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_孤独感论文

留守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孤独感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生论文,孤独论文,关系论文,功能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16(2010)04-0042-03

家庭作为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对于缓解和预防儿童孤独感等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作用[1],家庭的基本功能就是为其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创造一定的环境条件[2]。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时的不快乐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留守初中生由于父母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不在他们身边,重要社会关系网络不足,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其家庭功能的不充分发挥是否会影响他们孤独感情绪的产生?而目前对孤独感的研究更多指向同伴关系,而较少指向家庭。因此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考虑年级均衡,选取了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280份,有效问卷263份。其中,女生133,男生130;初一74,初二98,初三91。

(二)测量工具

采用的标量包括(1)《家庭功能评定》问卷[3]。问卷为学生报告的4点量表:“很像我家”、“像我家”、“不像我家”和“完全不很像我家”。整个量的每个条目都有4个答案供选择,其评分为:很像我家=1,像我家=2,不像我家=3,完全不像我家=4,得分越高,代表家庭功能发挥得越好。(2)中学生孤独感问卷[4]。测量青少年的情感孤独状态,共21个项目,包括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4个维度。问卷4级记分,从1“完全符合”到4“完全不符合”,总分为84分。除社交能力知觉的低分代表消极评价外,其他23个维度的低分均代表积极评价。将社交能力知觉维度反向计分后再和其他3个维度得分相加,取其平均分作为孤独感总均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孤独感存在相关关系,我们将家庭功能与孤独感各维度进行了相关分析。表1显示,家庭功能与孤独感及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各维度与从家庭功能各维度相关情况详情见表1。

(二)留守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家庭功能对孤独感的影响,以家庭功能的7个因子为预测变量,孤独感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家庭功能中的总的功能、角色和情感反应三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其多元相关系数为0.379,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144,及总的功能、角色和情感反应能联合预测孤独感14.4%的变异,此决定系数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说明家庭功能对孤独感有直接效应,参见表2。

三、讨论

研究根据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2],该理论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留守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子女在孤独情感呈显著负相关,即家庭功能发挥得越好,体验孤独感的程度就越低,这与国外大部分研究结果相一致[5]。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运行状况、家庭成员关系以及家庭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定[6],他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家庭功能各维度与孤独感均呈显著相关,它说明子女体验孤独感的情绪越强烈,其家庭功能通常更存在问题,表现为家庭成员的亲密性与适应差,家庭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行为控制等能力以及总体的家庭功能显著落后于低程度体验孤独感的家庭[7][8],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刘继强的研究[9],即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他们的初级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家庭的教育、情感和保护功能弱化问题。在对家庭功能对孤独感的逐步回归分析时,总的功能首先进入回归方程,它与角色、情感反应这三个维度对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这首先说明,家庭功能其总的功能发挥越完善,就越能预防子女孤独感的产生,减少反社会行为进而维护心理健康的发展[10]。其次,家庭在对自己扮演的角色问题上,提供了子女成人性的满足,家庭成员间明确和公平,认真完成任务,相比于没有承担起这样角色的家庭来说,其孤独感会有更低程度的体验,心里就越健康发展。再次,家庭成员对子女的情感积极反应,子女对消极情感孤独感的体验程度就会越轻。但是本研究对家庭功能的测量只有青少年单方面的数据,缺乏来自父母双方的数据,在今后的家庭功能研究中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争取收集到更全面的数据,以更深入全面地探讨家庭功能对留守青少年的影响。

标签:;  ;  ;  

留守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_孤独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