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不良地基土的处理工艺探讨论文_赵丽佳

建筑工程中不良地基土的处理工艺探讨论文_赵丽佳

赵丽佳

身份证号码:231004198312071429

摘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良地基的形式。由于不良地基的形式比较特殊,会给建筑施工工程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之前,为了保证建筑施工材料的高效应用,需要在建筑施工进行之前,对不良地基情况进行掌握和分析,并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解决。在保证地基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基础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中主要从建筑工程的不良地基土的处理工艺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基处理;施工泳衣;探讨研究

由于不良地基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无论是从地形状况还是土质情况上看都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因此,在施工之前对地基进行处理是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在建筑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时整个工程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需要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高度配合,在保证地基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下再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一、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

1、软粘土

所谓的软粘土就是人们所说的软土,这种土质的形成具有很长的历史,尤其是在河流的冲击平原上以及沿海地区比较多见。其中常见的软粘土类型就是淤泥和淤泥质土两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其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力性质

这种土质的颗粒含量相对较多,苏醒指数也在17以上,是粘性土的一种。这种土质主要呈现的是深灰色和暗绿色,有严重的臭味,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孔隙也在1.0-2.0范围内。由于这种黏土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状物质,因此其含水量比较高,孔隙的比例也比较大。总之其物理学的性质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以及渗透性低等等。

(2)力学性质

这种软粘土的强度比较低,承载力的指数相对比较低,一般在70kpa以下,但是软粘土的灵敏性相对较高,和其他一般的黏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软粘土的压缩性也比较大,最高可达45MPa-1,压缩指数在0.35-0.75的范围内。通常来说,软黏土的土层和正常的固结土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有些土质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属于欠固结土的一种。

渗透系统小是软粘土的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渗透系数和固结速度之间成正比例的关系,系数小则有效应力的增长程度比较慢,而且,稳定性也会随之降低,地基强度也十分缓慢,这也是影响地基处理的重要因素。

(3)工程特性

对于软粘土地基来说,其承载力相对较低,而且强度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在加荷之后很容易出现变形或者是受力不均匀的现象。其变形速度明显偏大,而且稳定时间也比较长。另外,这种结构的渗透性小,流变性比较啊。比较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就是预压法、置换法以及搅拌法等等。

2、冲填土

所谓的冲填土就是在人力作用下,用水力充填方式得到的一种沉积的土体。这种土体常见于沿海的海滩以及河漫滩地区。在不同的地区,对于这种土质也有不同的名称。冲填土所形成的地基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天然的地基形式。其工程性质和这种土质本身的性质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颗粒沉积分选性比较明显,在沉积的过程中,颗粒比较深的物质较先沉积,在和入泥口距离较远的地方往往会出现细颗粒结构,可见层理结构比较明显。

(2)冲填土的含水量比较高,通常情况下,这种土质的含水量会超过液限范围,达到流动的状态。在停止冲填之后,土体表面在经过蒸发作用之后会比较容易出现龟裂状态,含水量得到了速降,冲填土的科技越细,这种现象出现的也就越明显。

3、饱和松散砂土

粉砂或细砂地基在静荷载作用下常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当振动荷载(地震、机械振动等)作用时,饱和松散砂土地基则有可能产生液化或大量震陷变形,甚至丧失承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因为土颗粒松散排列并在外部动力作用下使颗粒的位置产生错位,以达到新的平衡,瞬间产生较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迅速降低。对这种地基进行处理的月的就是使它变得较为密实,消除在动荷载作用下产生液化的可能性。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挤出法、振冲法等。

二、处理及加固的方法

1、置换法

(1)换填法

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2)振冲置换法

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2、预压法

(1)堆载预压法

施工工艺与要点:

a、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

b、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

c、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

d、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

(2)真空预压法

先设置竖向排水系统,水平分布的滤管埋设宜采用条形或鱼刺形,砂垫层上的密封膜采用2-3层的聚氯乙烯薄膜,按先后顺序同时铺设。面积大时宜分区预压;做好真空度、地面沉降量,深层沉降、水平位移等观测;预压结束后,应清除砂槽和腐植土层。应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降水法

降低地下水位可减少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增加上覆土自重应力,使有效应力增加,从而使地基得到预压。这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来实现预压目的。

施工要点:一般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当土层为饱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时,此时宜辅以电极相结合。

3、压实与夯实法

⑴表层压实法

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当表层土含水量较高时或填筑土层含水量较高时可分层铺垫石灰、水泥进行压实,使土体得到加固。

⑵重锤夯实法

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基底标高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冬季施工时,对土已冻结时,应将冻土层挖去或通过烧热法将土层融解;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实至设计标高。

⑶强夯

强夯是强力夯实的简称。将很重的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对地基施加很高的冲击能,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地基土中的颗粒结构发生调整,土体变为密实,从而能较大限度提高地基强度和降低压缩性。

三、总结

地基处理是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改变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采用科学合理地基处理方法,有充分发挥原地基土承载力,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地基处理费用低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涂帆,常方强.地基稳定的可靠性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

[2]王润堂,朱从龙.成县城区建筑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J].甘肃冶金.2006(02)

[3]周君亮.地基土与现浇混凝土压板的抗滑特性(中)[J].江苏水利.2007(01)

[4]吴增强.关中地区不良地基土类型及治理[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论文作者:赵丽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不良地基土的处理工艺探讨论文_赵丽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