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工艺中道法自然美学思想的分析论文_周利娟

烙画工艺中道法自然美学思想的分析论文_周利娟

周利娟烙画艺术工作室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就是让万物在自然而然中呈现出自身的真正价值,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其美学表现形式。烙画工艺流程中从烙制材料的选取、烙制工具的改良到烙画题材的表现以及烙制技法的使用等无不遵循“道法自然”这一美学思想,使人与自然在交流、化合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且对生态、环境哲学与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烙画;道法自然;美学

烙画,也叫烙花、烫画、火笔画,古称“火针刺绣”。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因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三年,才被河南南阳的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传,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几大派系。烙画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不仅采用了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 描等手法,还可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效果与棕色素描或石版画类似,因此烙画将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与西洋绘画严谨的写实效果融为一体,给人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同许多民间画种一样,烙画在民间大多以自然生存的状态存在,并且与时代同步发展。“自然”是道家思想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道法自然”这一理念源出于《老子》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所要表达的大致意思就是:人类应该效法天地万物,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体悟而发现蕴含于其中的“自然”之道,并将其作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则。

“道法自然”这一美学思想在烙画工艺流程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无论烙制材料的选取、烙制工具的改良,还是烙画题材的表现以及烙制技法的使用,神秘而富于创造性的“自然”力量贯穿始终,寄托了人们对无限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祝福,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天然去雕饰成为烙制材料选取之原则

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指一种没有人为因素的天然状态。它合乎规律,是各种自然力相互作用求得均衡的结果,这种完美的状态在老子看来只有在自然界才有最佳的体现。烙画材料在选择上亦遵循着自然原则,只有来自大自然的天然的材质才可能成为烙画效果最佳的表现媒材。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烙画材料已经从木板、椴木杨木做的三层胶合板,扩展到葫芦、竹材、宣纸、丝绢等材料,芦苇、麦杆等生物质材料也成为了当今烙画的新型材料,为丰富烙画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与现代工业设计常用的塑料、金属、合成材料等不同,所有这些烙画材料均来自于大自然。比如有时可以利用木材纹理的千姿百态进行创作,有的木纹恰似大海浪涛、碧波荡漾、烟云缭绕、云霞彩练;有的形如沙漠荒滩、奇峰峻岭、层层梯田……那图案自然不雕饰,线条流畅,有时只需在木板的某个位置用电烙铁略烫几笔就能表现出近景,利用流畅而富于变化的自然纹理创作的作品自然巧夺天工、浑然天成。

二、与时俱进的烙制工具契合了“自然的”发展变化原则

对道法自然内涵延伸解读,有时可以理解为顺其自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时代前进规律,意即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烙画工具从早期的“油灯烙”到“电烙”,再到“激光烙”,电烙笔现在亦有了一系列的型号,且笔头形态各异,有的电烙笔能够任意调节温度,这些工具随时代技术发展而改进,为烙画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具有划时代意义。

火烙铁是比较原始的烙画工具,它的特点是烫出的线条粗犷、奔放、处理大面积深色画面时又快又省力,而且有虚实,有浓淡,具有中国画大写意的泼墨特色,缺点是不能保持恒温,而且必须配备火炉才能使用,用起来比较困难。随着烙画工艺的不断革新,出现了电烙铁和电烙笔。电烙铁的特点是能够保持相对恒温,配用接触调压器可以任意调节烙铁温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烙笔是现在比较理想的烫画工具,它体积小,使用方便,升温快,通过变压器调节电压,可以变换烙铁的温度,用电烙笔可以烫出丰富的“笔法”,如毛笔中的顿挫、点飞、磨擦、勾勒等均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烙画工具与时俱进,新工具的不断出现拓宽了烙画的发展空间。

三、以天地间自然万物为题材表现

道教美学思想认为,符合“自然的”发展变化原则的就是美的,而“大自然”中就存在着美。“大自然”体现了“道”的原则和精神,所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水草木,既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又体现了“道”的原则和精神,所以也是美的。

山水烙画取材与国画一样,主要以名山大川、地方名胜为主,如黄山之云海、庐山之青玉峡、崂山之鱼鳞峡、杭州之西湖十景等等。花鸟烙画的题材与传统绘画中花鸟题材基本类似,如梅、兰、竹、菊、海棠、牡丹、仙鹤、喜鹊、锦鸡、鹰、孔雀及和平鸽等等。花鸟搭配一般具有一定的规则,包含约定俗成的文化寓意,如牡丹与孔雀相结合象征富贵荣华;喜鹊与梅花结合象征着喜庆;锦鸡象征前程似锦;鸳鸯象征爱情;展翅高飞的鹰代表鹏程万里、平步青云之意;燕子、黄莺和牡丹结合则表示和平盛世等等。现代人物烙画比古代人物烙画更丰富,形象也更生动逼真,其或取材于古代历史、传说、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或取材于当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可谓五彩缤纷。

四、追求色彩自然、中西合璧成为烙制技法之主流

“道法自然”是老子美学所提出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最自然的即是最美的,最高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境界就是要合乎自然之道。美学这个词本来的意义就是“感性”。我们有一种能力,这就是感性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艺术中,也体现在生活中。我们研究美学,是研究生活、自然和社会感性的方面。人类对“自然”的物体与身俱来有一种亲近感,比如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红日、绿地等色彩。烙画就是利用了自然界的物体火灼后产生自然色彩印迹的深浅进行绘画表现的。

烙画特有的自然褐色是对远古情怀的眷念,尊贵而不失儒雅,这是烙画最显著的特点。烙画中常见的褐色中也可能会含一定灰色的中、低明度各种色彩,如土红、土绿、熟褐、生褐、土黄、咖啡、古铜、茶褐等色,烙画产生的色彩效果在自然中都能找到对应的物体原色,这些原色有其独特的色彩语言,性格一般都不会显得太强烈,易产生和谐感,给人以成熟、谦让、丰富、随和之感。这也是自古以来人们追求清高淡泊、超凡脱俗品性的一种体现。

在全球一体化潮流中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相互影响已成为时代的意识主流。中国画艺术追求的传神写意与西方艺术遵循的理性写实在表现物象手法上有较大不同。烙画匠师们在把传统中国画与民间画相结合的基础上融汇了西方绘画艺术(如油画、水彩、版画等)的表现技法,其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在于将写实与写意进行整合,将中西艺术表现形式融为一体。彻底改变了传统烙画的原始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又创造出了套色和填彩工艺,从而使烙画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感染力,烙画艺术自传统走向现代,必然要融汇中西方文化,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也是自然观的必然结果。

结语: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绿色设计的广泛流行,崇尚自然的烙画工艺迎来了春天,其特有的魅力深受人们喜欢。烙画艺术将传统的“道法自然”美学思想与现代人们的审美追求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不仅对烙画工艺的发展、产品设计等本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对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玮.烙画工艺探析[J].大众文艺,2011,(12):45-46

[2]李极均;张朝晖;吴俊华;罗方;任杰;王硕;朱长达;赵思思;丛琳.现代烙画技术与创新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40-41

[3]高建平.美学的超越与回归[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8

[4]林伟.当代民间烙画发展之路[J].大众文艺,2014,(06):42-43

论文作者:周利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烙画工艺中道法自然美学思想的分析论文_周利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