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听障婴幼儿就诊情况分析论文_刘平1 唐红燕(通讯作者)1,鲍娟2 郭伟2

64例听障婴幼儿就诊情况分析论文_刘平1 唐红燕(通讯作者)1,鲍娟2 郭伟2

刘平1 唐红燕(通讯作者)1 鲍娟2 郭伟2

(1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耳鼻喉科 611135)

(2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221009)

【摘要】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婴幼儿听力损失就诊现状,为徐州地区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12年5月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4例听障婴幼儿,所有患儿均进行了声导抗、耳声发射、ABR及ASSR和行为测试等组合听力学检查,部分患儿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中耳炎。 结果:64例中农村55例,城市中患儿9例;49例出生时未进行听力筛查,其中农村42例,占未筛查总人数的85.71%;所有进行过听力筛查的患儿均未进行复筛;40例首次就诊和首次听力检查的年龄相同,平均3岁;只有16例就诊时佩戴了助听器,平均年龄2.2岁。 结论:农村未进行新生儿筛查的人数较多且发现耳聋年龄较晚,大部分未能及早佩戴助听器,在徐州地区要重视农村新生儿筛查工作并进行早期干预。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15-02

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耳聋及早期进行干预的主要方法和策略,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以政府立法的形式肯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自2000年我国政府以立法的形式肯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及全国爱耳日活动的开展,经过近10余年的努力,目前在较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推广了新生儿听力筛查,而且城市筛查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但城市周边的农村及郊区人口较少,因此不能全面反应农村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情况,但是我国大部分新生儿都在农村地区出生,而农村地区的新生儿筛查由于设备、技术人员、场地等的限制其覆盖率是很低的,关于这方面的文献报道也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对就诊的听障婴幼儿听力损失情况的分析,回顾其听力筛查、诊断、干预的时间,为在徐州农村地区进一步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2012年5月年在我院耳鼻喉门诊就诊的患儿,主诉为对声音无反应或不能说话或说话不清楚,通过儿科检查排除智力发育障碍。男44例,女20例,共计64;平均年龄3.3岁;城市患儿例,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2.3岁;农村患儿男3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岁。

1.2 测试方法与听力损失评估

1.2.1询问病史

在进行听力测试前详细询问病史,有无家族史,有没有进行过听力筛查,有无药物中毒史,以鉴别语后聋。进行详细体格检查,明确有无发育畸形和出生缺陷。

1.2.2听力测试:

听力测试前所有患儿均进行电耳镜检查,以排除耵聍堵塞外耳道。患儿口服10%水合氯醛0.5ml/Kg,入睡后,行声导抗检查,在隔声电屏蔽室内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客观检查,另外还进行了视觉强化(VRA)和游戏测听等主观听力学检查,所有听力检查均在我院听力中心完成,室内环境噪声 (计权级 )≤30dB(A) 。

1.2.3听力损失程度评定标准

参照WHO(1997)标准1以ABR波V反应 阈> 30dBnHL作为2~4kHz范围听力损失标准,分级如下:31 ~ 50dBnHL为轻度,51~70dBnHL为中度,71~90dBnHL 为重度,≥91dBnHL为极重度。

行为测试包括视觉强化(VRA)和游戏测听,听力损失分级按照WHO标准2,取 0.5 、I、2、4 kHz 4个 频率 的行 为听 阈 (听力级HL)的平均值,轻度:26~40 dB ;中度:4l~60 dB ;重度 6l~80 dB ;81 dB 以上为极重度。

1.2.4影像学检查

对未进行过内耳ct或内耳MRI检查的患儿进行颞骨高分辨检查或内耳MRI水成像检查,了解内耳发育情况和颅脑有无病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听力损失情况

女孩听力损失发现年龄平均为3.5岁,男孩3.2岁;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例,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7例,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4例,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42例。

表1 64例听力损失患儿听力损失程度及构成比

听力损失程度例数构成比(%)

