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公寓的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李生慧

老年人公寓的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李生慧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在本世纪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探索老龄问题的解决之道将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发展,有助于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富有人本主义精神的人居社会。本文就老年人公寓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老年人公寓;建筑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稳步增强,我国的人均寿命得到了显著提高,期望寿命已从解放初期的35岁升至今天的75岁。但是快节奏的生活、巨大的生活压力等众多因素,致使生育率急剧下降,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时,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自2000年开始,我国也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人养老亦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家庭养老模式是现阶段养老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老年人普遍比较认可的方式,但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家庭结构在发生变化,仅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显然不能解决巨大的老龄化压力。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方式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之举。结合该老年公寓的建筑设计,在分析现行的养老服务模式和研究国内现有老年人公寓优秀设计案例的基础上,依据推行社会养老方式,探索试行社会养老机构设计的全新理念,充分融入人文关怀,使得老年人在公寓中既能感受到家庭养老的温馨,又能享受到社区养老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1.老年人公寓建设现状

在社会生活快节奏、劳动力紧张的今天,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显现出不足与弊端。家庭规模不断缩小,青壮年既要忙于事业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家政服务人员紧缺,照料资源尤为匮乏,社会养老模式在新形式下悄然而生,而且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及其家属所接受。

1.1国外发达地区老年人公寓现状

在美国,社会养老的思想占主流,老年人住宅数量很多,且十分普遍。一些大规模的、设施完备、居住环境优美的老年人社区一般都选址在大城市的郊外。一方面郊外物价比较便宜,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成本,另一方面,郊区远离市中心的喧嚣,空气质量也比较好,更加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佛罗里达州的太阳城中心是美国比较著名的老年人社区,这里温暖无冬,是美国东岸各州的避寒胜地。社区内设有各种不同的户型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老人的需求,有独立家庭别墅,独立居住公寓以及出租型公寓等等,并且配套设施十分齐全,有超市、医疗机构、教堂等公共设施,丰富的社区活动,老年人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在欧洲,政府更加推崇社会养老,老年人多数都居住在独立的公寓中,拥有大片成熟的老年人公寓、老年人社区。社区注重人文关怀,建筑色彩明亮艳丽,无障碍设施完备,各种建筑元素的处理做到人性化、专业化。同时老年人的居住模式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分类,使老年人尽管年龄增加、身体机能退化,仍能得到连贯的生活照料服务。

日本于1970年开始就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亚洲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在最近的四十多年里,针对老年人公寓以及大型老年人社区的建设进行了广泛讨论与深度探索,参考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在不断尝试和借鉴中,总结出了自己的老年人社区体系。由于日本传统的家庭观念比较强,50%以上的老人与家人同住。日本老年人住宅技术走在了行业的前沿,它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很高,使得老年人的生活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自理性、舒适性更强。

相对于中国,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早步入老龄化社会,在近百年的探究分析中,拥有了很多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的老年人建筑探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2国内老年人公寓现状

我国1999年10月开始施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2003年9月发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2013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着重强调,明确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锐意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在社会舆论和国家政策层面,老年人住宅都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老年人公寓的稳步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除了部分一二线城市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公寓外,很多地区都缺少老年人建筑,更不用说像美国太阳城那样大规模成系统的老年人居住社区了。很多地区虽然有养老院,但都是一些废旧的校舍、厂房等改造而来,设施陈旧,缺少相应的无障碍设施,建筑细部缺少人文关怀,无论是建筑内部空间还是外部环境,都不能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生活居住的实际要求。在我国少数大城市中虽然已经提出了老年人社区的概念,但是如何在规划设计上将其实现,如何在运营模式上达到系统化、专业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2.老年人公寓特征

在进行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时,要深入理解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需求和生活方式等。由于中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程度的差别,绝不能照搬硬抄国外老年人公寓的模式,要充分发掘中国老年人公寓的特征,创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中国特色的老年人居住建筑。

2.1满足生理需求

步入老年后,人的身体机能严重退化,主要表现为形体的变化、感官系统的退化、免疫系统的弱化等所带来的各种生理状态的改变和疾病的发生。在衰老过程中,老年人的身体会出现自然的萎缩现象,引起弯腰驼背、关节僵硬、反应和行动的迟钝缓慢。所以在进行老年公寓设计时,要关注老年人的人体尺度,比如建筑的层高,楼梯间的梯段宽度、踏步高度和宽度以及扶手的高度,走廊的宽度等都应比普通居住建筑平缓且宽敞。老年人感官系统的衰退致使他们耳聋眼花,在建筑外部色彩中,更加倾向于对比强烈鲜艳的色彩,使得老年人能够有良好的感知。对于老年人身体的病变,应该在老年人公寓中配套设置相应的医疗服务设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实现心理诉求

对于老年人,从原来的社会中坚力量群体转变为需要被照顾的对象,从原来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接受社会福利保障的人员,从原来大社会回归到孤独的小家庭,这种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的骤变,使得老年人在心理上更加敏感、孤独,没有安全感。加之生活圈子日渐狭小,他们更加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关心和照顾,渴望与别人沟通与交流。老年人公寓的建立,有助于扩大老年人的生活圈子,在和同龄人的交流过程中,使得心情更加愉快,晚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3.某老年公寓设计研究

