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烤烟打顶后的干物质与钾素积累规律及其调控

云南烤烟打顶后的干物质与钾素积累规律及其调控

赵正雄[1]2003年在《云南烤烟打顶后的干物质与钾素积累规律及其调控》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田间试验于2000年—2002年在云南省玉溪市研究了云南烤烟打顶后体内干物质和钾素累积与分配的规律及其相应的调控措施。结果表明: 烟株干物质和钾素累积总量在打顶后最初一段时间有一上升过程;此后,随着烟叶的正常成熟采收,叶片从下至上相继出现同化产物的净消耗,烟株干物质累积总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品种以及不同气候年度间有一定的差异。各部位烟叶此期有明显的钾素外撤,烟株钾素累积量减少,说明烟株成熟后期存在钾素的损失。此时烟叶中钾含量的下降除了与干物质累积所产生的稀释作用有关外,更主要的是与此期烟株存在钾的外撤流失以及烟株体内的钾素在烟叶中的分配比例下降有关。 通过留顶或在打顶后的茎截面上涂抹生长素(NAA)使烟株生长后期顶端优势得以继续保持。顶端优势的存在改变了烟株体内干物质和钾的循环与分配模式,体内有更多的干物质和钾分配到地上部,而正常打顶打杈的烟株则有相当数量的干物质和钾分配到根系。涂抹生长素(NAA)后使烟株中、上叶位的烟叶含钾量有了明显提高。其机理主要在于:(1)涂抹生长素(NAA)后提高了烟株根系对钾素的吸收活性,使烟株积累了更多的钾;(2)涂抹生长素(NAA)后改变了烟株钾素原有的分配规律,使更多的钾向叶片分配,减少了茎中钾的分配比例;(3)涂抹生长素(NAA)后抑制了腋芽的产生,减少了腋芽对钾素的消耗。 打顶时于烟株根系一侧断根并结合追施钾肥促进了烟株新根的生长和对钾素的吸收,同时使体内更多的钾素向中上部烟叶中分配,有利于提高其含钾量。 打顶时保留底脚叶增强了烟株根系后期的光合产物供应,促进了烟株对钾的吸收;同时,底脚叶中的钾后期向其它部位的转运也有利于其它叶片含钾量的提高。 施用相同数量钾肥条件下,均匀施肥方式(即将基肥与25×25×20cm根区内土壤混匀)提高了根系生长密集区域内土壤钾素养分的供应强度,促进了烟株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了烟叶的含钾量以及钾肥的利用效率。 全生育期覆膜促进了烟株早期的生长和发育,使烟株前期有较多的同化产物和钾素积累,而后期又较早地进入成熟阶段。打顶时揭膜改变了烟株干物质和钾素的累积过程,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在初期阶段明显受到影响,体内有钾的损失;后期随着烟株的适应以及根际土壤水气状况的相对改善,揭膜烟株干物质和钾素累积量比前期有所增加;全生育期覆膜烟株由于根际土壤长期处于相对郁蔽的状态影响了烟株的生长,体内钾素累积量下降。 大田示范结果表明:在打顶的同时涂抹生长素或断根结合追施钾肥有利于提高云南烟叶的含钾量,改善烤后烟叶的评吸品质,增加烟农的经济收入。技术本身简单易行,适宜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和普及。

