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优势与区域差距演变_国家经济论文

区域优势与区域差距演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差距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甚至扩大地区(区域)差别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至今仍在促使人们对之加以研究。区域发展分析的大多数特点都是与这些不平衡发展格局相联系的,尤其与各类工业的区域分布、城市化和运输系统的区域布局、农业和工业增长的相互关系、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移民关系的研究和模型建立有关。

根据本世纪50年代24个国家有关区域差异的国际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森提出了他的理论假说,认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即倾向不平衡成长。随着经济成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会趋于稳定;当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成长差异则渐趋缩小,即倾向均衡增长”(注:转引自邓伟根:《区域产业经济分析》,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如图所示)。区域经济成长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演变过程,是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相互强化的结果。在成长初期,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而在区域成长后期,扩散效应显得更为重要,聚集区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差距的不断缩小。

有经济学家认为,在地区生产函数上存在着事实上的地区差别,非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也存在着地区差别。如果一个区域生产商品和服务所使用的一种或多种技术仍然落后于别的区域,则该区域将仍会继续贫困。至于产品是否供给出口工业则是无关紧要的。如果因为任何别的理由,不同区域生产的产品使它们的比较优势或多或少地得到有效的利用,也将导致同样的结果。在历史上,技术水平及其运用的差别在说明地区收入时有着重要作用。许多人都认为,由政府的特殊政策所产生的配置方面的低效率阻碍了国民收入的增长,因而对一些特定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必然会有类似的影响,尽管其作用的形式不会一模一样。(注: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3年版。)

中央政府在税收方面或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政策方面的地区偏见,亦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别。

区域经济活动趋于集中在发展极的想法, 是由A.勒施(AugustLosch )最早提出的, 但对它表达得使人最受启发的则是F.佩鲁(F.Perroux)。佩鲁提出其观点的理由包括生产中的规模经济以及丛生的技术创新和投资活动。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有一种假说主要用递增的规模报酬来解释地区发展的差别,这是一个长期突出的、也许是最有力的“纯粹”的经济论点。假定不同区域中的一个或更多部门的产出水平本来就有差别,如果在递增的规模报酬的条件下进行生产,那将意味着有“良好开端”的部门具有较低的成本,并可以有效地占有整个市场,除非被政府规章和私人协议限制。这似乎将导致一个有利于先进地区的“累积性和循环的因果过程”,除非有储蓄率或者其他结构特性上的差别来抵消这种因果关系。

缪尔达尔(G.Myrdal)认为,一国经济存在着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并存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它产生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性。由于“循环积累因果关系”,会使率先发展的地区发展更快,而落后地区的发展更慢,从而增大地区间的差距。因而应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头作用,优先发展那些增长势头较强的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及其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并由政府采取一定的特殊措施来刺激不发达地区,缩小地区差距。

然而,作为对于地区差别的一种说明,这种论证本身最终也不能令人满意。只要所有生产的商品都被交换,则没有什么因素能使递增的报酬好处地方化。但由于另一成分的加入,递增的规模报酬的假设已成为关于地区差别的完全的经济说明。由费尼(R.Faini)于1984 年提出的这一成分,是假定在非贸易中间投入品生产中出现的递增的规模报酬。那将意味着一旦最初的差别形成后,使用这些跌价的非贸易投入品的最终产品工业,就会拥有一个连续的成本优势。资本流向在生产非贸易中间产品方面最初拥有优势的地区,只会扩大那里的生产规模,增强它的成本优势。结果,资本在地区间的流动不会使它的收益平均。地区间劳动力流动会使工资相等,可是它不会让当地劳动力分享由递增的规模报酬而形成的非贸易品生产部门的租金。这种要素流动会把租金留给非贸易产品部门的资本所有者,从而长久维持地区收入差别。(注:Faini ,R.1984,Increasing returns ,non- traded inputs and regionaldevelopment,Economic Journal 94.-理查德·S·埃考斯(Richard S.Eckaus)《区域发展》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区域差别或差距普遍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同的只是差别或差距程度的大小而已。

2.区域差距的进一步阐释

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历史沉淀的结果。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所基于的资源状况不同,其区域优势的形成方向、强度及优势产业导向等均会存在差异,各区域的条件优势要素在数量、质量及结构上亦会有所不同。假设各种条件优势要素都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则发达地区因其区域整体竞争力高于欠发达地区,则要素会集聚于发达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加强区域差距的扩大,在极化效应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集聚成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会超过集聚收益,进而发达地区对其他区域产生扩散效应,差距趋于缩小。如果各种条件优势要素具有绝对不流动性,则各区域会在已有的优势要素基础上加以拓展,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已形成的区域差距会长期保留下去,且各区域因各自短缺的要素难以通过区外因素加以弥补,从而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区域优势及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阻碍,影响各区域整体经济福利的提高。