3.1选址分析

中国老年人传统的家庭观念比较重,因而老年公寓应该选择在距离市中心相对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这样既能方便老年人回家与家人团聚,也方便了家属来探望老人,使他们能笼罩在家庭的关怀这下。同时周围也要有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以方便老人购物、休闲、锻炼、娱乐等。如果选择建设在城市中心地带,则市中心用地成本较高,且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也不适应老年人平缓慢奏的生活。选址在近郊,空气新鲜,周边有绿化带或者公园,更能营造一个舒适的休闲的外部环境。

该老年公寓周围交通发达,公共交通十分便捷,周边2公里范围内即有一家二级医院,距离本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医院)仅15分钟左右的车程,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左右。同时项目周边有良好的景观资源,西北角为市老年公寓的大面积湖面,视野开阔,软硬件和景观条件都十分优越。

3.2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突出适老型、宜居型、服务型的建筑特点,除了兼顾普通养老公寓的使用功能,注重各环节均能满足老年居住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尊重。注重建筑内外功能与形式上的统一,建筑外形与地方风貌相结合,将时代感与地域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塑造高水准建筑形象。暖色调的外立面设计,给人以家的温暖,让人心情平和。注重建筑外环境的营造,形成多层次绿化多重景观;采用多种景观处理手法和公园湖面等景观要素相互辉映,设计了富有变化、生动活泼、利于休憩健身的室外场地。充分保证每户每单元的采光,强调半室外阳光空间的运用,如空中生态走廊、入户花园、露台等;充分考虑配套功能对老人生活的影响,为老人日常生活及娱乐提供便利。

该老年公寓注重打造高端老年公寓设计理念,秉承“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宗旨,为老年人提供吃、住、医、护、养等一体化设计在内的综合老年社区。

3.3功能布局

3.3.1户型设计。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差异,公寓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健康老人及自理老人的生活区,此部分老年人是依旧充满活力,规划设计在包括南楼和北楼的偏上部的几个楼层部分,此区域日照充足南北通透,通风和采光效果都十分好,给人明快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其次是半自理及不能自理的老人居住部分,此部分老年人是须加强护理的,这类居住区统一规划设计在护理楼内,楼下为医护单元,便于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此区域分布在交低楼层内,空气通而不透,采光日照也相对减少,以适应体弱老人的需求。另外还安排了附属居住建筑区,以用于满足夜班护理人员的居住及探望老人的亲属的临时居住需求。

每个居住单元根据需求设置不同户型,有一人一居室或两人一居等各种类型的。公共管理空间则分布在各个居住单元四周,方便管理人员随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为了营造“家”的温馨感觉,在设计中特意安排了多居室户型,以两居室或者三居室的形式,即通过几个居室组合成一个“家”,并且配套有公共的浴厕,公共客厅使得老人们可以一起聊天,看电视节目,有种浓浓的家庭氛围,摆脱独自居住的孤单寂寞。

3.3.2公共空间设计。为了满足动静分区的要求,按照“上动下静,动静分离”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公共空间主要设置在一层和二层。一层设有医疗服务单元,供老人们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一些基本医疗和康复服务,满足了老人日常的诊疗、咨询、配置及发放常用药品等需求。由于距离市区商业区域较远,且老人的活动能力有限,还设计了老人专属的生活街,并把商业店铺按照老人的活动路线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安排。公共餐厅、咖啡厅围合成一个内部庭院,使得在用餐休息的时候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同时中庭又给建筑空间内部带来了充足的光照。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二层设置陶艺室、棋牌室、健身房等公共活动空间。在地下一层设有游泳池和水疗中心。

3.4无障碍设计

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分析老年人对建筑的要求,确保老年人在公寓中能便捷的生活,在公寓的公共空间中有良好的参与度。

3.4.1地面。由于老年人行动比较迟缓,地面尽可能平坦,避免设置两个踏步的高差,有些地方尽可能用坡道代替楼梯,以方便坐轮椅的老年人通行。各房间不应设置门槛,地面铺地应采取防滑措施,不能用光洁的地砖饰面。地面也不采用硬质材料,以免老人的拐杖碰撞地面,发出过大的声响。

3.4.2交通空间。在公共活动区域及交通空间中,设置连续的扶手,根据老年人形体状况,扶手高度一般在750-800mm,扶手的转折处避免尖锐面而做成弧形。楼梯的坡度比一般的建筑小,踏步高度不大于150mm,踏面宽度大于300mm,且楼梯两侧都设有扶手,在踏面上设置防滑条。电梯均采用无障碍电梯并确保担架及轮椅均能够正常通过,电梯按钮采用触摸式,并且降低高度,使得轮椅上的老人也能使用,且采用语音播报楼层号。

3.4.3居住空间。由于老年人感官系统退化,居住色彩采用暖色调,不会让老人感到孤寂,鲜亮及对比度强的颜色,能更好得被感知。在卧室的床前有足够的空间,确保轮椅的旋转和护理人员的医疗服务。浴室一般采用淋浴,地上设有防滑垫和专供老年人使用的淋浴板凳。厕所选择坐便器,并在两侧设有扶手,而且应在房间和卫生间中设有呼叫系统,以方便老人们求助。

4.结束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改变老人们传统的家庭观念,将社会养老推进向前,在老年人公寓中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这些需要设计师认真思考。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重点考虑使用者的效益,突出老年人居住的特殊需求,包括无障碍设施的应用、房屋建造材料、物品的耐久性、建筑物朝向和布局充分利用日照、自然通风等,充分满足老年人居住需求,营造出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论文作者:李生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  ;  ;  ;  ;  ;  ;  ;  

老年人公寓的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李生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