蓟红霞[2]2006年在《土壤条件对烤烟生长、养分累积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土壤条件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首要环境因素。通过在贵州省大方县和毕节市的13点无重复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有机质水平和质地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干物质和N、P、K累积特征及品质的影响,对土壤适宜性指标与烟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贵州省植烟土壤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质地对烟株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至移栽后11周,烟株干物质累积强度以有机质<20g·kg~(-1)的土壤上最大,11周后,以有机质>25g·kg~(-1)的土壤上最大,有机质>20g·kg~(-1)的土壤上烟株前期生长速度不快,持续时间较长,后期干物质累积量仍然较大。砂质壤土干物质大量累积时期在打项前,粉(砂)质壤土上烟株干物质累积历时较长。烤烟干物质累积特征大致可分为两类:在砂质壤土和壤土上表现为“S”型曲线,粉(砂)质壤土上表现为持续增长型。 烟株氮素累积特征可以大致分成叁类,第一类砂质壤土上氮素累积特征表现为快~快~慢;第二类在壤土上表现为慢~快~持平型曲线;第叁类粉(砂)质壤土上表现为持续增长型。烟株氮素吸收累积量高峰期主要在7~9周。在砂质壤土和壤土上,有机质<20g·kg~(-1)土壤上烟株氮素累积量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有机质水平的土壤,在大方点粉(砂)壤土上烟株氮素累积量以有机质>25g·kg~(-1)土壤最高,有机质<20g·kg~(-1)土壤次之,有机质20~25g·kg~(-1)土壤最低。土壤质地对烟株氮素累积量的影响表现为粉渺)质壤土>砂质壤土>壤土,较轻的土壤质地有利于前期氮素吸收累积,可降低烟叶中氮素累积分配比例。烟株对磷的吸收累积量较少,且全生育期变化不大。 烟株对钾素的吸收累积高峰期在5~9周,烟株生长后期体内存在钾素的净损失。烤烟钾素累积特征也可以大致分成下降型、持平型和增长型叁类。总体上,在有机质<20g·kg~(-1)的砂质壤土上、有机质20~25g·kg~(-1)的壤土上和有机质>25g·kg~(-1)的粉(砂)质壤土上烟叶含钾量较高。 土壤有机质对烟株干物质和氮累积量和产量的影响达显着水平。质地对烟株干物质有极显着影响,对烟株N累积量有显着影响,对产量的影响不显着。不同生态地区对烟株干物质、N累积量和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土壤有机质、质地和不同生态地区对烟株磷和钾素累积量的影响均不显着。 土壤因子和生态环境条件是影响烟叶品质的两个重要因素。有机质对下部叶烟碱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的影响达显着水平,对钾含量有极显着影响;对中部叶烟碱有显着影响;对上部叶烟碱和氮碱比有显着影响,对其它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不显着。质地对下部叶烟碱含量、中部叶钾含量和上部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有显着的影响,对其它化学成分的影响不明显。不同生态地区对绝大部分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质地和不同生态地区显着影响下部叶的评吸总分,土壤有机质和不同生态地区显着影响中部叶的评吸总分且极显着影响上部叶的评吸总分。 土壤适宜性指标综合得分与烟叶化学成分和评吸总分指标综合得分之间呈极显着线性相关关系,R~2分别为0.9514和0.9052,表明土壤适宜性指标可以满足土壤适宜性定量评价的要求。植烟土壤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80%以上的植烟土壤适宜或最适宜烟草种植,其中有32.5%的植烟土壤适宜生产出优质烟叶。植烟土壤适宜区主要集中在铜仁地区、遵义地区、贵阳地区和毕节地区。

化党领, 介晓磊, 谭金芳, 杨秋云[3]2005年在《中国烟草钾营养研究现状(Ⅱ) 烟草生长过程中钾积累分配与钾素调控等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烟草钾素的吸收积累分配规律和钾素调控技术。土壤生态因子和气候生态因子障碍均影响烟草钾的高效积累。钾在中、前期吸收积累速率高、量大,到成熟期钾吸收积累减缓甚至下降。钾在烟株中的分配不够合理,在烟叶中的分配率较低,而在其它非经济产品中的分配率较高也是烟叶含钾量较低的原因之一。钾素调控可从土壤中提高钾的有效性、增加营养供应协调性、烟株顶端涂抹激素、打杈等管理调控库源关系、吸钾高效基因转入和物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调控技术未能大幅度提高烟叶钾含量。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钾素营养内在生理机制及钾素营养障碍机制。

