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新领域_图书馆论文

拓展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新领域_图书馆论文

拓展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领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领域论文,读者论文,公共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167 (2000)02—0067—04

公共图书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这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今天她已发展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文化机构,她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已经深入人心。过去那种不越雷池、封闭单一、等客上门的传统借借还还的服务方式,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拓展,已不再适应用户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只充当着阵地守门员的职责也极大地限制了边远地区的读者利用图书馆。为适应经济社会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的事业不断发展,功能不断扩大齐全,在现代高新科技的推动下,图书馆正进行着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图书馆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尤其是读者服务工作,坚固的“围墙意识”已逐步被摧毁。读者服务的领域不断向各个角落延伸。现代公共图书馆已是一个无边界、大图书馆的概念,网络化图书馆的概念。他们能够自由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为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馆藏文献资源,扩展读者服务的新领域,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本文要论述的问题。

1 创建高品位的社区文化, 开垦现代都市的“文化绿洲”

丁·萨巴拉特南姆根据新加坡的经验,指出公共图书馆需要建立一个密切的包括其它组织和社区在内的伙伴关系以发展图书馆的服务规模,扩大图书馆的服务面。日本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7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在经济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功以后,立即着手发展社区文化建设。1997年11月,颁布了“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改变了过去产业优先的发展政策,进行了社会发展的基础调整工作。该计划以“定居圈方案”为中心,力求建设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协调一致的居民小区。定居圈方案还对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要求,提出在居民徒步20分钟之内必须要有一个图书馆。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崛起的住宅小区越来越多,而这些小区却绝大部分地处郊外边缘地带,配套服务,尤其是住宅小区的文化设施建设缺口较大,居民呼声较高。虽谓之为“文明小区”,却缺少文化气氛。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没有文化配套设施服务的小区只能算是低层次的小区。为提高住宅小区的文化品位,满足小区居民学习的需要,开发商们都在寻求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把知识与文明注入小区,成为公共图书馆扩大读者服务又一新的理念。如江苏省图书馆在本市的一些生活小区设立服务点,解决了读者到市中心远途借阅之苦。广州图书馆与邻近的番禺市丽江花园小区以及金业花园别墅小区的开发商携手合作,联合开办图书馆,并在业务建设及书源上无偿提供服务,使两小区联合图书馆读者量不断上升,1999年比1998年分别递增了4倍和6倍。小区联合图书馆的建立使小区居民在享受了现代都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享受了精神文明的熏陶。现代家居优美的生活环境及现代社区高雅的文化品位构成了小区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1998年6月14日广州《新快报》及1998年10月22 日《中国文化报》分别以《稀罕事:图书馆进驻住宅小区》、《住宅小区的‘文化绿洲’》为题作了专题报导。文章说:“图书馆与花园小区联合办馆是件‘稀罕事’,是公共图书馆开先河之举”。小区居民说:联合图书馆是白领阶层“充电”的地方。

2 图书馆走入家庭,服务工作伸入万户千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很多图书馆都非常重视为家庭提供服务,并将此列为扩展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

2.1 开展邮寄图书服务,实行远程信息传递

目前,为远离图书馆的家庭邮寄图书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图书馆越来越多。如美国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图书馆和杰佛逊图书馆除了对那些不方便来馆的老人、残疾人实行免费邮寄图书服务外,还为远离图书馆的科研工作者邮寄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甚至代为查阅、复印信息资料、数据、图表等。解决了他们科研工作中的问题,节省了时间。这种邮寄服务,读者不需办理任何证件,只要打个电话,就可以借书,借期4 周,每次限借4册,而且逾期也不罚款。

广东的三水市图书馆,为那些因工作、学习而需要的读者邮寄书刊,从本市发展到省内外的读者。只要来信来电提出要求,就可以借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这种远程信息传递,深受读者欢迎。

2.2 服务到家,把文献信息送到用户家门

公共图书馆上门送书的服务方式,除了采用汽车图书馆把书送到人们的家门口提供借阅服务外,配备一定的人力,直接把书送到读者的手上。如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为不方便来馆借书的老年、残疾读者结对子,为他们提供预约借书服务。广东中山图书馆编辑二次文献《决策内参》、《宏观经济》等信息资料,上门对口服务,为领导的决策及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2.3 开展家庭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家庭文化气氛