现实状况比上述两种假设的情形复杂得多,各种条件优势既不可能是完全流动的优势要素,亦不具备完全的不流动性。总的来说,区域条件优势要素除部分不可流动外,可流动要素的流动性也是不完全或不甚完全的,这一特征既与优势要素本身的特性有关,同时也与市场的不完全尤其是要素市场的不健全有关。

条件优势要素中既有流动性强的要素,又有流动性不强乃至不可流动的要素。可流动要素的现实流动程度既受本区域内其他不可流动要素的约束,又受区域外其他要素的影响。如果区域内不可流动要素的质量及要素层次较高,则不仅有利于本区域可流动要素的区域内留存,而且会吸引区外可流动要素的大量进入,自身薄弱要素的培育也较为容易,从而产生极化效应。相反,如果本区域不可流动要素的质量较低或要素层次较低,则区域内可流动要素将成为其他区域的要素吸纳对象,自身薄弱要素的培育也极为艰难:本区域优势的形成与扩展就处于很不利的地位。两类区域的不同的要素结构必将导致区域差距的形成与扩大。

市场的不完全也会引致要素流动的不完全。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发育不足的我国,不发达地区对市场的分割与保护主要在于商品市场,而发达地区则对要素市场加以分割,使其拥有质量更高或较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并发展以高层次要素为基础的优势产业,走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前沿,从而有机会分享垄断和创新收益所带来的超额利润。相反,欠发达地区处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尾端,至多只能得到平均利润,这样就造成了利润率在不同区域内的差别,加上累积效应的作用,区域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与区域人口承载的相互关系亦会影响区域差距的演化。当人口一定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人均GDP 越大;当经济发展水平一定时,则人口越多,人均GDP越小。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落后状况在一定意义亦可看作是人口的相对过剩,这种过剩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较相对于较低的GDP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而言的。 如果欠发达地区在既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状态下要达到与发达地区相等的人均GDP 水平,就必须向区外迁移部分人口。同时,经济利益机制本身亦会产生这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出现的迁移行为。但是,人口与劳动力的迁移或流动却是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出清的市场,从而各区域因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不一致,在劳动力与人口缺乏充分流动的条件下,区域差距难以消除。

3.区域差距的缩小

区域差距缩小的趋势仍是存在的,除了发达区域的扩散效应所起的作用之外,区域差距扩大本身也会带来反面转化的可能。

区域差距扩大本身又孕育着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可能。从发达地区来看,当其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超过本区域劳动力的供给量,加上发达地区劳动力价格逐步上升,从而增强了对区外劳动力的吸纳力。区外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迁移收益提高,以致足以弥补迁移成本,并使迁移的劳动力获得超过其在本区域的收益,区域间的劳动力流动就会更加活跃,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会加速向发达地区转移。同时,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经济中心)的产业极化效应达到相当程度,会迅速对外(如卫星城市)扩散,使中心城市周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新的劳动力吸纳地区。这样,在欠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日益增强的同时,发达地区对迁入劳动力和人口的容纳空间也日益扩展了。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对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来源会日益拓展地域范围,产品将向越来越广阔、遥远的市场辐射,资本要素的配置成本日益上升,从而资本在发达地区的集聚成本增加,这种成本不仅包括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经济成本,也包括各种社会成本,如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等,发达地区的企业因成本上升而使区内投资边际收益下降。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驱使企业不能不考虑把资本利用方式由区内产业转向区外产业。发达地区的政府在产业过度聚集的社会成本上升的压力之下,也不能不逐渐由限制资本流入转为为松限制,乃至引导、推进资本的适度输出。因而,发达地区的资本向区外不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和动力将逐步形成并日益强化,一旦资本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转移,生产要素高度集聚于发达地区的状况将发生显著改变。

