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植入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生物相容性评价论文_李国桥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对眼科植入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于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之间收治的白内障行人工晶体移植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硅凝胶人工晶体的60例患者(82眼)设为实验组,将采用水凝胶人工晶体的60例(82眼)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生物相容性进行对比。结果:60例患者82眼,进行治疗前视力无显著差异,进行治疗后2周、6个月以及18个月,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视力在0.5以下、在0.5——0.9之间及在1.0——1.2之间的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生物相容性良好数量为58(70.73)眼,多于对照组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数量35(42.68)眼,即硅凝胶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优于水凝胶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差异明显,P<0.05.结论:硅凝胶人工晶体和水凝胶人工晶体对患者视力变化的影响无异,但硅凝胶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优于水凝胶人工晶体。

关键词:眼科;植入材料;临床应用;生物相容性

本次研究将120例白内障行人工晶体移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人工晶体的不同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生物相容性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之间收治的白内障行人工晶体移植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硅凝胶人工晶体的6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32例和28例,年龄范围是19岁——72岁,平均(63.1±4.3)岁,其中单眼白内障患者38例,双眼白内障患者22例;将采用水凝胶人工晶体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33例和27例,年龄范围是20岁——73岁,平均(62.7±3.2)岁,其中单眼白内障患者38例,双眼白内障患者22例。本次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全部研究对象各方面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可对比。

1.2植入方法

术前使用新福林和托品酰胺为患者进行散瞳;术前30分钟给予患者250——500ml的20%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使用0.75%布比卡因和2%利多卡因进行等量混合,给予患者眼球周麻醉;给予患者连续10——15分钟的间隙性眼球压迫;撑开患者眼睑并对患者的眼球进行固定;根据患者角膜发生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环钻对植床进行钻取,由角膜内皮面进行冲切进行植片取移,植片应该略大于植床[1]。

完成植床以后对白内障进行开放式摘除,首先进行环形撕囊,使用白内障注吸针头将浸提和娩出,将晶体皮质冲洗和吸除,将粘弹剂注入患者的囊袋,将患者瞳孔区的浑浊膜完全剪除;若患者的虹膜发生后粘连,应该给予患者植床注射少量的粘弹剂,使患者的虹膜能够进行分离,使后房能够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人工晶体植入。

患者的人工晶体植入完成以后,需连续5——7天给予患者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并且需连续6个月对眼局部进行糖皮质眼药水的静滴。

1.3观察项目及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及生物相容性进行对比。

生物相容性主要包括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2],两方面均能够良好相容为生物相容性良好;仅其中一项能够良好相容为生物相容性一般,两项均不能够良好相容为生物相容性差。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及生物相容性均属于计数资料,应采用例(n)、率(%)进行表示并通过卡方(X2)进行检验,P<0.05时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对比

表1显示,60例患者82眼,进行治疗前视力无显著差异,进行治疗后2周,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视力在0.5以下的数量分别为18(21.95)眼和16(19.51)眼,视力在0.5——0.9的数量分别为47(57.31)眼和48(58.53)眼,视力在1.0——1.2的数量分别为17(20.73)眼和18(21.95)眼;进行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视力在0.5以下的数量分别为11(13.41)眼和10(12.19)眼,视力在0.5——0.9的数量分别为29(35.36)眼和31(37.80)眼,视力在1.0——1.2的数量分别为42(51.21)眼和41(50.00)眼;进行治疗后18个月,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视力在0.5以下的数量分别为4(4.87)眼和3(3.65)眼,视力在0.5——0.9的数量分别为13(15.85)眼和15(18.29)眼,视力在1.0——1.2的数量分别为65(79.26)眼和64(78.04)眼,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眼睛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健康一直都是我们进行关注的重点,眼部疾病的治疗和保健中,生物医学材料是必需品,例如患者的眼部发生了器质性的损伤,则必须为患者的进行相应的移植,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时,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晶体的抑制,理想的移植材料应该是具有稳定的化学和物理性质[3],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抗原性,无刺激性,植入后患者不会发生排斥反应等,近年来,各种新型的人工晶体得到了不断的开发,多数在临床上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4]。

根据本次研究,60例患者82眼,进行治疗前视力无显著差异,进行治疗后2周、6个月以及18个月,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视力在0.5以下、在0.5——0.9之间及在1.0——1.2之间的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生物相容性良好数量为58(70.73)眼,多于对照组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数量35(42.68)眼,即硅凝胶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优于水凝胶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差异明显,P<0.05.

综上我们认为,硅凝胶人工晶体和水凝胶人工晶体对患者视力变化的影响无异,但硅凝胶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优于水凝胶人工晶体。

参考文献:

[1]胡莉群.眼科植入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21):3953-3956.

[2]程冰.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中华眼科杂志,2006,(4):369-372.

[3]李素华,张旖旎,李剑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蛭素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1):3150-3155.

[4]马瑞杰,李妍,胡竹林.人工角膜支架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纵览,2016,(4):217-221.

论文作者:李国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  ;  ;  ;  ;  ;  ;  ;  

眼科植入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生物相容性评价论文_李国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