李强[4]2007年在《NAA对烤烟钾素营养及主要品质指标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烤烟钾素营养研究的焦点是提高烟叶钾含量,烟叶钾含量是衡量烟叶品质的重要指标。基于我国烟叶钾含量现状,本文采用盆栽(砂培、土培)和大田试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植物营养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研究了NAA药签对烤烟钾营养、烟叶钾含量及烟叶主要品质的调控作用。试验内容涉及到烟草栽培生理、烟草化学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顶部处理对烟株生物量、烟叶钾含量、钾素积累的影响打顶后,随着生育的推进,各处理烟株的总生物量均继续增加,其总体趋势表现为:打顶+NAA药签处理>留顶处理>常规打顶处理;打顶后,各处理烟叶干重亦继续增加,打顶和插签处理显着促进了中上部烟叶的生长,提高了烟叶总产量,烟叶产量呈打顶+NAA药签处理>常规打顶处理>留顶处理的趋势;NAA药签处理增加了烟株的干物质积累,提高了烟叶产量。打顶后,不同处理烟株的各器官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至烟叶采烤时,中上部烟叶钾含量呈留顶处理>打顶+NAA药签处理>常规打顶处理的趋势;茎秆钾含量留顶处理>常规打顶处理>打顶+NAA药签处理的趋势;根系钾含量急剧下降,不同处理间差异不大。打顶后,各处理烟株的钾素积累均有增加,最终各处理中、上部烟叶钾素积累呈打顶+NAA药签处理>常规打顶处理>留顶处理的趋势;生育后期各处理烟株茎秆钾素积累仍有增加,茎秆钾素积累呈打顶+NAA药签处理>常规打顶处理>留顶处理的趋势;根系钾素积累呈常规打顶处理>打顶+NAA药签处理>留顶处理的趋势。处理后,打顶烟株钾素在叶片中的分配率下降,茎秆中的分配率上升;留顶处理钾素在叶片、根和茎秆中的分配率有所下降,而顶中的分配率迅速增加;而打顶插NAA药签后,钾素在烟叶中的分配率有所增加。2.不同供钾水平下施用NAA药签对烟叶钾含量及钾素利用率的影响在不同供钾水平下施用NAA药签均增加了烟株的生物量、烟叶产量、尤其大幅度提高了各处理的上部叶产量;不同供钾水平下施用NAA药签均提高了各部位烟叶钾含量,其中对上部叶提钾效果最为显着,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处理烟叶钾含量的增幅逐渐减小;不同供钾水平下施用NAA药签均增加了烟株及各部位烟叶的钾素积累量,随着施钾量的提高,处理烟株的钾素积累增加幅度逐渐减小;不同供钾水平下施用NAA药签均提高了钾素在中上部烟叶中的分配率,降低了钾素在下部叶、茎秆及根系中的分配率,这可能与药签施用在烟株上部有关,施用NAA药签最终提高了钾素在经济器官烟叶中的分配率;施用NAA药签还提高了钾肥的生物利用率和经济利用率。3.NAA药签在不同生态条件下使用效果NAA药签在不同生态条件下使用后,烟叶产量有所增加,均价提高,上等烟比例增加,最终单位种植面积产值亦有所提高;烟叶的叶质重降低,烟叶叶厚均变小,烟叶的平衡含水率增加,烟叶的自由燃烧时间延长;烟叶钾含量增加,烟叶烟碱含量降低,总糖含量及还原糖含量增加,烟叶总氮含量及蛋白质含量降低的,烟叶的氯含量降低;烟叶的施木克值提高,烟叶糖碱比提高,烟叶的氮碱比提高,烟叶的还原糖/总糖提高,烟叶的钾氯比提高。即在不同生态条件下使用NAA药签,烟叶产量有所提高,产值增加,烟叶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烟叶品质得到改善。

