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文元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九年制学校 733000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中学物理教学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广泛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有效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促进物理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一、探究式教学含义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方法,其主要是以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讨论、探究以及质疑问题的机会,促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时,可以设置物理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1.物理概念中的应用。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时,必须要先理解物理的概念。教师在讲解物理概念时,可以创设出合理的探究情境,对学生进行探究指导,这样便于学生接受相关的物理理论知识。如教师在对“大气压强”的相关概念进行讲解时,首先可以在水杯中装满水,并用纸片将其盖住;其次倒置水杯,会发现纸片不会下落,水也不会流出。这样的探究性演示将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使学生利用科学的思维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此外,教师在讲解新物理知识时,可以联系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式教学。以电阻概念为例,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对不用导体的电流和电阻进行测量,得出相关的数据。对于同一导体的测量,其两端的电流和电压之比为定值,在同一电路中,不同导体之间的电流和电压之比不同,学生利用所得数据来探究电阻的概念。

2.物理规律中的应用。物理规律作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是对物理规律加以发现、研究和应用。教师在对物理规律进行讲解时,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有趣的探究情境中融入物理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发现。如在利用牛顿定律对物理运动和受力关系之间的问题进行探究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对物理的运动状态以及受力情况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究,确保学生能够对物理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此外,教师可以提出假说,并对其进行修正和检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从而得出物理规律,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和现象的理解。例:如下图所示,长为L的木块置于水平面上,它的正前方有一木楔子挡住。子弹从木块中穿过,所受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f,求系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量Q。

解:在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与其运动方向相反,对子弹由动能定理得:-fL=mvt-mvo即摩擦力对子弹做负功,使子弹的动能减少。对木块,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且与运动方向相同,则此摩擦力对木块做正功,使木块的内能增加。综上所述,木块内能增加而子弹动能减小,故系统机械能的减小量为Q=0。

把以上的题目与解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照定理,判断解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在哪里?又应注意什么才能得出正确解?此时,有的同学能迅速找出错误,但不知正确解法如何,学生处于“心欲求尚未得,口欲言尚不能”的急需状态。同学们有的动脑在想,有的动手在做,有的在讨论,真犹如一石投入学生的脑海,激起了思维的浪花,荡起了智慧的涟漪,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激起了强烈的探求知识的动力。

3.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物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在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发挥出物理学科的作用。一般中学物理实验主要包括课外制作与实验、分组实验以及演示实验,其中探究式教学在演示实验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教师在进行物理演示实验时,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如教师在对平抛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加以讲解时,可以进行水平抛出粉笔头的演示实验,这样学生能够从常见而简单的物体运动中进行观察,探究物体运动的变化过程中,并对运动的规律加以总结。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和理解隐含的物理知识,在使用过程中有效融合教学的过程,促进自身探究能力的提高。当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演示,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在《薄膜干涉》一课中,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让学生用稠度适中的肥皂液做第一个实验,即透过自制肥皂膜,观察酒精灯火焰在肥皂膜上的图像及其变化。这时我适时依次地给出以下问题:(1)干涉条纹有何特点?(2)干涉条纹是哪两个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的?(3)干涉条纹为何是水平的?(4)认真阅读课本并思考为什么可用干涉法检查工件表面是否平整?(5)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的薄膜厚度怎样变化?干涉条纹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这五个问题除了问题(2)和问题(5)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以外,其他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课本以及讨论来解决。接着我又让学生做实验二和三,即先后用较稠肥皂液和最稠的肥皂液做实验,引导学生比较前后实验现象的不同,进一步得出结论:条纹宽度与薄膜厚度有关,膜越厚条纹越密,当膜厚到一定程度,条纹过密以至于看不见干涉条纹,并引导学生用刚学的干涉知识去解释。

这样,问题、实验和解析环环相扣,使整个课堂教学紧凑有序,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论文作者:王文元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中学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文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