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发兴趣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_李春林

在激发兴趣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_李春林

四川省仁寿一中北校区李春林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要上好高中历史课一定要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比如,教学的艺术性,语言需要幽默感;教学应多样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公。

关键词:高中 历史 兴趣 艺术 幽默 多样 主体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兴趣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历史学科在初中被作为副科不受重视,在升入高中后,学生的初中历史知识结构是既肤浅又零乱,更有很多学生头脑中的历史知识一片空白,缺乏初中历史的基础,要学会高中历史是相当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历史教师要正视学生们历史学习的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这种情况,对高一新生来说应重点培养他们历史学习的兴趣,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我想浅谈几点。

一、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和语言的幽默感

历史教学对历史教师各个方面的要求应该是很高的。就学科特点而言,历史教学应该给学生以艺术的感染力,而且语言要富于幽默感。历史教师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像语言的表达能力、粉笔字、绘图能力、对教材的处理、学生课堂情绪的调动、提问的方法、教具的使用等。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求历史教师普通话要干练流畅,节奏感强,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并不失幽默性语言的运用。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老师所播讲的评书让人百听不厌,拥有广大的听众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表演声情并茂,语言极富感染力、艺术性,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历史教师讲述近代中国人民的屈辱,就应该使学生从心底产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国耻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斗志。

历史教师的语言还应充满幽默感。要像相声、小品演员表演一样,不断给学生带来欢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如果历史教师把历史课讲得索然无味,平平淡淡,就会使学生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就不能调动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历史教学来说就是一种失败。

二、历史教学手段应多样化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富于艺术性讲课的同时,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点,不断激活和调动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历史教师要擅长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像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地图、模型等,在今天的历史教学中仍应发挥其功效。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并应用于教学。如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这些教学手段比传统手段有着更多的优点,它更加生动、形象、直观、表现力更强,用途更广,效率更高,通过对听、视觉感官的作用和刺激,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尤其是对高一新生来说,历史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起到培养他们历史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也对我们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充电”,提高自身的素质,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三、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认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到学校是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学生被当作“知识容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意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需求的尊重,只注重考虑如何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教师教的很苦,学生学的很累,但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影响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为此,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就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尽可能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敢于把课堂阵地“让位”给学生。教师角色应从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促进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对新课的预习,每次上课结束前,我都抽出一点时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们布置新课预习题纲,布置预习内容,特别是提出一些课堂教学的难点和疑点,要同学们在预习的同时,积极进行思考和解答,使学生们在上新课之前,通过预习已经对新的知识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那么在上课时我的任务就是答疑、解难、归纳、总结。很多知识学生们通过预习,也就是自己通过自学已经能够掌握了。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提问法是教师问、学生答,现在仍有很多老师使用。我尝试的做法是把提问和回答的权力都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是:每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擂台赛,教师组织协调好,在课上抽出一点时间,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擂台赛,由教师评出优胜,并由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进行点评和指正,我觉得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它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探求历史知识的欲望,尤其是由学生提问题,规定要有一定的质量,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够集思广义,挖掘教材,探索新知,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特别是在学习上,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各尽其能的格局,收到了历史教学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论,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已经不同于旧式的历史教学。在“信息网络”发达的今天,学生的兴趣已经多元化,如果历史教师不从兴趣出发,去吸引学生学习好历史,那么要提高历史课质量就很困难了。当然,在历史课中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是多种多样,以上举出的几种形式只是主要的形式。比如,还可以组织讲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兴趣;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培养兴趣;组织学生写历史小论文、小故事,培养兴趣等等。

参考文献:

1、王长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教学的原则》2013年《历史教学》。

2、万英波《高中历史教学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2012年《青少年文史》。

论文作者:李春林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在激发兴趣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_李春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