李鑫[5]2017年在《两种新型钾肥对南方主产烟区土壤—烤烟钾素运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钾是烤烟重要的营养元素和品质元素,钾含量是评价烟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施用钾肥可以促进烤烟生长代谢,同时也影响烟草的品质和评吸质量,改善烟叶的色泽、燃烧性和持火力,还有利于烟叶中糖的积累和烟叶香气的形成。我国烟叶钾含量普遍在2%以下,多数烟区烟叶未达到优质烟叶的钾含量水平,烟叶钾含量较低是限制我国优质烟叶质量的重要因子之一。造成我国烟叶钾含量过低的因素主要包括施用硫酸钾、硝酸钾等速效钾肥在土壤中极易容易淋失;土壤对钾素的固定较为严重,施入土壤中的钾素首先满足土壤对钾的固定然后才能供应烤烟生长需求;土壤供钾强度与烤烟生长需钾规律不匹配;钾素在烟株中的积累与分配不合理等几个方面。本研究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系统研究枸溶性钾肥和腐植酸钾肥的钾素释放、钾素固定和钾素淋洗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生长及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最后大田试验验证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在清香型烟区和浓香型烟区中不同土壤类型对烤烟生长和钾素积累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选用释钾效果较好的缓效性枸溶性钾肥和腐殖酸钾肥为钾肥材料替代部分速效态硫酸钾,试图应用于南方主产烟区植烟量较大的黄壤和水稻土中,达到提高烟叶钾含量和钾肥利用率的目的。本试验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枸溶性钾肥和腐殖酸钾肥理化性质和钾素淋溶特性规律。结果表明,枸溶性钾肥和腐殖酸钾肥pH值分别为11.16和10.15,均呈较强碱性,有助于酸性土壤改良;新型钾肥在水溶液中溶解度较低(枸溶性钾肥微溶),在柠檬酸溶液中溶解度分别6.45 g/L和14.96 g/L,保证了在酸性土壤中的钾素释放。新型钾肥和硫酸钾在土壤中的钾素淋失表现为硫酸钾>枸溶性钾肥>腐殖酸钾肥,枸溶性钾肥在黄壤中的K~+积累淋溶量和钾肥表观淋出率较低,腐殖酸钾肥在水稻土中的K~+积累淋溶量和钾肥表观淋出率较低,新型钾肥可以降低土壤中钙离子的淋失量,有助于防止土壤板结。土壤中的全钾含量和缓效钾含量是决定钾肥在土壤中K~+积累淋溶量的决定因素,而土壤缓效钾含量是决定钾肥在土壤中钾肥表观淋出率的决定性因素,土壤中缓效钾含量越高,钾肥淋失的风险越高。(2)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和阳离子对新型钾肥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低分子量的草酸、酒石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以及Ca~(2+)、NH_4~+、和Na~+等阳离子均能提高枸溶性钾肥和腐植酸钾肥中钾素的释放;各浸提剂对枸溶性钾肥钾素释放表现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Ca2~+>NH4~+>Na~+,对腐植酸钾肥钾素释放表现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NH4~+>Ca2~+>Na~+;随着低分子有机酸和阳离子浓度的提高,枸溶性钾肥和腐植酸钾肥钾素释放量有显着性增加,枸溶性钾肥钾素释放量高于腐植酸钾肥。(3)研究了新型钾肥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钾素固定规律。结果表明,黄壤和水稻土对硫酸钾和新型钾肥中的钾素均有固定作用;土壤对硫酸钾的固钾能力最强,枸溶性钾肥次之,腐殖酸钾肥最低;黄壤对钾素的固定能力低于水稻土;时间和干湿交替与钾素固定成正相关,干湿交替时黄壤对钾肥的固定能力较水稻土高;土壤温度可以降低土壤对钾肥的固定,但温度对土壤固钾能力的影响低于水分。(4)研究了盆栽试验条件下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和钾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能不同程度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增加烟株干物质积累;等量钾养分投入条件下,缓效态钾肥与硫酸钾配施效果优于单施硫酸钾或缓效性钾肥;黄壤中以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效果最好,水稻土中以腐植酸钾与硫酸钾配施效果最好,两种土壤中硫酸钾比例均为25%。黄壤中以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显着提高下、中、上部位叶片钾含量,水稻土中以腐植酸钾肥与硫酸钾配施显着提高下、中、上部位烟叶钾含量,其中枸溶性钾肥和腐植酸钾肥的比例均在50%-75%效果较佳;新型缓效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可以显着提高经济部位钾素含量,有利于钾素由根、茎部向叶部转移,促进钾素的积累。(5)研究了大田试验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在大田烤烟生长过程中能促进烟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以及钾素在烟株中的分配和在叶片中的积累,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比例更加协调,有助于中上部烟叶品质的提高和均价的增加,对烤后烟叶产值的提升有重要意义。黄壤中以25%枸溶性钾肥配施75%硫酸钾配合施用效果最好,在水稻土中以25%腐植酸钾肥配施75%硫酸钾配施效果最好,湖南烟区烤烟生长总体上优于云南烟区;对促进根干物质积累方面在黄壤中以50%枸溶性钾肥配施50%硫酸钾效果最好,在水稻土中以50%腐殖酸钾肥配施50%硫酸钾效果最好;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能够促进烤烟总叶和茎部钾的分配,黄壤中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和水稻土中腐植酸钾肥与硫酸钾配施有助于钾素由根部向茎部和叶部分配,不同产区的黄壤中以50%枸溶性钾肥配施50%硫酸钾对烟株钾素积累效果最好,水稻土中以50%腐植酸钾配施50%硫酸钾对烟株钾素积累效果最好。总体而言,相同土壤类型中以湖南烟区烟株钾素积累含量较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有助于提高烟叶中上等烟叶比例。

