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患者的内分泌特点及临床治疗论文_周玲

(宁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省宁乡市 410600)

摘要: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患者的内分泌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多囊卵巢患者90例,将BMI>26kg/m2 患者纳入肥胖型多囊卵巢为观察组,将BMI<26kg/m2 患者纳入非肥胖型多囊卵巢为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观察组与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的黄体生成素、睾酮及空腹胰岛素。结果 BMI>26kg/m2 患者排卵率、妊娥率均略低于BMI<26kg/m2 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BMI>26kg/m2 T、LH、BMI、wH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 <0.05。BMI<26kg/m2 患者治疗3个月后,T、L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BMI>26kg/m2BMI<26kg/m2 患者PCOS患者其超声特征以及内分泌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多囊卵巢;内分泌;临床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属于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综合征,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生活习惯等社会因素导致闭经、月经稀发、多毛、肥胖、高雄激素性无排卵、不孕及卵巢多囊为临床症候群[1]。本文通过分析肥胖型PCOS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并与非肥胖型PCOS患者进行比较,遵循为PCOS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并入组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体量指数将其分为肥胖组(BMI≥25kg/m2)45例与非肥胖组(BM<25kg/m2)45例。肥胖组年龄23~36岁,平均(26.7±2.4)岁;非肥胖组年龄21~36岁,平均(25.8±3.4)岁;不育时间1.5~10年,平均不育时间为(3.95±1.12)年。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发现多囊卵巢,半年内均未进行过激素治疗,无肝肾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身高、体重、腰臀。

1.2方法选用盐酸二甲双胍(Metformin),250mg/片,天津中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BMI>26kg/m2 患者首次采取血样后,每次250mg,2次/d,餐后服。一周后剂量增至500mg,2次/d两周后增至500mg,3次/d,连续三月;BMI<26kg/m2 患者首次采取血样后,每次250mg,2次/d,餐后服。一周后剂量增至500mg,2次/d。连续三月。用药期间每2-4周随访1次,如有胃肠道反应加服维生素B。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的睾酮(TT)、黄体生成素LH及空腹胰岛素指标。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微机,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结果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样本均数t检验和配对资料t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治疗前,BMI>26kg/m的睾酮值高于对照组(t=4.1726,P<0.05);BMI>26kg/m的黄体生成素低于BMI<26kg/m2(t=3.34606,P<0.05);BMI>26kg/m的空腹胰岛素高于对照组(t=3.1294,P<0.05);治疗后,BMI>26kg/m的睾酮低于治疗前(t=7.2530,P<0.05);BMI>26kg/m的黄体生成素低于治疗前(t=2.0737,P<0.05);BMI>26kg/m的空腹胰岛素低于对治疗前(t=2.8365,P<0.05);治疗后,BMI<26kg/m2 的睾酮低于治疗前(t=2.0667,P<0.05);BMI<28kg/m2 的黄体生成素低于治疗前(t=2.54634,P<0.05);BMI<28kg/m2 的空腹胰岛素低于对治疗前(t=2.0856,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综合比较分析(±s,n=44)

3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不孕尤其是内分泌异常引起的排卵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有学者研究发现不孕年限1- 10年;原发不孕占60%,继发不孕占40%。[3-4]在已查出的不孕原因中,内分泌因素是原发性不孕的主要病因,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女性不孕不育常见致因素。卵巢生理结构及生化特征的特殊性决定了PCOS患者对促排药物的反应性有差异,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忠者最主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是诊断标准之一。PCOS患者雄激素的来源是卵巢和肾上腺。卵巢主要产生雄烯二酮和睾酮,而肾上腺主要产生脱氢表雄酮(DHEA)和 DHEAS。PCOS临床表现多样不一,有可能与其雄激素的来源和类型不同有关;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该疾病。二甲双胍可以降低患者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抑制肝脏糖异生,进而增强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使胰岛素与其受体进行结合,可将高雄激素血症纠正,使高睾酮、黄体生成素间的异常调节阻断,使睾酮的代谢清除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等增加,使雄激素作用降低,继而降低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胰岛素水平[5-6]治疗后肥胖组PCOS患者的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HDL-C显著升高(P<0.05)。说明二甲双胍治疗后,PCOS患者的血管保护因素增加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降低,从而降低了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危险性,表明二甲双胍可作为PCOS患者远期并发症的一种预防治疗措施,特别是BMI>26kg/m的患者。也有文献表明,腰臀比增加0.1可降低30的受孕概率,因此BMI<26kg/m2 的激素水平、卵巢功能及内分泌水平均影响受孕。

综上所述,本文方法是否是PCOS的最佳治疗手段仍需要进一步累计资料,短期内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和生化体征因个体化。

参考文献

[1]沈勇华.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患者的内分泌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46-48.

[2]刘颖华,侯丽辉,郝松莉,等.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2):1713-1716.

[3]陶弢,刘伟,赵爱民,等.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特点及风险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3):200-205.

[4]任民.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3例的临床特征[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4):65-66.

[5]鲁俊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特征及其临床危害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754-755.

论文作者:周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患者的内分泌特点及临床治疗论文_周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