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分析论文_刘小燕

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分析论文_刘小燕

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100

摘要:目前我国工程合同管理与国外先进水平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争与国际先进造价咨询水平接轨,以便更好地完成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基于此,笔者结合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了通过加强工程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对策。

关键词: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策略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旧厂房改造项目,开发规划为设计创意产业园,改造对象是园区内所有厂房,共有 11 栋单层工业厂房。1#、2#、3#厂房是砖混结构,4#、5#、6#、7#、8#、10#、11#、12#厂房是排架结构。对 1#、2#厂房的外围护结构进行改造,内部分隔改造工程由业主自理。3#厂房的体量与 1#、2#厂房相差不多,采取外部加建、局部分层等改造方式。建设单位在 4#厂房顶部加建一层。5#、6#、7#厂房被改造为办公场所,主要采用内部分层的改造方式,形成夹层空间。8#、10#、11#厂房体量较大,对其采取外部加建、扩建,内部分层等综合改造方法。将 12#厂房的大部分外围护墙体拆除,置换为玻璃幕墙,改造为展览厅。

2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

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实质上是对旧工业建筑物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在对合同的管理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2.1设计过程要求高

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在进行方案设计前需要深入调查研究:首先,熟悉旧工业建筑的图纸。旧工业建筑的原始图纸往往年代久远,且大多数为手绘图纸,最好到旧工业建筑进行核对。然后,对旧工业建筑各构件重新进行可靠性计算。旧工业建筑的结构构件大且多,哪些可以拆除,哪些构件需要保留,必须经过严格的荷载计算。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大合同管理的难度。

2.2施工阶段变更多

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施工阶段变更较多。原因分析如下:

(1)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往往涉及拆除、水电消防管道敷设、加层加建、间隔分层等工序,施工障碍多、难度较大;

(2)大部分施工过程均是在旧厂房内部进行,施工场地狭小,无法采用大型施工机械,施工面窄,影响施工效率。这些问题导致施工过程存在潜在变动因素。此外,施工现场的不确定因素多,设计图纸在原来建筑图纸上设计的,大多数隐蔽工程情况在原来图纸上没有体现,直接施工的时候才发现现场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另外,建设单位不断完善细化项目功能要求而提出新的功能要求等问题,也增加了施工变更的数量。该改造项目 2017 年 7 月出现的设计变更次数多达 25 次。其中涉及的内容包含窗洞口改为门洞口、增加墙体、新开洞口、排风烟道改为 PVC 管、地面做法、新建钢结构夹层材料变更等各个方面,增加变更频繁,合同实施必须按变化的情况不断地调整,这要求合同管理必须是动态的,必须加强合同控制和合同变更管理工作。

2.3竣工结算问题多

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的竣工结算比一般新建工程更为复杂,出现的问题更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工程量计算难。工业建筑难以从图纸上区分新建项目与修复项目。建设单位的结算人员需要常去施工现场核实工程的实际尺寸,核实哪些是新建部分,哪些是修复部分,哪些是原有部分等。

(2)工程计价难。这主要是由于缺乏专业对口的消耗量定额,导致在分部分项工程计价时不断出现争议。在改造项目 7#、8#厂房竣工结算过程中,许多工程内容出现争议。如风管及彩钢岩棉夹心板认价、加固柱梁及修复原有门窗洞口的工程量等。

3通过合同管理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策略

从投标报价到合同条款的谈判和签订的过程中,必须对直接关系到造价控制的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更好地通过合同管理达成理想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效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建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建立全过程合同管理体系

首先确定拟建项目的范围,招标文件,合同条款等内容,由成本管理部门认真核对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检查与图纸的相符程度,以及由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的正确性,确保设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尽可能从设计阶段减少后期设计修改的发生。其次,由合同管理部门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起草相应的合同文件,拟定合同谈判的方法和具体流程。最后,进行合同谈判,并且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存档。

其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更要注重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分析成本偏差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项目实施阶段,会发生索赔和签证,要通过合同管理,减少所配合签证的数量,为业主方减少损失。

最后,在合同履行过程的最后,进行合同收尾阶段,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按照合同文件的要求进行处理。建设单位应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出一套可行的、可靠的合同制度,尤其注意招投标的管理、合同管理制度,并让参与到工程管理的员工都能熟悉公司的合同制度流程。建设单位可让合同管理人员参与到建筑项目的建设中去,指导项目管理人员将他们的工作与合同管理挂钩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兼顾合同管理,运用合同管理,促进合同管理,从而提高对工程预结算的管理。调动一切涉及到合同条款内容的相关职能部门,使他们都参与到管理和控制过程当中来。通过全员学习合同制度和流程,使合同管理过程环环相扣、协调一致,从而加强了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合同履行、管理和纠偏的重视,加强了工程的变更管理,这有利于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程序性和实质性内容全面梳理,为以后全过程合同管理准备提供制度基础和人员准备基础。

3.2加强合同管理重点环节控制

本项目在合同管理的各重点环节当中虽然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首先,在合同文件内容方面,建设单位在对于合同条款的研究和把控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从一定程度上证明本项目合同管理团队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但仍然在材料表等关键文件的编制方面出现了疏忽。因此笔者建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仅要注重合约条款的认识和修改,更要充分重视其他合同文件内容的编制。

在设计合同管理方面不同的设计标准、设计理念往往导致深化设计图纸的审批困难重重。而且,一旦遭遇设计修改问题频繁出现,在工期控制上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工期延误造成工程罚款也时有发生。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把握好设计合同管理的尺度,施工单位也不要抱着通过变更和索赔赚取更多的利润的投机想法而得不偿失。

在履约过程中,在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工期下,最根本的关键还是要项目的各方参与者都要重点强调合同意识、合同管理制度。一切合同管理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顺利的履行合同约定,一方面要重视合同管理,另一方面也绝不能过度依赖合同管理。

在变更及索赔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建设单位合同管理团队要激发整个项目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明确发承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区分变更和索赔的定义和范围,尽量减少不合理签证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和谐理念,在合理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争取与各参与方共赢的良性合作关系。

2.2.3加强竣工验收阶段的合同管理

在竣工验收阶段,建设单位必须要求承包单位全面整理工程结算的所有资料,并在审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记录,建立完整的审查档案,同时结合合同条款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明确的处理意见,对重算和多算的项目进行调减,对少算和漏算的项目进行递增,然后进行清单的汇总和分析;建设单位所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要对承包单位提交的全套工程结算资料进行结算审价,建设单位要督促承包单位积极配合审价单位在合理时间内补充提供相应的资料和完成审价,最后建设单位根据工程最终审价报告进行工程款的支付。

3总结

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是实现控制工程造价的保证,因此,必须采用科学和规范的合同管理来管理工程,以实现工程造价控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都应该高度重视合同,以合同为中心,通过做好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尽量避免建设单位决算超过投资概算,从而增加建设单位的收益,达到通过合同管理控制造价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伯森.国际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刘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分析论文_刘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