李洋[6]2014年在《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研究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钾吸收和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中合理采用施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上的支持。按照追施钾肥方法不同,设置B1:常规施肥(对照)、B2:常规施肥+一次追肥(3周)、B3:常规施肥+两次追肥(3周、5周)B4:常规施肥+叶面喷施钾肥(3、5、7和9周)四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生长以及氮磷钾烟碱养分的吸收规律,分析其烟叶内在的化学成分,并对烟叶质量进行工业评吸验证,结果表明:1.在生育期内,烤烟株高于移栽后13周时,烟株直径以B3处理最大,较对照提高了10.45%;株高B3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8.81%,B2处理最低,较B1处理降低了4.93%;收获时,烟株的最大叶长表现为对照超过其他施用钾肥的处理;烟株最大叶宽B3处理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31.84%,B2处理最低,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7.36%;烟株最大叶面积B1处理最大,较B2、B3和B4处理分别提高了13.31%、8.84%和4.17%。表明在黑钙土中B3处理除了对最大叶长的生长提高效果不明显外,对其他物理性状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烤烟收获时,根系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B3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6.09%;B3处理茎内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了16.25%;13周时,叶内干物质积累量为B4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9.46%。表明分次追施2次钾肥的处理有利于烤烟根茎干物质的积累,叶面喷施钾肥有利于烤烟烟叶内干物质的积累。3.烤烟到采收期时,追施钾肥的各处理根系中钾积累量均显着高于B1,其中B3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49.08%;茎内钾积累量表现为B2、B3和B4处理均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7.10%、101.80%和21.54%;烟叶内钾积累量规律与根茎相似,13周时,叶内钾积累量B3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22.18%。表明分次追施2次钾肥的处理有利于烤烟各器官内钾的积累。4.整个生育期内,茎内烟碱积累收获时表现B3处理最高,较B1处理提高了55.12%,B2和B4处理较B1处理提高了51.97%和41.93%;13周时,叶内烟碱积累表现为B3和B4处理分别较B1处理提高了21.78%和22.85%,而B2处理较B1处理降低了1.78%。表明追施一次钾肥的处理不会显着提高烤烟叶内烟碱积累量,而这几种追施钾肥的方法均可以提高烤烟茎内烟碱的积累量。5.烟株总氮积累收获时表现为B4处理较B1处理提高了12.65%,B3和B2处理分别较B1处理提高了12.01%和3.70%,B3和B4处理与B1处理之间的差异性达到极显着水平,B2处理与B1处理差异性也达到显着水平,表明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会显着改变烤烟总氮积累的基本规律。6.随着生育期的延后,各处理烤烟磷积累在收获时表现为B3处理较B1处理提高了33.39%,B2和B4处理较B1处理增加了6.49%和26.16%,B3和B4处理与B1处理差异性达到极显着水平。表明追施2次钾肥的处理B3和叶面喷施钾肥的处理B4会显着改变烤烟内磷的积累规律。7.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中,B2和B3处理与B1处理相比较来看对提高烟叶产量的差异性不显着,B4处理产量最高,并且其上等烟比例也是最高,高于常规施肥处理3803.38元hm-2。上等烟比例B4和B3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了9.6和3.2个百分点。综合看来,叶面喷施钾肥有利于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段四喜[7]2013年在《不同前茬对烤烟干物质累积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研究》文中认为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通过4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云南昆明5种不同前茬烤烟(即大麦茬、小麦茬、冬闲茬、绿肥茬和油菜茬烤烟)干物质累积差异及其原因(2006~2007在石林和寻甸,2009~2010和2011~2012在寻甸);并结合优质烟干物质累积规律探讨不同营养调控措施对不同前茬烤烟干物质累积的影响(2011~2012在寻甸,2012.4~2012.10在嵩明和禄劝—红大品种),以使烟株更能早生快发,后期适时落黄成熟和提高烟叶产量及质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前茬烤烟生物量、不同生长阶段干物质净累积量、干物质累积贡献率和干物质日累积强度在烟株生长的中后期各年度均以绿肥茬>冬闲茬>油菜茬>大麦茬和小麦茬。