为推广和倡导家庭的读书活动,美国有的民间团体发起了“关闭电视,倡导读书”的呼声,呼吁家庭重视读书。为提倡家庭的读书活动,上海的公共图书馆从1990年起就组织家庭读书活动。由市文化局、市妇联及新闻单位发起成立了市家庭读书指导委员会,有计划地在全市开展家庭读书活动。并于1996年起在全市各街道乡镇评选读书之家,各区县评选优秀家庭读书户。上海图书馆与上海总工会定期在每周六在新馆大厅举行上海职工家庭周末读书会。江苏省江阳市图书馆还发起“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要求全市70%左右的家庭达到要拥有一个书柜、 300册藏书、订阅两种以上报刊。

在美国的多个州图书馆都开展有“农村家庭识字计划”,该计划不仅开展扫盲工作,而且指导人们如何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组织辅导、家庭教育、就业咨询等活动。此外,还有“家庭义务教育”计划,即学生可以在家上课,完成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则对这种形式的教育提供帮助和辅导。在美国,有6 千多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系统都配置有阅读辅导员。

2.4 家庭联网,读者足不出门, 即可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公共图书馆为市民提供各种网上服务,如建立社区服务网页,为家庭提供各种社区信息服务和图书馆服务,同时还为市民提供电子邮件等网络服务。家庭电脑通过图书馆的网络与因特网联网。如纽约市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网络系统为当地250万市民提供因特网服务。

美国加州亚帕勒顿公共图书馆专门开了一个“家庭因特网”的网页,向家庭介绍各种馆内外有关信息资源,如儿童书籍、音像带及儿童节目等。由于网络上有许多内容不适合青少年的信息资源,该网络通过“家庭因特网”节目,提供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信息,深受家长的欢迎。

3 公共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继续

老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不单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日本有的学者把学校教育和图书馆看作是对学生教育“同一辆车上的两个车轮”。两个车轮协调转动,才能使学生的成长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注重的是系统的知识教育,而图书馆为人们提供可选择的自我教育的场所,是学校的第二课堂。

3.1 进行图书馆利用的教育辅导, 让学生掌握开启宝库的“金钥匙”

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读者进行图书馆利用的教育,而且从青少年就开始做起。如日本对学生进行图书馆利用的教育一直受到日本图书馆界的关注。早在1959年,日本文部省出版的《学校图书馆运营指南》一书指出:让学生广泛地了解有关图书与图书馆的内容与机能,并能熟练掌握其技术的组织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图书馆教育的课程不断进行修改。

目前我国的市民对图书馆的意识不强,对图书馆的认识不深,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较差。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很有必要对读者进行图书馆利用的辅导。而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一所中小学校对学生开设图书馆教育的课程,所以,青少年对图书馆的利用大部分是被动的。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现在有的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合作,派馆员到学校或请学校组织学生来馆,除了参观图书馆外,举办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知识讲座。湖南、上海、武汉等少儿图书馆都经常对在校学生进行图书馆利用的辅导,并吸收学生参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管理,让他们从理性到感性认识上加深对图书馆的了解。

3.2 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建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学生。青少年的阅读能力下降,阅读兴趣淡薄已是普遍性的形象。日本有的学者对一些学校作过调查,一个月一本课外书都不读的大学生占65%,高中生占70%,初中生占55%,至于“为什么不想读课外书”的原因,回答“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机比读书更有兴趣”占75%。

同样,在我国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但认识能力低下,是非观念不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外文化、经济相互融合、渗透的情况下,指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当前一些港台方面的武打、神怪、言情小说、电视电影充斥着大街小巷,“追星一族”越来越膨胀的时候,图书馆对读者进行阅读指导,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科学文化知识占领青少年读者的思想文化阵地,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让广大青少年在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这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

多年来,图书馆在开展辅导读书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深圳图书馆举办报告文学《火中飞起的凤凰》、《青春驿站》读书交流会,《理想在特区闪光》读书演讲比赛;广州图书馆与广州电视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团委合作,组织读书小组,举办“读书与人生”报告会。省中山图书馆举办读书征文,其中该馆编的《我与图书馆》一书成为广东省委宣传部等7 个单位主办的“百书育英才”读书活动入选图书。

通过这些活动,掀起了校园的读书热潮,使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法纪观念、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营造了健康的校园文化。

3.3 扩大服务工作的科技含量, 提高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21世纪是高新科技的世纪,是电子技术的世纪。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当前在校的学生正是本世纪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培养人才,学校固然肩负重担,但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继续。利用现有的电子技术和力量,配合学校教育,提高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是责无旁贷的。香港市政局图书馆及属下的各分馆每年利用寒暑假举办Internet培训班、联机检索讲座;深圳图书馆举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班都吸引了无数的学生参加。广州图书馆举办“电脑时空2000”系列活动,以免费电脑知识讲座和联谊活动等形式讲授国际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还与市电大、市教委等单位合作,制作“英语教学音带”,“初三政治统考复习”音带及软件,为全市大、中学生提供服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知识拥军,服务军营,“为科技强军插上翅膀”

