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住宅小区供电设施标准化建设研究论文_杨仕锋

新建住宅小区供电设施标准化建设研究论文_杨仕锋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东供电局 广东惠州 516300

摘要:通过分析由开发商等建设单位按照“专变”模式出资建设的小区供电设施存在的建设标准低、遗留缺陷多、运维检修缺失、设备运行效益差等问题,提出了由政府明确新建住宅小区供电设施的建设主体、管理主体,统一出资界面、收费标准、建设标准,明确供电部门在住宅小区供电设施建设、管理上的责任。从而实现小区供电设施建设主体与管理主体的统一,推进小区供电设施标准化建设;实现"供电到户、抄表到户、服务到户,提高小区供电可靠性,从本质上解决小区供电设施建设和维护问题。

关键词:新建住宅小区;供电设施;标准化建设

引言

国家取消供配电贴费后,国家计委、经贸委规定客户供电工程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以致出现政府的拆迁安置房和开发商的商品房小区的配套供电设施基本上先由建设单位按照“专变”模式出资建设,后迫于行业优质服务要求、政府的行政干预和业主的用电需求压力,供电部门被动借助业主的供电设施实现供电到户,造成了“按专变建设、公变管理”的奇异现象,因为小区供电设施产权属于业主,致使这些供电设施长期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而一旦出现故障,供电企业又要无条件进行抢修被动局面。

1小区供电设施存在的问题

1.1供电设施建设标准低下,建设规模不符发展要求

随着用户受电工程“三不指定”的提出,给小区供电设施的建设规模、标准把控增加了难度。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商人的天性,房地产开发商从其自身的商业利益出发,短期效益明显,为节省投资,总是想方设法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公用设施用地,在配电房布置和容量配置等方面没有考虑长远用电的需求,而是按近期的规模、规范要求的下限进行落实,往往采取减小配电房面积、减小设施建设规模、减少设施配置、降低设备材料的选型标准、降低施工工艺标准和扩大配电设备供电半径等办法,降低开发成本,人为降低了小区供电设施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制约了用电发展空间。

1.2电力行政执法主体缺位,基建遗留缺陷严重偏多

因供电部门没有行政执法权,无法强制用户对缺陷进行整改,而政府限于人力、物力以及专业经验不足等原因,不能有效行使执法权,造成电力行政执法主体的事实缺位,使一些不影响工程直接送电的缺陷得不到及时整改,致使小区供电工程的基建遗留缺陷多。根据用户工程管理的相关规定,供电部门虽然对小区电力工程中的受电装置的质量有监督义务,对存在的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建设的缺陷问题,特别是土建阶段随意变更设计造成供电设施维护检修通道、管线预留等不符合要求的缺陷等情况,出具了《工程缺陷整改通知书》并提出了整改要求。但由于大部分缺陷不至于影响工程的直接送电,而只是埋下安全隐患,制约扩容,供电部门往往只能在教大用户急于用电的呼声和政府的干预下妥协,同意按先送电后整改的办法处理,然而一旦送电,开发商的后期整改便遥遥无期,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一大业主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小区供电设施标准化建设的措施

2.1加强建设标准统一,推进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

以建设坚强可靠的配电网为目标,以“前瞻性、先进性、统一性”为指导思想,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严格按照《浙江省电力公司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等标准要求,重视新建住宅小区供电设施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和组织实施。有序推进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按照《小区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管理办法》,把住宅小区的供电纳入电网发展规划,优化设计方案,规范简化住宅小区供电工程的装置标准、接线方式、容量配置、设备选型等,选用可靠性高、档次高的国网公司许可入围的通用设备,并从利于设备今后运行维护所需备品备件方面考虑减少设备的规格种类。有序推进配网建设工程全过程技术监督,强调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图纸会市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工程质量“零缺陷”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技术监督预警制度,对一些具有趋势性、苗头性、突发性的问题及时发布技术监督预警报告,并对整改全过程进行跟踪,确保小区配电工程“零缺陷”投入运行。

2.2坚持科学规划统领,确保供电设施与小区布局相协调

供电方案设计质量的高低、成果的落实直接影响住宅小区供电设施的建设水平,而供电方案只有体现在小区布局规划上方能见效。重视将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纳入小区整体规划,并把供电部门出具的小区供配电方案作为小区初步设计的内容,反映在小区土建等项目施工图设计中,确保小区供电设施与整体规划同步设计、协调统一。

为此,在小区规划阶段供电部门必须做到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在小区项目规划初期就积极与开发商、政府规划部门协调沟通,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电网发展规划和小区的功能定位、建设规模等规划信息,按照《浙江省电力公司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的要求,按照城市配网技术发展方向,科学做好小区的负荷预测,确定小区供电的最终接线方式、容量配置规模,有序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或预留配网自动化接口。对小区布局提出有理、有据、可行的规划建议并要据理力争,努力使供电用房一次性落实到小区整体布局规划中并予以保护控制,做到小区供电设施与小区整体规划同步设计,确保供电设施与小区布局的整体协调,避免出现小区主体建筑完工后没有变压器等配电设施的位置的被动局面。

2.3按照精细化的要求,做好供电设施的标准化运维管理

供电部门要按照《配电网运维规程》、《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导则》和《配网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等规程的相关技术要求,加强对小区供电设施的带电检测、状态评估、运维管理和故障报修服务等工作,依托配变智能终端,着重关注配电变压器的负载情况和无功电压管理,按照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依据历年的负荷变化情况,按照小区变压器负载率不宜超过65%的要求,制定变压器等主设备的增容计划。加强小区配变台区的无功电压管理,采用低压智能电容器集中补偿方式,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容量,确保补偿后用电高峰时段Cos≥0.95,使变压器保持在经济运行水平,提高供电设施的运营效益,确保小区供电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2.4住宅小区供配电方式

住宅小区用电负荷采用环入主线的“手拉手”环网供电,其中消防设备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核心区域的10千伏小区公变宜采用“三双”接线(双电源、双线路、双接入)。高层住宅的消防中心、消防水泵、消防电梯、安防中心等应在其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所有高层住宅的生活电梯及生活给水泵应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建筑高度为100米或者35层及以上超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负荷和一级负荷,除满足一级负荷的要求外,还应设置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备用电源,并设置自动启动装置,在30秒内供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政府主导下,统一出资界面、收费标准、建设标准,实现小区供电设施建设主体与管理主体的统一,规范了设备配置与选型,提升了供电设施的档次;有利于标准制度的落实,促进了小区供电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有利于设备基础信息的收集和台帐的建立,供电设施标志标识的标准化制作安装,提高小区配电网健康水平。小区的环网供电方式,有效增强抵抗自然灾害及外力破坏的能力,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实现了“供电、抄表、收费、服务”四到户,规范了供电服务管理行为,从本质上解决了小区供电设施建设和维护问题,有效化解了供电企业、业主及物业管理之间的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嘉燕.新建住宅小区供用电设施建设管理方式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10):206-207.

[2]黎荣乐.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规划设计的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0):104-105.

[3]朱明柱,金东红,朱彬让.新建住宅小区供电设施标准化建设的探讨[J].大众用电,2015(S1):31-34.

论文作者:杨仕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  ;  ;  ;  ;  ;  ;  ;  

新建住宅小区供电设施标准化建设研究论文_杨仕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