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与未来农业发展_农业论文

农药与未来农业发展_农业论文

农药与未来农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药论文,未来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生产经历漫长的原始农业阶段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转进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其基本特征为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现代农业注重选用良种,需要充足的灌溉水源和农药、化肥的高投入[1], 现代农业依靠高投入实现高产出。现代农业生产为实现粮食高产发挥了巨大作用,甚至一度被奉为第三世界摆脱贫穷和饥饿的“灵丹妙药”。然而面对农副产品品质下降、生物物种减少、农业环境退化、粮食危机有增无减,人们欣喜之余开始重新审视现代农业的利弊、思考农业科研与决策的方向。

目前全世界化学农药约有14000多种、常用的有40种左右, 年产量以原药计可达300万吨。 农药使用后进入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残留于食物中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早在本世纪40年代以前就为人们注意,但是没有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也未及时注意化学农药的合理转换,结果导致农药污染日趋严重。在五大污染源(化学农药、工厂“三废”、城市垃圾、化肥及人为因素)中农药污染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残留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在调查了农药污染危害后, 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在全世界引起极大的反响。

农药经历了植物性农药、无机化学农药及有机合成农药的发展过程,60年代以后国际上提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概念。IPM作为一种有害生物管理系统,按照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及相关的环境条件,利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将有害生物种群限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

1 农药与环境

1.1 农药与农作物

病虫害和杂草危害是困扰农业生产的大敌。起初,使用农药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的损失,使农业生产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中对农药依赖最大的作物有棉花、蔬菜和水果。

目前,世界上60多个国家种植棉花,种植面积约为80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每年杀虫剂使用量占世界农业用药总量的25 %(估价为7.4亿美元)。第三世界国家每年用于棉花的农药达1.5亿千克,约占农药总量的一半。许多非洲国家70%的进口农药用于棉花生产,印度也有45%的进口农药用于棉花生产。这是因为棉花在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一些国家的棉花出口占总创汇的70%。

用于棉田的农药种类繁多,毒性也各不相同,有的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Ia级、Ib级和II级。由于高毒农药的使用,世界各地棉区中害虫天敌数量大减、虫害反倒日趋严重,还引起诸如土壤退化、环境污染、人畜受害等问题。在塞内加尔,人们常会看到喂食棉叶的家畜中毒或死亡的现象。1994年美国拒绝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就是因为发现牛肉中的农药残留量超标[2]。

蔬菜和水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比粮食作物更易发生病虫害,所有作物中蔬菜和水果的农药用量居于首位。韩国农业部门的一项统计表明,1980~1995年韩国农药用量增加了63%,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和大棚作物,农药的大量使用使蔬菜、水果遭受严重污染。巴基斯坦一项研究表明:550个水果和蔬菜样本中有214个检出农药残留,其中79个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允许的最大值(菜花高出10.3倍、白菜高出8.6倍、黄秋葵高出8.1倍)。由于农药残留超标,美国海关仅1984~1994年的10年间就扣押进口的蔬菜、水果14000次。蔬菜、 水果生产中大量喷施农药致使食物中毒的事例屡见不鲜。

果蔬农药污染除了源于生产过程,工厂的加工、包装以及远距离运输中的保鲜、防腐、防虫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美国每年与此有关的食物中毒事例就有6500万件。

1.2 农药与畜牧业

在农业逐渐向集约化发展的时候畜牧业已先行进入这一发展机制,各种私营、国营、合资企业的养殖、畜产加工在经济利益的诱使下出现了一些不“自然”的现象,如工厂化圈养管理等。随着高蛋白饲料、生长素、抗生素、催肥剂的不断推陈出新,畜牧业经济效益大增。但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充斥市场的畜产品不仅口味不佳,有的还会对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马来西亚一些市场销售的小鸡体内有强致癌物硝基呋喃残留、澳大利亚初生小动物体内的杀虫剂污染也很严重[3]。 这方面的报道很多,尤以美国因牛体内荷尔蒙增加引发的争论和英国的疯牛病最令人震惊。英国的一位知情者坦言:“现在的牛比以往摄取了更多的荷尔蒙,这完全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牛肉产品。”[4]

1.3 农药与人体健康

农药通过被污染的食品、 饮水和空气威胁着人类健康。 泰国曾对835个农民进行调查,其中570人体内有农药残留[3]。 最近的研究结果认为,某些农药可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减少体内荷尔蒙分泌,有的农药还能模仿体内的荷尔蒙。据菲律宾官方1992年的报道,可模仿荷尔蒙的农药在蔬菜、水果中广泛存在,有些含量还很高。最常见的硫丹会诱发男性生理疾病、前列腺癌和肺癌,导致免疫功能和生殖能力下降。苏丹曾有31人因误食经硫丹处理的种子而丧生,这些种子本是用来毒鸟的。去年美国亚拉巴马州由于—河流受附近喷施过硫丹的棉田中地表径流的影响,致使20多万条鱼被毒死。