积极开展读书育人,培养官兵“读好书、立好志、育好人”是部队的光荣传统。但军营的图书室远远不能满足官兵的阅读需要。加上部队是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官兵如因工作、学习需要出外借书买书,每周假日只能轮流请假,而且人数有所规定,图书馆服务到军营,无疑是雪中送炭。近年来深圳、佛山、珠海等图书馆都有为部队送书服务,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还在驻澳部队中建立了图书馆,使官兵不出营房,饱读中外书,深受官兵的欢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广州图书馆则在1995年与广州军区驻穗的特种作战部队合作,在营房中建立了联合图书馆,并在其它驻穗部队中开设图书流通站。汽车图书馆在近郊的周边部队驻地设立服务站,无偿提供图书7万多册, 为部队的“育才工程”输送了高品位的“精神食粮”,为拥军工作上了新的层次,被驻穗部队官兵赞誉为“岭南文化之光”,被广州市政府命名为“拥军优属先进标兵”单位。

图书馆建到兵营后,部队领导反映:不但丰富了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都有了整体的提高,官兵读书热潮高涨。几年来,部队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和官兵的思想推荐读书书目,组织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心得展评会。特种作战部队一名叫周善宜的战士,一年阅读了100多册书,文字水平进步很快, 被部队选拔担任文书工作,1998年考上了军事院校。据该部队统计:部队中有322 名战士通过了成人自学考试,取得高中文凭;有225 名战士通过了文化和军事考试被地方政府招干;有20名战士考上了军事院校。

广州图书馆的知识拥军工程受到了广州部队及新闻媒界的关注,广州军区首长评价此举是为“科技强军插上了翅膀”。1996年3月29 日的解放军《战士报》及同年5 月22 日的《中国文化报》 均作专题报导。1998年7月30日《羊城晚报》头版以“图书馆入驻军营、 广图拥军有一套”为题作专题报导。

5 充分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乡镇、 企业经济建设服务

5.1 科技兴农,为村民开设多条致富之路

生活在城郊乡镇的读者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经常到路途远的图书馆获得信息,为了开拓多种致富之路,他们希望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经营效果。但目前大部分乡镇的文化设施落后,知识信息的获取需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信息不灵之苦使远离市区的村民渴望着那里能有块“文化绿洲”。

把读者服务领域延伸到乡镇,将文献信息送到田间果园,这是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又一新举措。江苏省图书馆、广东的东莞、南海等图书馆把书送到乡村田头,指导村民进行科学经营管理,深受欢迎。广州图书馆与多个乡镇政府联合建立图书馆,无偿提供图书近8 万册,把乡镇原来一些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变为拥有一定藏书规模,专人管理的知识殿堂。很多馆藏的农业类文献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萝岗镇一青年农民孔某,就是从《荔枝栽培管理》一书中学会了用环割技术抑制荔枝疯长,促使其发芽分化,使长期不开花不结果的荔枝获得了丰收。竹料镇养鸡专业冯伟雄,从《家禽饲料的科学搭配》、《鸡场管理》等有关养殖的文献资源中学会了大面积养殖食用鸡的科学知识,使其年收入7万多元。 广州图书馆与乡镇政府联合办馆所取得的效益,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5.2 科技兴企创效益,知识信息是最大的生产力

1998年10月,李岚清副总理视察北京图书馆时指出:“图书信息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要充分利用它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李岚清副总理的指示对促进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图书馆收藏各种载体的文献是社会信息资源的宝库,把宝库中浩淼的信息和知识开发出来,为企业生产决策活动提供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向图书馆提出的要求。

近年来图书馆对馆藏文献不断进行开发、加工,建立各种数据库,为企业服务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剪报中心开发的服务项目已达50个以上,先后为太阳神集团、健力宝公司、香港雀巢公司等众多单位提供信息资料,对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行销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佛山市图书馆开发的“多媒体房地产咨询信息库”,该项目收录了中央、省市有关房地产政策、法规、文献信息和珠江三角州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数据,极大地丰富了网络资源,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为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在读者服务的意识上遵循了“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并在读者服务的深度、广度上不断开放改革、创新,拓展服务新领域,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0—01—05

标签:;  ;  ;  ;  ;  

拓展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新领域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