上茬作物收获以后土壤供氮量为绿肥茬>冬闲茬>油菜茬>大麦茬和小麦茬。绿肥茬和冬闲茬烤烟土壤氮素供应较多,烟株吸收较多的养分,在后期氮素供应依旧偏多,使烤烟后期生长旺盛,烟叶难以落黄采烤,绿肥茬、冬闲茬烤烟施氮量应明显减少,其中尤以绿肥茬为最多。油菜茬植烟土壤依旧存在氮素供应较多的问题,应相对减少氮肥用量。土壤钾素则以大麦茬、小麦茬烤烟相对较多,难以被烟株吸收利用,应相对减少钾肥用量。以保证五种前茬烤烟干物质累积规律更加符合优质烟干物质累积规律。营养调控试验的做法为油菜茬、冬闲茬、绿肥茬分别减施氮肥9%、17%、25%,大麦茬、小麦茬减施钾肥10%。油菜茬、绿肥茬、大麦茬和小麦茬营养调控处理在中期能够累积更多的干物质,在后期能适时成熟和落黄,更为符合优质烟干物质累积规律。4种前茬营养调控不仅不影响烤烟的正常生长发育、落黄成熟,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和利润皆以营养调控处理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烟叶质量也以营养调控处理优于常规施肥处理,上述不同前茬都有一致规律。而冬闲茬营养调控处理烟株前期营养生长较弱,后期营养生长较强,产量、产值和利润相应减少,烟叶品质也较差。2012年对嵩明冬闲茬烤烟和禄劝大麦茬烤烟营养调控效果做了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大麦茬和冬闲茬烤烟营养调控效果较好,其原因应与品种特性有关。综合而言,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绿肥茬和油菜茬烤烟,可以减施氮肥25%和9%,大麦茬和小麦茬烤烟,可以减施钾肥10%,但冬闲茬烤烟减施17%的氮肥用量是否合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夏凯[8]2014年在《烤烟高钾基因型创制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钾素含量是影响烤烟品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烤烟钾的含量,本研究利用花粉管导入法将高钾植物商陆的DNA导入烟草胚囊得到钾高效烤烟材料,成功选育出钾高效烤烟新品系,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克服物种间杂交障碍,实现远缘物种间遗传信息的转移。通过田间试验队所获株系的农艺性状、钾吸收效率、生态适应性、钾素响应能力及经济性状进行研究,从中筛选出3个表现较优的品系,用其作父本配组5个组合,从中筛选出优势强、钾高效和综合性状较好的组合MYK5。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证明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钾植物商陆的总体DNA导入烤烟品种K326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其钾素含量,该技术可以有效的克服物种问杂交障碍,实现远缘物种间遗传信息的转移。为烤烟基因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有效的技术平台。2.首次探索出一种钾高效基因导入效果的快速鉴定方法。通过对12个钾素营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和烟叶钾含量分析的结果发现:5个高钾品系中基因TORK1和NtTPK1显着高于其他基因,另外CIPK23基因的表达水平也相对较高,根据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可以预测选育高钾品种以提高其品质,并作为导入效果快速有效的鉴定方法。3.采用盆栽的方式对烟草钾高效基因型K2、K3、K5、K7、K9和K326(CK)的表型差异及钾素营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供钾水平条件下,高钾基因型烤烟根系吸收能力优于对照;在钾胁迫条件下,高钾基因型烤烟抗逆性比对照好,钾素吸收和累积能力明显优于对照。通过对各钾高效基因型烤烟农艺性状、根系吸收特性,钾素的吸收与积累特性,根系钾吸收动力学参数以及抗病性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本试验认为K5是比较理想的高钾基因型烤烟选育目标。4.通过对不同烤烟新品系的生态适应性、肥料敏感性以及烟叶成熟特性进行试验表明:K2、K5、K7在烟株的生长前期均表现较强的生长势。叁个新品系的经济性状在相同的生态区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最好的是K5,K2次之,K7最差;烟叶化学成分中,叁个新品系烟叶钾的增效性最明显。5.以K2、K5和K7为父本,配制5个杂交组合(MK2、MK5、MK7、MYK7和NYK5)对高钾基因型烤烟的农艺性状以及黑胫病抗性进行改良。结果表明:基因遗传因素虽然对抗病性很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通过合理的杂交配组可以有效的改良高钾基因型烤烟的抗性;遗传因素对烟叶钾含量影响较大,5个杂交组合不同部位烟叶的钾含量都显着高于对照。5个组合中,MYK5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且遗传了钾高效基因型亲本的高钾特性,是理想的高钾基因型烤烟选育目标。通过对各钾高效基因型烤烟钾素营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烤后烟叶钾含量、大田农艺性状、产值产量以及抗病抗逆性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本试验成功筛选出以高钾品系K5作为父本的杂交组合MYK5。该组合于2013参加了湖南省烤烟新品种区域试验表现良好并被推荐继续参加2014年湖南省品种区域试验,有望在近年被培育成具有钾高效特征的烟草新品种。