据美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会研究发现象,有机磷这种有害于神经系统的化合物即使含量对成人无妨但可能对婴儿造成威胁。设在华盛顿的美国环境工作组经过两年研究,发现婴儿食品中有多达8 种的可能致癌物。

1.4 残留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使用后只有约10%~30%对靶生物产生作用,其余部分残留于土壤、水体及大气环境中,对环境具有潜在危害。

据统计,中国每年使用农药的耕地面积达25亿亩以上,受农药污染面积达2亿亩,污染状况相当严重。 禁用有机氯农药后农药对土壤的残留影响已较缓和,但尚有不少地区受残留农药影响仍较严重。

农药对水体的影响包括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农药对地表水的污染直接破坏天然水产资源和饮用水质量,影响人体健康。一些地下水位高或土壤砂性重的地区,农药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美国的农药检查机构在地下水中已检测出70多种农药。由于地下水中生物量较少、水温低又无光照,农药更难降解,治理受污染的地下水难度更大。此外,大量农药进入环境后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影响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还致使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富集而引起植物中毒。

2 农业生产应走持续发展道路

长期施用农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40 个国家的首脑一致认为农业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将此决策写入21世纪议程中,此文件第21章第14节明确指出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有利于农业持续发展。1995 年“持续发展会议”又特别强调“在IPM 中要注意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方法的运用”。这些战略方针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亚非地区农药行动网主办的刊物《为了明天食品的安全》在宣传交流信息、保护农业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丹麦一些民间组织通过多种形式激发人们自觉关心环境、减少农药使用,还组织了“农药与生物多样性”、“农药与土壤淋溶”、“农药与癌”的专题研讨;在爱尔兰,市场上严禁出售有害农药;韩国农业部宣布到2004年将农药使用量减少到1993年的一半。

也许人们会问:“减少或禁止农药的使用,如何养活地球?”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1995年一次世界性减少饥饿的会议上曾讲到:“目前世界生产的粮食足以满足全球消费,粮食问题不单是一个生产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是一个食品供应渠道、分配和权利的问题……”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经济学教授Michael Chossudovsky以无可辩驳的论据阐述了全球食品供过于求是导致食品不安全性和饥饿的直接原因[5],他指出:由于自由贸易和全球一体化, 多数小农场主和边远地区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卖给大农场主和农业贸易公司,结果世界食品贸易被少数几个跨国公司操纵,比如美国Cargill 公司就控制了世界谷物贸易的60%。农业成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手段,种植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或市场需求大的粮食作物。农民丧失了土地且无力从市场上购买粮食而陷入饥饿的困境,于是就出现了类似印度目前的状况,即丰富的粮食储备与饥饿的穷人同时并存。

可见,粮食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当然,在提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同时,更提倡运用现代技术和传统的耕作管理措施,主动防治病虫害。比如,世界上最大稻米生产国之一的印度尼西亚80年代中期曾爆发空前的蝗灾,就是因稻米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当时印度尼西亚稻田杀虫剂用量占全世界的20%)致使天敌几乎完全消失而酿成的。此后,印度尼西亚推广综合防治技术,短短几年就控制了虫害、恢复了稻米产量。许多研究都证实持续农业生产系统在产量上与现代农业不相上下,至于所谓持续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多、开支大,是因为传统的价格观念忽略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隐形开支”,即生产过程中环境破坏、土壤退化、水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在美国,现代农业方式生产的小麦售价确是便宜,但如果考虑环境损耗则其价格应提高10倍以上。研究表明,使用 1美元农药相应就有5~10美元环境治理开支, 但在农药价格中并未得到体现。英国若要净化被农药污染的饮用水并达到欧共体标准,每年需投入1.21亿英镑。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有机生产可减少25%的生产成本、减少土壤退化50%以上,同时有机生产完全可以为美国人提供充足的食品。

有机农业生产能在全球范围内使农业真正地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生产严禁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并有统一的生产技术规范。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1995年所提出的:每减少1 千克农药的使用都是对改善环境质量的直接贡献。近30多年来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的推动下,有机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96年底其成员已增加到570 个(分别来自近100个国家)。有机农业发展较快的是欧洲,尤其是德国, 大约有3%~5%的农场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生产;西欧、北欧的其他国家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场在1%~2%之间。美国有2%左右。 亚洲地区除日本和韩国发展较快以外,大部分国家的有机农业仍处在起步阶段。与此同时,有机食品市场占有量在逐渐增加,据估计,21世纪初有机食品的销售量将占到全世界食品销售总量的5%~10%。

持续农业的优越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解决当前农业环境问题的出路。

(收稿 1997—04—11)

标签:;  ;  ;  ;  ;  ;  

农药与未来农业发展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