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_雷鹏远,郭利君,张冲,李芳文,宋积成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730084

【摘 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单纯的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则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观察两组治疗后尿液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液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等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术后复发率,在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经尿道电切术;吡柔比星;浅表性膀胱癌;临床疗效

浅表性膀胱癌是指包括Tis原位癌在内的所有Ta至T1期肿瘤,其在新发膀胱癌中约75%到85%,临床治疗不及时会进一步转变为晚期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受病灶侵犯膀胱壁范围及手术切除范围等因素影响,术后极易发生复发,为此本文在手术切除治疗基础上介入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8例,女17例,年龄在42-74岁之间,85例患者均为初发、单发性肿瘤,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自愿参加本实验。观察组45例,男36例,女9例,平均年龄(52.9±2.6)岁,TNM分期中27例Ta期,18例T1期,病理分级中18例G1级,23例G2级,4例G3级,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51.6±2.9)岁,TNM分期中24例Ta期,16例T1期,病理分级中17例G1级,20例G2级,3例G3级,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手术部位均取截石位,麻醉方式为硬脊膜外麻醉,电切镜确定肿瘤数量、位置、大小及浸润深度后进行切除,电切功率控制在100J左右,先行切除瘤体基底部,再切除黏膜下及浅肌层病灶,创面电凝功率控制在60J左右,电凝止血完成后继续电凝肿瘤周围膀胱黏膜,随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常规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1]。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介入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术后1周尿液清后方可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前排尽尿液,防止尿液稀释药物浓度影响化疗效果,将吡柔比星30mg融入50ml生理盐水中,经尿管导入膀胱中,夹闭尿管1h,1周/次,连续灌注6次后改为2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化疗4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尿液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及术后复发率。尿液中肿瘤标志物指标包括尿膀胱癌抗原(UBC)、核基质蛋白-22(NMP22)、尿β2微球蛋白(β2-MG)、透明质酸(HA)、膀胱肿瘤抗原(BTA)及透明质酸酶(HAas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NMP22、BTA和UBC水平,采用ELISA-like法检测HA和HAase水平。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指标包括CD3+、CD4+、CD8+及CD4+/CD8+,免疫功能指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尿液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观察组术后尿液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 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为6.7%(3/45),对照组术后复发5例,复发率为12.5%(5/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吡柔比星治疗可显著降低尿液肿瘤标志物水平,相比对照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更低,且膀胱灌注化疗药物不会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较大影响,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可有效杀灭手术未完全切除的残余肿瘤细胞,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手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在浅表性膀胱肿瘤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健,杨树林,邓宏伟,等.吡柔比星灌注化疗对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1C):66-67.

[2]梁昌卫.尿道膀胧肿瘤电切术联合毗柔比星膀胧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6):109-110.

论文作者:雷鹏远,郭利君,张冲,李芳文,宋积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_雷鹏远,郭利君,张冲,李芳文,宋积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