何永秋[9]2013年在《不同钾肥对植烟土壤养分和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通过两年(2011-201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以及烤烟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钾肥对烤烟不同生育期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各高效钾处理对植烟土壤的各种养分指标影响较大,其中加生物质炭较多的高效钾肥(高效钾1、高效钾5)适宜在酸性土壤中运用,而加腐殖酸较多的高效钾(高效钾2、高效钾3、高效钾4)适宜在碱性土壤中运用。高效钾肥中加入生物质炭,烟株生长发育中后期的植烟土壤有较高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高效钾肥中加入腐殖酸能提高植烟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2.不同钾肥对烤烟不同生育期农艺性状的影响跟不施钾处理相比,施钾肥的处理烟株明显高大,叶片面积较大、数量较多。与施普通钾肥相比,各高效钾处理表现出可以促进烟株中后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总体来看,与普通钾肥相比,各高效钾处理能改善烟株的农艺性状,但是效果并不显着。3.不同钾肥对烤烟不同生育期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施用不同钾肥对烤烟不同生育期的质体色素、硝酸还原酶和转化酶活性产生了显着差异。跟对照K1(普通钾肥)相比,K2(缓释钾肥)提高了烟株各生育期的氮代谢和成熟期的碳代谢。K3(缓释钾肥+普通钾肥)和K4(缓释钾肥+普通钾肥+黄腐酸钾)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和碳氮代谢水平的提高作用比较明显,然而K3在烟株生育后期仍然有很高的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阻碍了烟叶碳氮代谢的适时转化和烟株正常落黄成熟。K4不但能提高烟叶生育前期质体色素含量和碳氮代谢水平,而且能够促进烟叶质体色素适时降解和碳氮代谢的协调。4.不同钾肥对烤烟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以及钾含量的影响各高效钾处理的烟株干物质积累量要大于普通钾肥。这种差异随着烟株生长发育的进行,越来越大。其中T1、T2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T4、T5的效果稍差些。说明了运用生物质炭与腐殖酸制作高效钾肥,能提高烟株干物质积累,但是过多的使用生物质炭与腐殖酸反而不利于烟株的干物质积累。与施用普通钾肥相比,各高效钾肥处理在烟株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有较高的钾含量。这说明高效钾肥起到了增加烟株各部位烟叶钾含量的作用,其中以T1的效果最明显。总的来看,各高效钾肥处理均能够增加烟株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和钾含量,其中T1处理最有利于烟株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和钾含量的增加。5.不同钾肥对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和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与施普通钾肥的处理相比,各高效钾肥处理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均有所增加,但是差异不太显着。总体来看,以T1的效果最好。与对照T0相比,各高效钾肥处理的烤后烟叶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所提高,这有利于烟叶在后期醇化过程中形成更多的香气物质。B2F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以T4最高,而C3F中,以T1含量最高。6.不同钾肥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与对照K1(单施普通钾肥)相比,缓释钾肥及与其他钾肥的配施显着提高了烟叶中的钾含量,提高了钾氯比和两糖比的大小,使烟叶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与普通钾肥相比,各高效钾肥处理能提高烤后烟叶的总氮与烟碱含量,从而加大烟叶的劲头与刺激性,降低了氮碱比和糖碱比,提高了烤后烟叶钾含量。总体来看,各处理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以T1最为协调,它与对照T0相比,提高了还原糖与总糖含量,提高了两糖比,降低了糖碱比而使之处于优质烟叶需求的范围,降低了氮碱比,提高了钾氯比,其钾氯比大于其它各处理。其它各高效钾处理与T0相比,常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有所下降,或者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效果略差于T1。7.不同钾肥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与对照K1相比,缓释钾肥及与其他钾肥的配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中性香气物质的含量。其中K2和K3增加了除新植二烯外香气物质总量和大多数种类香气物质的含量,却降低了新植二烯含量。K4增加了各类型香气物质的含量和绝大多数种类香气物质的含量。故K4提质增香的效果最好。与普通钾肥T0相比,高效钾肥对烤烟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影响较大。各高效钾肥处理对烤后烟叶质体色素降解物含量的提高效果较为明显。总体来看,各处理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质量的提高效果以T1最好,T3次之。

