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针灸治疗方法论文_张淑杰

中暑的针灸治疗方法论文_张淑杰

张淑杰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摘要】探讨针灸治疗中暑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中暑患者的针灸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中暑患者经本院的针灸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康复出院。结论:本院对中暑患者采取的针灸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

【关键词】中暑 针灸治疗 中医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367-01

中暑是指夏令在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气温高湿度的特殊环境中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又称中喝、中热、冒暑等。盛夏季节,天气炎热,在高温环境中劳作或烈日下远行,或在车船、剧院等公共场所,人群拥挤,缺乏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体质虚弱及过度劳累,往往发生中暑。发病前有在炎热气候或高温环境中较长时间过度体力劳作、长途行走等病史[1]。饥饿、体质虚弱等内在因素是本病的易患因素。中暑的主要病因病机有暑热炽盛,耗气伤阴;暑热夹湿,郁遏气机;暑热伤营,蒙心动风;暑热炽感,气阴俱脱等。中暑的临床治疗以清暑解热,生津益气,开窍熄风为主,并结合具体的证候表现进行辨证施治。我院2009年6月~2012年8月成功实施针灸治疗中暑4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对中暑针灸治疗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6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中暑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25~65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45.5岁,其中热射病(中暑高热) 15例,热痉挛(中暑痉挛)13例,热衰竭(中暑衰竭)12例。中暑症状包括先兆中暑,如患者出现出汗、头昏、眼花等;轻症中暑,患者体温升至38摄氏度以上、呕吐等;重度中暑,皮肤苍白、全身乏力等。中医诊断标准包括,暑热(内郁)证、暑热闭神证、暑热动风证、暑闭气机证、暑伤津气证、阳脱证、阴虚动风证、暑伤肺络证。

1.2治疗方法

1.2.1轻症。治法:解表清暑,和中化湿。取督脉、手足阳明、心包经穴。针用泻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灸处方:大椎、合谷、陷谷、内关、足三里。方义:大椎属督脉经穴,为诸阳之会,配合谷、陷谷疏泄阳明,有解暑清热之效。内关通于阴维之脉,行于腹里,分布胃、心、胸之间,配足三里不仅能和中化湿,而且有益气扶正,防止暑邪内犯的作用。随证选穴:头痛加头维;呕吐加中脘。

1.2.2重症。治法:清泄暑热,宁心开窍。取督脉、足太阳、心包经穴。针用泻法,并可放血。

针灸处方:百会、人中、十宣、曲泽、委中、曲池。方义:暑为阳邪,易犯心包,以致清窍闭塞,昏迷,取百会、水沟清热开窍醒脑,曲池、十宣苏厥止痉。曲泽为手厥阴的合穴,委中为足太阳的合穴,用三棱针点刺浮络出血,以泻营血暑热。随证选穴:抽搐瘛疭,加阳陵泉;汗出肢冷,脉微欲绝,加关元、气海、太渊、阴郄[2]。

1.3本病除用上述针法治疗外,尚可选用如下疗法:耳针取穴:耳尖、神门、下屏尖、心、枕。操作法:取双侧,强刺激,留针30分钟,耳尖点刺放血。取嚏、刮痧 取卧龙丹或夺命丹之类的痧药,吮入鼻中取嚏开窍随后,用汤匙或大铜钱蘸食油或盐温开水,刮脊柱两侧,前胸、肘窝、胭窝,自上而下,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度,用力宜均匀,不可过重。亦可以食、中指屈曲,蘸温水,用指中节提捏印堂穴、颈项部位,至皮肤紫红色为度。

2 结果

本院收治的中暑40例患者经本院的针灸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顺利出院。

3 讨论

本病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感受暑热、湿浊。轻则暑邪郁于肌表,汗出不畅,热不外泄,出现头晕、头痛、身热、少汗、懊农、呕吐。重则暑热炽盛,内犯心包,出现汗闭、高热、神昏、抽搐、瘛疭。若热盛而致气阴两竭,出现汗出如珠,呼吸短促,四肢逆冷,脉微欲绝等虚脱症状,是为危候。中暑时突然昏倒,类似中风,但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宜加鉴别。重证脱险后,亦有后遗四肢瘫痪者,但多为对称性,此由暑热消耗津液,筋脉失养所致,其病机亦与中风有别。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与具体炎热环境有关。因此,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对重症中暑患者,病情危急多变,除针灸治疗外,宜配合补液、酒精擦浴及抗休克等中西医综合治疗。刺腿弯痧筋法对于中暑患者也有效果,腿弯上下有细筋,紫色,或深青色,或深红色,就是痧筋,针刺的地方有紫黑毒血。患者腿上大筋不可以针刺,刺也没有毒血,反而会令患者心烦。两边硬筋上不可刺,刺之令人筋泄、若臂弯筋色,如此辨之。中暑发病骤急,必须及时抢救。将患者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施以针灸、刮痧等法。中暑会造成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甚至会猝死,因此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针灸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本院对中暑患者采取的针灸治疗措施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辛克平,徐瑞祥.中医疗法治疗中暑高热60例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7,30(2):18.

[2] 邹书文.参麦针治疗先兆、轻症中暑有良效[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2):12.

论文作者:张淑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7

标签:;  ;  ;  ;  ;  ;  ;  ;  

中暑的针灸治疗方法论文_张淑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