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国内公路建设方面的有关发展比较迅速,技术能力也因而得到有效提高,而在建设环节中依然还是存在路基路面设计效果不好的问题,由此引发诸多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原因主要是由于软土地基在施工流程中的相关处理技术不到位。公路建设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遇到软土地基的时候,需要酌情按照公路建设现场了解到的实际状况进行具体的整合、解析,确定软土地基出现问题的源头,最终找到解决办法。本文对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软基处理;路基;路面
一、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应用局限
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应用软基处理技术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比较多,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各种问题的限制,起不到明显的应用效果。在对软基处理技术进行选择的时候,如果设计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工程现场的地基情况,那么将无法保证软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而影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质量,使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目前很多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在开展公路工程建设的时候,往往存在着施工技术水平低、施工人员素质低等问题。软基处理技术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设计能力以及专业化水平,而目前,很多公路工程设计单位在进行公路工程设计的时候,为了使自身利益得到有效提高,往往都不重视设计质量,只重视自身经济效益,设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水平非常低,没有掌握丰富的设计理论知识,且没有设计工作实践经验。这样的设计团队设计出来的设计方案,往往都没有较高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设计方案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如果施工时按照这样的设计方案,那么将很可能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使公路整体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进而加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严重威胁人们的出行安全。公路路面路基设计质量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意识到软基处理技术选择的重要性,在选择软基处理技术时,没有充分结合工程现场软基的实际情况,进而导致公路路面路基设计质量的下降。
二、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存在的软基处理问题
1、软基处理问题不受重视
相较于其他工程项目,公路工程的施工环节多、施工难度大、施工复杂性高,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大量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在公路工程开展建设时,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加强对软土路基设计的重视,只把施工环节作为重点的话,那么将会很大程度地限制后期的软基处理效果,非常不利于公路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甚至会导致公路工程整体质量不达标。不过,就目前而言,很多公路工程施工企业都没有加强对软基处理问题的重视,导致了工程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处理,进一步导致公路工程质量不达标。
2、软基处理技术不科学
因为没有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问题的重视,导致了很多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都不具备科学化、规范化的软基处理技术。不同的软土地基、不同的地势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软基处理技术,所以,在开展软基处理施工之前,设计单位应当加强与施工单位的协作,共同完成工程现场地质情况的勘查,然后再根据工程现象的地质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从而使软土地基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不过,当下很多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软基处理技术科学应用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阶段,软基处理技术应用不科学,导致软土地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公路工程质量。
3、软基处理人员水平低下
公路工程软基处理工作对软基处理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以及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而目前,很多公路工程软基处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软基处理人员都不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以及软基处理技术水平,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容易出现失误操作,很大程度地影响软基处理效果,进而导致公路工程整体质量不达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对现场的地质条件勘查不够详细
许多时候进行软基处理方案设计或者是技术选择时,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缺乏详细的勘查,更多的是直接抄袭之前报告的数据或者是查阅以前的相关地质资料,这就导致很多时候方案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影响了最终的处理效果。
三、优化公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技术应用控制策略
1、提高路基路面设计质量
在对公路路基路面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只有充分掌握公路现场的地质情况,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所以,在开展设计工作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公路工程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然后,再根据地质勘察结果来进行路基路面施工方案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如果公路周边存在河流、湖泊,则应当对路基路面的结构稳定性进行充分的考虑,设计人员需要对现场的路基结构进行勘察,检测软土地基的含水量以及整体强度,如果达不到施工要求的话,则应当选择改道,使公路避开河床周边。
2、抛石挤淤技术
如果是水分含量较高、且不易排出水分的软土地基,可以采用抛石挤淤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施工的时候,需要先把不易被水软化的石块铺垫到软土地基上,并使用小石块来填充石块之间的缝隙,铺垫完成后,需要采用压实设备来对其进行碾压,从而挤压出软土地基中的淤泥。在压实操作的时候,要到不能下沉挤压时,才能停止压实操作,从而确保软土地基中的淤泥能够充分排出,提高软土地基强度,保障路基路面施工质量。
3、盲沟铺设技术
盲沟铺设技术指的就是在软土路基地下设置排水渠道,从而使软土地基下方的地下水充分排出,使地基下方的地下水位得到有效降低。通常来说,该技术往往会被应用于水田软土地基环境中。盲沟铺设技术具有技术简单、施工便捷的特点,且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所以,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实施盲沟铺设技术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工程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勘察,并做好一系列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好后,可以采用人工挖槽方式或者小型机械挖槽方式来进行沟槽开挖,沟槽挖好后进行透水管安装,然后再按照实际施工要求,采用碎石材料来对沟槽进行回填。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查与验收,确保盲沟铺设技术的应用效果,使软土地基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保障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质量。
4、软土换填技术
如果是软土厚度较薄、路堤填方高度不超过3m的软土路基,可以采用软土换填技术来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将软土地基中的软土挖出,然后再采用合适的换填材料来对其进行填充,从而实现对软土地基问题的有效处理。在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然后再充分掌握工程施工要点,并审查相关资料;对换填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储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放样;挖掘出方圆1.5m之内的软土或者淤泥,对软土地基底部进行检查;进行换填材料的填充;然后由推土机进行逐层压实。软土换填完成后,需要对换填质量进行自检,然后在进行报检,让监理人员进行抽样检查,确保软土换填效果,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
5、碎石桩软基处理技术
这一技术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需要先在软土地基上打孔,并将碎石、砂石等材料填充到孔中,然后再采用挤压设备对其进行充分的挤压,使其形成碎石桩,从而实现软土地基强度以及稳定性的提升。
结束语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对软基处理问题的重视,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然后在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最合适的软基处理技术,从而使工程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提高地基整体强度及稳定性,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浩东.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4)
[2]刘静伟,张楠.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
论文作者:李立1,张文娜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路基论文; 土地论文; 技术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地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