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六花汤治疗痤疮的临床分析论文_廖志玲

湛江卫生学校 广东湛江 524000

【摘 要】目的:分析清热六花汤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痤疮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同期收治的50例痤疮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维胺脂胶囊治疗,予以观察组清热六花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积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六花汤治疗痤疮,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各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清热六花汤;痤疮;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58.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15-01

痤疮为皮肤科常见病之一,患者多数为青年人,脸部、胸部及颈部为该病的好发部位,病情严重时,临床可表现出结节、疤痕、脓疤、色素沉着以及囊肿等症状。同时,痤疮为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的一种,皮脂腺管及毛孔堵塞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1]。痤疮比较容易反复发作,目前多采取西医方法进行治疗,但是不少临床研究报道指出,临床采取西医方法治疗痤疮时,因为药物依赖性较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比较容易产生耐药,临床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皮肤科医生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分析清热六花汤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痤疮患者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痤疮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9-33岁,平均年龄(23.64±3.72)岁;病程0.2-10年,平均病程(5.26±0.48)年;按发病部位分:面部26例,前胸11例,后背13例。同时将同期收治的50例痤疮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3.72±3.78)岁;病程0.1-11年,平均病程(5.42±0.64)年;按发病部位分:面部25例,前胸12例,后背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维胺脂胶囊治疗:取维胺脂胶囊50mg,口服,5次/d,15d/1疗程,治疗2个疗程。

予以观察组清热六花汤治疗,方剂成分如下:生槐花、生石膏、金银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各15g,赤芍、当归、玫瑰花、土贝母、凌霄花、紫花地丁、浙贝母、淡竹叶、丹皮、漏芦、月季花各10g,1剂/d,用水煎服,分两次服用,15d/1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退去,患处皮疹均消失,判断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皮疹消退大于30%,判断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或者恶化,皮疹消退小于30%,判断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均输入SPSS11.O统计软件以及EXCEL软件中进行分析,其中计量相应资料使用()方式来表达,并进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方式来表示,并进行变量方差x2验证,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讨论

痤疮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当前临床治疗痤疮时,通常以应用维胺酯等外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该西药能够有效控制上皮细胞的分化及生长,同时还可以对上皮的角化,降低皮脂腺分泌,方便皮脂排出,抑制座疮病灶内细菌生长,控制座疮症状,但是该药临床疗效却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同时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很高[2]。基于此,探讨临床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意义重大。

祖国医学指出,痤疮归纳在“肺风粉刺”范畴中,肺热造成的肌肤疏泄失常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治疗时,需要积极清肺胃热、化痰软坚、活血化痕以及散结通络。清热六花汤属于传统汤剂之一,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明显[3]。该汤药包含了生槐花、生石膏、金银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赤芍、当归、玫瑰花、土贝母、凌霄花、紫花地丁、浙贝母、淡竹叶、丹皮、漏芦、月季花等中药,其中花类药物不仅清热解毒,还可以活血化痕;此外,花类药物在轻清宣散的同时还上达头面、疏肝团;生石膏以及淡竹叶具有较明显的清心胃热盛、清泄气分作用,能够取得大清胃肺心热的效果;白花蛇舌草、漏芦以及紫花地丁等药物可生成清热解毒、消痈散疖的效果[4]。丹皮与赤芍则重在清热凉血以及活血散痕,是首选的化痰软坚、凉血化痕、止血以及消痈解毒之药;土贝母结合浙贝母可达到化痕解毒的效果,同时还能够痕消、结散以及络通,促使结节囊肿变平以及缩小;上述诸药共用,可达到泄热、清热解毒之效[5]。本研究中,清热六花汤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后的皮损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要比维胺脂胶囊治疗优秀,该结果说明清热六花汤治疗痤疮,效果显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痤疮采取清热六花汤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各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健.清热解毒软胶囊辅助治疗寻常性座疮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49(12):2934-2935.

[2]王蒙蒙,翟晓翔.中医药治疗重度座疮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药,2014,12(26):3145-3146.

[3]培红,舒友廉.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倒膜外用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刊,2013,23(18):1513-1514.

[4]张峰.中西药联合治疗寻常型座疮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4(16):1373-1374.

论文作者:廖志玲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9

标签:;  ;  ;  ;  ;  ;  ;  ;  

清热六花汤治疗痤疮的临床分析论文_廖志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