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论文_常长林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论文_常长林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沁阳市供电公司 河南沁阳 454500)

摘要: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处理,势必会对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变电运维工作时,要加强对风险因素的防范和控制,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的规避作业中的风险,为电网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变电运维;隐患;风险分析;应对技术

引言

变电运维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应当强化风险防范的控制力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措施,开展变电运维工作,可以将潜在的风险问题扼杀在襁褓之中,同时提高风险防范的预防水平,在此过程中,需要提高运维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对运维工作予以完善,最后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极大的提高风险因素的防范效率。

1变电运维隐患风险的因素分析

从产生的原因来进行区分,变电运维隐患风险可以归纳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就是指变电设备潜在的隐患风险,而主观因素就是指人为操作和运维管理潜在的隐患风险。

1.1变电设备的隐患风险

变电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容易出现老化问题。如果不及时更新和调整,保证变电设备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那么不仅会影响电网正常运行,还有可能引发火灾。例如,变压器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和更换,使用周期过长,有可能发生爆炸。此外,变电设备长期暴露在外,气候变化等因素也会使变电设备面临风险,如刮大风会导致电网网架结构松动。

1.2人为操作的隐患风险

变电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虽然单一,但是肩负的职责却是非常关键的,一旦变电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没有正确操作,就容易引发问题。对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辅助设备,变电工作人员都要有深入的认识和熟练的操作,且问题产生以后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也是变电工作人员需要拥有的专业素质。然而,目前变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1.3运维管理的隐患风险

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合理配置、运维工作的合理监督都属于运维管理的范畴,如果运维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使得某个环节的维护工作缺失,导致潜在的隐患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2变电运维现状分析

变电运维在电网安全稳定中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同时也是电力单位日常工作的核心内容[1]。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与电力供应都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力企业早期的电力设备开始逐渐的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加了变电运维的管理和维修的难度。同时,现有电力单位和员工对于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给予重视,对于变电运维工作的隐患风险防范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未能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不能对电力设施、人员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成分的保障。当前,虽然很多电力企业都发现了变电运维存在的问题,开始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的防控,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和体制的不健全,相关人员技术的不达标等都对变电运维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依旧存在着众多的难题。

3对于变电运维工作中隐患风险的解决对策分析

3.1提高运维的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

要想促使变电运维工作可以顺利、高效的落实,就应当对其中的隐患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针对典型的风险因素予以总结和归纳,而后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变电运维工作的效率,确保变电设备的运作安全性和可靠性,此时,还需要提高运维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为变电运维工作的落实提供技术人才,以此为基础,强化技术人员的验收、检测和维修能力,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实践中,凸显安全教育的实际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对运维工作流程予以规范

强化变电运维工作的风险防范的控制力度,而后妥善解决,与此同时,需要对变电运维的相关工作流程科学化和规范化,实施高效的、科学管理。首先,应当针对变电运维作业的需要,明确维护工作、巡视工作和验收工作的内容,制定系统化的规划方案,对此机制不断的完善和健全,本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原则,促使最终的流程规划标准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其次,应当对审批作业手续进行严格规范,针对变电运维工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督促他们日常运维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正确性,通过票卡的作用,来使技术运维人员可以明确自身所具备的责任,实际的工作开展中,也应当按照顺序落实检查任务,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实践中,为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3.3提高变电运维工作管理

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变电运维的管理,采取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体制,为变电运维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另外,要对供电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风险和作业风险进行正确的辨别和区分。采取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变电运维工作质量和效率,对变电运维的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在变电运维中权利和责任的明确划分,使变电运维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若需要采购新设备时,在安装前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运行操作,从而保证设备在安装后能够正常运行。

3.4 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

建立科学合理的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该模式的研发和应用将电网的运行和维护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高了电网质量和效率,为我国电网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①要对值班方式进行调整,根据变电站工作和运维工作的需求合理的配置人员,并在节假日和夜班安排相应的值班人员,为 24h 不断电提供有力的保障。②对变电运维中设计的停送电、操作和巡视等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变电运维工作质量。此外,对变电运维中所使用的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优化升级,实现信息化管理,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变电运维工作效率。③可以建立变电设备缺陷经验数据库,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实现优化处理,为提高变电运维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3.5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

强化变电系统的风险防范工作力度,首先应当构建一个系统化的风险防范控制体系,将风险因素扼杀在襁褓之中,通过风险识别机制的构建,结合工作人员岗位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归类,进而不断的实施逐层识别,对变电运维工作中的风险诱因进行总结,对问题的具体事故原因予以总结和分析,而后制定一个极为系统化的风险防范方案,确保其中每项环节的运作都更为高效和科学。而后,构建风险控制机制,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运维工作开展之前,就应将潜在的风险予以预判和规避,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畴之内,提高运维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旧时的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高效的管理,提高变电运维的风险控制效率。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变电运维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变电运维的隐患风险做到“见招拆招”,本文首先进行了变电运维隐患风险的因素分析,对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了诠释。其次进行了变电运维的主要隐患风险归纳,最后提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科学化管理等优化和完善变电运维工作的应对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兆兴,李广峰.对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及应对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6,714:80-81.

[2]普穷穷.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与应对技术解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5:154-155.

[3]李茹.浅谈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4:37-38.

[4]章芳.关于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与应对技术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6,26:71-72.

[5]汪滨勇.关于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6,35:57-58.

论文作者:常长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论文_常长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