能力不强。不少无职党员对党员的权利义务一知半解,争取权利和履行义务均是被动式参与多,缺乏积极主动性,对本区域发展问题等视而不见,对党支部的发展漠不关心,遇到群众困难推三阻四,党的组织生活借故缺席,更不用谈在社会治理、生产生活中的带头示范,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平时的劳动和生活中体现不出来。

(二)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无职党员的关注和教育引导不够。平时无职党员被当成普通群众,党员身份只是在培训学习、收党费、抢险救灾时有所体现,这样就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少数无职党员感觉不到自己与一般群众有什么区别,甚至觉得因为自己是党员多了很多麻烦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些地方在农村党员管理方面,更多的重视对有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忽视了对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并且对农村无助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单一,缺乏有针对性的的党员教育教材,缺少对无职党员的理想和奉献精神方面的教育。这些就导致相当数量的农村无职党员处于教育管理的“真空”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无职党员中出现了享乐主义的思想。有的农村无职党员党员宗旨意识、党性观念淡薄, 基层党支部又未能及时发现并正确引导,导致有损党员形象的事情发生。

二是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力度和创新不够。农村无职党员平时都是自我管理为主,有的无职党员想为人民群众服务,却不知自己该如何发挥作用,由于平时对农村无职党员关注少,能让他们发挥作用的形式渠道很单一,能够发挥作用的平台很少。有些农村无职党员认为发挥作用就是捐钱做好事儿等,这就导致他们在党员身份认识上的片面。平时基层党组织对农村无职党员也没提出具体要求,安排具体任务,有任务的情况下对他们发挥作用的情况也缺乏检查和考核。这些就导致农村无职党员党员发挥作用与不发挥作用一个样,发挥作用的大小也一个样的现象发生。

二、对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村级基层党支部软弱涣散。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机制不健全、监管缺失,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逐渐发展成为“家族式”“亲友团”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只顾优亲厚友为自身谋利,将党章党规全然抛在了脑后,党内政治生活搞形式走过场,以应付上级检查为目的,党员发展唯亲不用、党员管理放任自流,一大批无职党员因忙着发家致富,唯一识别自己党员身份的是一年一度的党费收缴,导致多数无职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使得对农村无职党员的管理流于形式。

(二)入党动机不纯。农村无职党员中,部分有因“近亲繁殖”入党的,部分有因支部负责人培植可控势力“稀里糊涂”被轻易动员入党的。在这样的一些农村无职党员中,没能,慢慢就觉得自己当党员没有什么意思;“稀里糊涂”被入党的自然对党也没什么感情,谈不上党性得到锤炼,在个人自身素质方面也是表现最差的,就更别提能发挥什么积极的、示范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针对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亮明党员身份,增强荣誉意识

充分结合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三亮”行动,促使无职党员自我身份意识的觉醒,利用便民服务中心公开栏和设置共产党员门牌等形式公开各无职党员身份,要求在党支部三会一课、重大庆祝等活动中务必规范佩戴党员徽章,让无职党员也能清醒认识到“共产党员”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称号,它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让无职党员认识到因为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身份,自己就要要有党员的模范性和先进性。

(二)强化支部整顿,形成干部梯度

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不能一劳永逸,要持续不断开展,计划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排查,结合业务考核灵活采用群众访谈、干部座谈、满意度测评等多种方式进行集中研判,准确分析各党支部履职能力,提前洞察软弱涣散苗头。对排查出来的软弱涣散支部,首先从支部负责人抓起,在业务培训、训诫提醒、警示教育等多方面帮助其成长,以期扭转支部现状,对确实无法转变的支部负责人坚决予以调整更换。发挥驻村领导、驻村工作队作用,大力动员能人、回引本土人才参与村“两委”事务,对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及时调整选入村“两委”,形成干部循环梯度,避免村“两委”换届“青黄不接”。

(三)严肃政治生活,强化党员管理

严肃各支部党内政治生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按乡党委年度指导性计划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结合支部政治学习要求,持续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学习教育做到百分百党员覆盖,对外出流动党员、年老不便党员、卧床不起党员都要有实实在在的硬措施分类送学。各支部要教育引导全体无职党员不断在对党章党规、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学习中明确权利义务、锤炼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荣誉感,对在本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推动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等有更清醒的认知。

(四)激励党员参与,据实设岗定责

结合乡风文明积分制度,为农村无职党员按照因事设岗的原则设岗定责, 科学合理的划分岗位,强化无职党员义务,指导各支部综合考虑在家无职党员年龄、身体状况、综合素质等因素,设置志愿服务、环境维护、公路养护等一批党员服务岗位,引导全体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自动认领,确保每位无职党员能动手动手、能动口动口,都有事干。对各党员认领的服务岗位,在党务公开栏上建立积分表及时公开,每季度党员大会上,开展党员服务述职、相互评分,所得评分填入公开栏积分表和乡风文明积分卡,年终按季度累计积分多少确定优秀共产党员人选,上报乡党委表彰,各党员累计的积分按乡风文明积分制度规定,将积分卡拿到各便民服务中心积分超市兑换实物,全年积分在下一年一月全部清零。

(五)注重群众评测,落实党员服务

深化完善“群众评干部”机制,将群众评党员纳入机制建设中去,每季度结合“群众评干部”活动,同时在党员大会中开展群众评党员工作,评出该季度中群众最满意党员,被评为“群众最满意党员”的,增加相应岗位服务积分。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无职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树立身边榜样。做实群众评测工作,通过群众的评测能检验无职党员履职的有效性,调动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为乡村振兴工作出一份力。

结束语

总之,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形式,有效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农村无职党员的管理,促使农村无职党员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使各基层党组织得到更多群众的拥护。

参考文献:

[1]文斌;;关于农村无职党员管理的几点思考[J];清风;2017年10期

[2]刘利丹;;“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作者: 段翠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9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无职党员的管理论文_ 段翠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