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检修管理现状与应对措施论文_陈小峰

火电厂检修管理现状与应对措施论文_陈小峰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017209)

摘要:随着火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单机容量为600MW和1000MW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正迅速成为我国火力发电厂的主力型机组。这些新机组投产运营后,由于单机容量增大和新技术的应用,对设备的检修工艺和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检修工艺和管理体制将为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

关键词:火电厂 检修管理 措施

1 火电厂设备检修管理概述

火电厂检修管理是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任务是合理安排组织人力、财力和物力,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近几年来,我国电力工业迅猛发展,各种高参数、大容量发电设备已成为我国发电市场的主体,但我国的检修管理体制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目前,我国实行的仍然是从50年代起就实行的事故检修和计划(定期)检修的检修管理体制。虽然近年来又推行了“标准化检修”等工作,但这些只是强化了检修工艺质量的控制。事故检修是在发电设备发生事故后的一种恢复性检修,采用修理、部分更换或全部更换的手段,以恢复设备安全运行为目的;定期检修是一种预防性检修,它最初是根据制造厂家推荐的检修周期进行设备的定期检修,这一周期一旦确定就不再改变。检修项目一般是根据有关标准确定的标准项目,停机前已知的设备缺陷而确定的特殊项目,以及为提高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而确定的技术改造项目组成。设备的定期检修,主要是希望通过解体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以保证机组在检修后能安全运行一段时间。

2 现行检修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检修管理方式仍旧传统

传统的计划检修是按部就班的定期维修,周而复始的工作没有灵活性。从目前看来,大多数火电厂都是在运用传统的计划检修方式来进行设备检修的管理。一般来讲,发电设备在投产初期和寿命末期的故障率较大,中间要经过一个较可靠的稳定期,并且在各个阶段的故障特点也不相同,但在现行传统的检修管理方式总会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并且是强制性的维修。由于传统的计划检修安排时间一般较为充裕,检修人员为避免设备出问题时承担责任,在设备存在问题时大修,不存在问题时也会修理,使得本来状态较好的设备反复被拆装维修,加速设备磨损,人为的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这样,在设备的稳定运行阶段就造成了检修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

2.2 对设备的维修总是事后维修

有些企业只有在设备出现明显的故障时,才会对其进行检修,从根本上看,这是被动检修,企业要求检修人员用最快速度完成维修任务,让设备在最短的时间里重新返回到一线进行工作,因此,就会存在加班加点工作的现象,这样会促使一些检修人员出现违规作业或者疲劳作业的情况,极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2.3 检修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现代发电企业检修人员中,多为专业的大学生,虽然理论基础十分扎实,但不作年限较短实践经验不足,而且眼高手低的现象较为明显;而某些老员工检修时只凭借自身经验,跟不上时代变化,对新技术新产品了解不够,弊端日益突显,尤其是检测准确度无法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备品备件储备管理不合理

发电企业备品备件的储备程度过高,会造成大量的资金积压,储备程度过低会造成检修停工待料。事实上,在很多企业除了承担压力的决策者外,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备品备件储备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有些备品备件在很长时间都未被停用,长期存放直到老化或技术淘汰后报废。

3 发电厂检修管理优化对策

针对上述分析的日常检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以保证现代化发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满足生产需要,并降低设备检修成本。

3.1提升检修管理理念

在对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为了把传统的以修为主过渡到以管为主的科学理念,就要做到维护保养为主,计划检修为辅。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比对设备历史运行记录和设备特性,确认出设备的健康状态,再进行综合评估。将检修计划的决策建立在掌握设备和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预防性检修,可以有效地规避保守的定期检修所带来的检修过度及对健康设备破坏的问题,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检修成本。

3.2建立优秀的设备检修管理队伍

如今,对设备管理以及维护的要求一直在提升,这也就需要一支有着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来满足这个要求,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一批熟练掌握发电厂设备工作原理及检修技术的工作人员,保持检修技术队伍稳定,建立并完善培训管理体制,更深度地提升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

3.3建立完整的设备台账

对发电厂各种设备进行分类统计建立完整的设备台帐,包括设备基础资料、设备重要等级、运行资料、故障记录、检修项目及处理记录等,形成历史资料,为后期设备运行状态监督和评价提供详细的参考。

3.4降低备品备件储备成本

1)定期统计主要备件、材料的消耗周期及采购周期,合理界定备件材料的储备量,并将长期不用的备件排除在备件供应之外,最低、最高储备量的确定可分别保证备件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建立企业标准,查明设备与备件的关系,哪些备件可用在哪些设备上,将不同设备中的相同备件统筹规划,从而降低备件种类及储备量。

4 结束语

发电企业是设备、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企业,为了确保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实行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先进的维护技术,用于保障生产设备可靠、安全、高效和低成本运行。

参考文献

[1]崔树银,李江林.现代发电企业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杜延令.发电厂推行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方法探讨.山东电力技术.2002

[3]徐坊降等.电气设备检修,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1

论文作者:陈小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  ;  ;  ;  ;  ;  ;  ;  

火电厂检修管理现状与应对措施论文_陈小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