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中的应用论文_向妍

四川省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 611830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降低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护理品管小组,就本科室现存问题,确定以“降低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自2015年1月-3月对科室92例新生儿进行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对发生脓疱疮的新生儿进行原因分析,运用鱼骨图从人,机、料、环、法几方面进行解析,找出主要原因。根据解析的原因拟定对策,运用PDCA进行持续改进。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从17.4%降至4.9%,下降了12.5%,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新生儿脓疱疮的发生率,为新生儿营造了安全的环境,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沟通技巧,细化护理工作流程,并列入标准化流程。

关键词:品管圈(QCC);新生儿脓疱疮;鱼骨图;PDCA持续改进

品管圈(QCC)是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基层人员组圈针对所选定之科室内部的问题,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品管手法,使成员感受到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特点是:“由上而下”的执行命令转为“由下而上”的解决问题;自主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方式;给员工自主与尊重,加强员工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及想法,由他们制定对自己约束与管理的方法,然后督促他们执行,较易获得员工的认同和认可。本科于2015年1月至3月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降低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调查本科室新出生婴儿92例,其中男婴40例。女婴52例。通过发放新生儿脓疱疮调查表的方式,在了解发生新生儿脓疱疮的现状中需要护理人员尽快解决的问题。

1.2方法

1.2.1组织品管圈 组织护士学习品管圈的特点、活动原则、活动方法,让护士深入了解品管圈的质量管理方法。我科有22名执业护士,由自愿自发方式组成QCC小组,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5名,护士2名。确定小组圈名为呵护圈,圈徽由妇产科用双手托起生命。寓意为:呵护代表用心,让我们团结一致,用心去呵护弱小的生命,给予宝宝们亲人般的服务,让妈妈们放心!以提高产科护理品质和集体积极能动性!小组成员共6名,经过投票推选我为圈长,辅导员1名(由护理小组长担任)。经过头脑风暴讨论后,选定主题为降低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活动实施时间为2015年1月1日~3月31日。QCC活动按PDCA的步骤进行,即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共10个步骤。

1.2.2调查中发现 自2015年1月1日~3月31日,共出生新生儿

92人,发生新生儿脓疱疮16人,发生率为17.4%。

1.2.3原因分析 应用头脑风暴讨论发生新生儿脓疱疮的原因:新生儿烦躁,易哭闹,襁褓太厚、质量为化纤物,家长喜将新生儿抱在怀里入睡,未及时翻身,吐奶后未及时处理。年轻护士巡视病房时查看新生儿不仔细,对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认知意识不强等。根据人、机、环三方面进行鱼骨图的绘制,见图1:

1.2.4 对策拟定 通过鱼骨图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因为医护人员健康宣教不到位。对此,我们针对新生儿发生脓疱疮的几个原因对宣教的内容进行重新梳理,让家属得到更多更新的正确护理新生儿的知识。

1.2.4.1 观察病情 新生儿脓疱疮发病急,传染性强,常并发全身感染及败血症,应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培养护士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增加和患者接触的时间,从而能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和身体变化,选择时机和患者交流,交流之前先征求患者意见及最佳交流时间。选择需要解决的合适话题。

1.2.4.2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如果用化纤布料做内衣,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为化纤吸水性差,易性小儿分泌物附在皮肤上,导致微生物出殖和使皮肤分泌物腐社、发酵,从而诱发过敏性湿疹。另外,化纤生产过程中混入的原料单体氧、甲醇等化学成分,对新生儿娇嫩的皮肤也会产生不良刺激,发生新生儿红斑后易诱发脓疱疮。因此,新生儿的衣服、包被宜选用质地柔软,易吸水,通气性能好的棉织品面料,随时观察新生儿的面颊、头部、颈部、及躯干有无红斑。每日必须用温水清洗全身皮肤1次,特别是皮肤皱褶处用软毛巾吸干,不宜擦拭,以免损伤皮肤。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及臀部,保持皮肤干燥。新生儿的衣物包被不宜过厚,勿紧裹包扎。新生儿喂养后轻拍背部,以防吐奶。如发生吐奶后,及时更换衣物,将颈下皱褶处的皮肤用温水毛巾轻轻擦拭干净。

1.2.4.3环境护理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用紫外线或人机共存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新生儿的衣物和床单保持清洁、干爽,每日更换一次。

1.2.4.4母婴同室 新生儿出生后母婴同室,但不是同床。好处是便于母乳喂养,增加母子感情,还可以避免母亲因夜间喂奶疲劳后,压伤新生儿或引起窒息。根据调查,母婴同床的比例达20%,发生新生儿红斑或发展为新生儿脓疱疮的在20%里面占18%,因此护士应加强宣教,特别是夜间病房巡视,及时告知家长喂奶后将新生儿侧放予婴儿床中,并定时翻身。

1.2.4.5 手卫生 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和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是易感染人群。重视手卫生,手是病原菌传播的重要媒介,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并告知家长在接触新生儿前后用肥皂将双手洗净,是一项有效预防措施。

1.2.4.6母乳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做好宣教工作,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教会每个妈妈正确的喂养姿势,增强新生儿抵抗力。

1.2.5结果

应用品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脓疱疮的发生率实施管理后,新生儿发生脓疱疮率明显降低,从2015年4月-6月,本病区出生新生儿共计102人,新生儿脓疱疮4.9%,下降12.5%,其中有3例新生儿出现面部红斑,通过对策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指导,未发生脓疱疮。

1.2.6讨论

从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新生儿脓疱疮的发生率比活动前明显降低。新生儿脓疱疮是能够避免的,重要的是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要向家长讲解新生儿相关的护理知识,演示怎样做好皮肤护理及具体操作方法。脓疱疮病原菌主要是由金黄色葡糖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传染源主要来自照顾新生儿的家属或医护人员,若家长不注意卫生,就有可能引起感染。出院新生儿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观察皮肤有无红斑,新生儿的衣服,包被要经常更换,最好能用开水洗烫消毒。注意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湿度,开窗通风。新生儿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洁、更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新生儿皮肤皱褶处的护理。

通过开展QCC活动,我科全体圈员为了共同目标,集思广益,建立了信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由护士自觉的参与到活动之中,培养了护士主动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护理措施,改进护理方法,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和谐度,真正感受到了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活跃了科室气氛。

在活动过程中,使圈员学会了如何选定主题,画柏拉图把握现状,用鱼骨图解析问题,对无形成果进行评价等一系列品管手法,为持续推行QCC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下一期QCC更好地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论文作者:向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中的应用论文_向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