从欠发达地区来看,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势必引起人口因家庭、亲缘、故里等关系而发生流动,从而使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承载负荷逐步减轻,人均GDP提高, 在增加消费的同时,积累增强,加上国家财政的必要扶持,欠发达地区培育短缺要素的能力因此而日益增强,自身的产业得以发展,基础设施得以兴建,高智力的劳动者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教育、科技投入得以增加,劳动力素质得以提高,加上流向发达地区的一些劳动力和技术管理人才的回归以及区外人才的引进,他们不仅会带回一定的资本要素,也会带回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先进的价值观念,这样,欠发达地区的可培育要素的增长可能加快,学习效应、后发优势将会实际的展现,在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中发挥重要作用。所有这一切,使欠发达地区对所短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容纳力逐步加强,可培育要素成长加速,优势要素结构日臻完善,潜在优势所蕴含的能量得以喷发,对发达地区的赶超就将从美好的愿望而转变为现实的存在。

欠发达地区亦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一旦较先进的地区率先利用各种机遇及有利条件或有意识地创造条件率先发展起来,就会产生示范作用,促进并带动欠发达地区中较落后区域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欠发达地区中的“先进”,不仅在于潜在优势较多,利用价值较大,更在于管理观念、能力的大跨度飞跃,因而不是在找项目、要资金中兜圈子,而是努力捕捉机遇,把已形成,已获得的要素以及国家给予的支持,用在刀刃上——加强科教基础,创造吸引人才所必需的生活条件与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发现潜在的目标市场与产业转移、高科技转移的机遇,创造技术创新强大动力所要求的激励机制等。欠发达地区政府能动作用的强弱,对于本地区优势转化、差距缩小能否实现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事实上,一定时期区域差距扩大本身也为国家的区域经济调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国家的实力因整个国民经济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快速增长而增强,从而也提高了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力,其必要前提是财政体制上能够保证国家可以集中必须由国家掌握的财力,因而中央财政支付能力能适合宏观调控(包含对区域经济差距的调控)的需要并有效地得到加强。

对于国家来说,地区差距的缩小不仅仅是基于公平的考虑。而增加对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的投入,开发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特别是交通、能源、教育、科技等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投入,为落后地区排除障碍,使其潜在优势得以转化为现实优势,便各地区的优势互补真正落到实处,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更何况调整过大差距的收入分配格局本身即意味着全社会经济总福利的提高。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应当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衡量社会经济效率的一个基本标准,由此看来,更不是与效率无关。再者,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努力缩小悬殊的收入分配差距(包括地区差距)才能保持全社会较充分的消费倾向,以持续、快速增长的旺盛消费需求带动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促进充分就业,这是极其重要的宏观经济效率。因此,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将有利于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如果不是这样看,总是把缩小地区间过大经济差距仅仅看作公平,而且把它同效率对立,那就陷入了严重的理论误区。

区域差距的缩小是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的结合,但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基础,生产要素的流动首先是其自身特性使然,政府的调控必须遵循这种规律,因势利导,否则,就会造成拔苗助长、欲速不达的局面。但是,仅仅依靠市场的作用,一般来说,区域差距的缩小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易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因而政府力量在市场失灵或不足的领域和环节的合理介入对于加速这一进程是必不可少的。

当国家面对着产业过度集聚带来的沉重社会成本压力以及欠发达地区富裕起来的强烈要求,而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没有使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技术等要素向短缺地区的流动造成足够大的动力,对劳动力和人口相当规模的流入造成足够大的容纳力,同时也没有使欠发达地区对短缺要素流入形成足够大的吸引力与容纳力,国家的财政实力、转移支付能力和与此相适应的对欠发达地区短缺要素成长的扶植能力也还有限的时候,国家仍可以对缩小地区差距有所作为,但难大有作为,此时必须量力而行。但随着上述条件的改变,国家就必须加大对落后地区产业发展和要素培育、吸纳的支持力度。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着一些地区已经比较富足,而另一些地区维持温饱仍有困难的状况,不采取具体、得力的措施,以缩小这种严重差距是不可思议的。社会主义国家绝不仅仅是市场秩序的规范者、保护者,也不仅仅是社会安定的维护者,而是作为全民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代表者,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差距的缩小,理应在缩小地区差距上比资本主义政府做得更有力度、更有成效。

综上所述,区域差距的缩小大体有两种途径或方式,一是主要通过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和人口的转移来实现;二是通过发达地区乃至国外的产业或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的转移,并由落后地区对自身优势要素加以培育完善来实现。第一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范围较小的无优势可言、潜在优势甚少、甚弱的区域,而一般情况下,是在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无论哪种情况,市场的力量具有基础作用,而政府调节是否合理、有力,则对实现进程的快慢举足轻重。

标签:;  ;  ;  ;  ;  

区域优势与区域差距演变_国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