张振平[10]2004年在《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叶是一种特殊商品,用途单一。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烟叶生产大国,占世界产量近乎一半,若盲目发展,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WTO 和 WHO 的挑战,有计划地发展优质烟叶成为中国烟叶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进行优质烤烟区划就显得迫在眉睫。1985 年,陈瑞泰等人进行全国烟草种植区划时,以生态条件为烟草区划标准,仅考虑了适宜性和限制性,显然已不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烟叶吸食质量的要求,也不适用于指导我国烟叶总量饱和之后的烟叶区划种植。那么,全面分析烟叶种植的适宜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来进行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进一步对烟区进行细分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意义。本研究是在我国烟草种植区划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资源分析的方法,充分考虑烟区烟叶生产实践,对烟区的气候背景、地质背景、土壤背景和烟叶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区域划分标准,确定区域目标,规划烤烟区划,为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分析,有以下主要结论:1、首次对我国优质烤烟种植按气候背景、地质背景和土壤背景进行划分。并划分成 2 区 5 带 11 分区。2 区指南方和北方优质烤烟区;5 带指云贵高原优质烤烟带;湘南赣南闽西粤东优质烤烟带;秦巴山区低山丘陵优质烤烟带;豫西豫中优质烤烟带;鲁中南潍南缓岗浅丘优质烤烟带。11 分区指:(1)滇中滇西优质烤烟分区;(2)黔中黔西优质烤烟分区;(3)川东武陵山区优质烤烟分区;(4)湘西赣南优质烤烟分区; (5)闽西粤东(北)优质烤烟分区;(6)陕南河南南阳优质烤烟分区;(7)鄂西鄂北优质烤烟分区;(8)豫西优质烤烟分区;(9)豫中优质烤烟分区;(10)<WP=6>鲁中南优质烤烟分区;(11)鲁中潍南优质烤烟分区。 2、通过研究,优质烤烟分区的基本气候条件有九项,分别为:(1)还苗伸根期平均温度; (2)旺长期平均温度; (3)成熟期平均温度;(4)大田生长期大于 10℃的积温;(5)大田期日照时数;(6)还苗伸根期降雨量;(7)旺长期降雨量; (8)成熟期降雨量;(9)大田期温度。 3、研究了地质背景区与优质烤烟地区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地质背景与优质烤烟区划的关联性。通过对我国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及地貌形成特征的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在重要的构造单元中,不同优质烤烟带和分区中形成土壤母岩的分布不同,产生条件不同,具有明显的地貌单元,这些单断构造造成各种岩石形成的母岩条件,也就为不同类型优质烤烟带和分区的划分提供了地质背景。 4、通过对我国土壤区划、土壤肥力状况背景的综合分析,南方烟区为富铝质土区,北方烟区为硅铝质土区。富铝质土区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类型是地带性红壤、地带性黄壤及非地带性紫色土。硅铝质土区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类型是地带性棕壤和褐土,也是优质烤烟区划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出了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条件,并结合对各优质烤烟分区描述,提出了各分区存在的问题及各分区相应的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措施。 5、通过对 11 个优质烟烤烟分区的烟叶质量与进口烟叶质量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各分区气候、地质和土壤的差异,导致烟叶质量上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应配套的科学技术措施、生产建议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云南烤烟打顶后的干物质与钾素积累规律及其调控[D]. 赵正雄. 中国农业大学. 2003

[2]. 土壤条件对烤烟生长、养分累积和品质的影响[D]. 蓟红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3]. 中国烟草钾营养研究现状(Ⅱ) 烟草生长过程中钾积累分配与钾素调控等研究综述[J]. 化党领, 介晓磊, 谭金芳, 杨秋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4]. NAA对烤烟钾素营养及主要品质指标的调控作用研究[D]. 李强. 安徽农业大学. 2007

[5]. 两种新型钾肥对南方主产烟区土壤—烤烟钾素运移的影响[D]. 李鑫. 湖南农业大学. 2017

[6]. 不同追施钾肥的方法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李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4

[7]. 不同前茬对烤烟干物质累积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研究[D]. 段四喜. 云南农业大学. 2013

[8]. 烤烟高钾基因型创制及其应用研究[D]. 夏凯. 湖南农业大学. 2014

[9]. 不同钾肥对植烟土壤养分和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D]. 何永秋. 河南农业大学. 2013

[10]. 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D]. 张振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标签:;  ;  ;  ;  ;  

云南烤烟打顶后的干物质与钾素积累规律及其调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