中度 1 1.56

中重度 710.94

重度 1421.87

极重度4265.63

2.2 影像学检查情况

1例患儿就诊前颞骨高分辨ct显示前庭导水管扩大,年龄3岁;另外1例我院影像学检查显示前庭导水管扩大,确诊年龄4岁。其余未见内耳和脑部发育异常。

2.3 听力筛查情况

64例听障患儿中,农村55例,占绝大多数,城市9例;未筛查人数49例(76.56%),其中农村42例,占未筛查总人数的85.71%;农村55例中,有42例(76.36%)未进行筛查,13例(23.64%)筛查,4例通过,9例未通过;城市9例,有7例未进行听力筛查,2例进行了筛查,1例通过,1例未通过;所有未通过的10例患儿均未进行复筛,5例通过初筛的亦未进行复筛。15例进行听力筛查的患儿平均年龄2.5岁,最小的3个月,最大4岁3个月。

表2 64例听力损失患儿听力未筛查例数及构成比

地区未筛查数(构成比%)总人数

农村42(76.36)55

城市 7 (77.78) 9

合计49(76.56)64

2.4 耳聋家族史情况

有耳聋家族史5例,农村4例,城市1例,均未进行听力筛查,平均就诊年龄2.4岁,只有1例在1岁以前就诊,父母均为聋哑人,这5例在就诊前均未佩戴助听器。

2.5 佩戴助听器情况

16例(25%)就诊时佩戴了助听器,平均年龄2.2岁,最大5岁,最小6个月;48例(75%)未佩戴助听器,平均年龄3.3岁;64例患儿首次检查平均年龄2.3岁,来院就诊佩戴助听器年龄为2.9岁,有1例患儿首次检查和佩戴助听器的年龄相差4年;40例首次检查和就诊年龄相同,平均3岁,只有2例已经佩戴助听器,占5%,其余首诊的38例均未佩戴助听器。

3.讨论

国内外研究1-2表明有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如果能在6-8个月前被早期诊断、干预,并进行助听器的佩戴和言语康复,可以获得较好的言语发育并习得语言。在6个月之前进行佩戴助听器的聋儿,其言语发育明显优于6个月以后佩戴助听器者。本组64例听力损失的患者首次就诊年龄已达3岁,远大于6-8个月,错过了言语发育的最佳时机。而错过言语康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后没有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早期干预,特别是农村地区绝大部分(76.36%)未能进行听力筛查,这和农村听力筛查率极低有很大关系,韩冰等32012年对1998年-2008年10年期间发表的听力筛查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全国这期间共出生了1亿6千万新生儿,但筛查的不足100万,提示全国范围的筛查率还是很低的,这和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有很大关系,这中间大部分文献都是在报道城市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关于农村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报道较少。而本组中进行过听力筛查的儿童均没有进行复筛,说明家长对听力筛查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听力筛查的结果没有正确的认识。

本组中有家族耳聋史的有5例,均没有进行听力筛查和助听器的佩戴,平均年龄2.4岁,这和农村地区的家长对患儿听力关注程度不够,以及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等因素有关。农村地区的许多家长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即使觉察到孩子听力有问题也不及时就诊,使本来可以早期发现的患儿耽误了早期干预的时机,在这样的地区建立听力筛查点,宣传普及防聋治聋科普知识尤为重要。

本组研究中首次检查和佩戴助听器的年龄相差了半年,分别为2.3岁和2.9岁,经过询问,大部分聋儿家长对首次检查结果持怀疑态度,带着孩子在不断求医过程中,耽误了孩子的最佳康复期,说明家长对孩子耳聋存在不相信或侥幸心理,从而延误了言语发育的最佳时机,也说明了全民听力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虽然经过了15年“爱耳日”的活动宣传,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推行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损失的筛查和早期干预,加强防聋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来关注儿童听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Yoshinaga—Itano C ,Sedey A L ,Coulter D K ,et a1.Language of early and later—identified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Pediatrics ,1998 ,102 :l l6 l—l l7 l.

[2] 黄丽辉,加我君孝,韩德民等.正常与先天性重度聋婴幼儿言语前期言语发育的比较研究.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765-768.

[3] 韩冰,厉建强,兰兰等.中国内地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的回顾性分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 6-11.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

论文作者:刘平1 唐红燕(通讯作者)1,鲍娟2 郭伟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64例听障婴幼儿就诊情况分析论文_刘平1 唐红燕(通讯作者)1,鲍娟2 郭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