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之我见——让习题价值最大化论文_兰幼斌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之我见——让习题价值最大化论文_兰幼斌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三小学 352200

摘 要: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锤炼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教材中每一道习题的安排都有一定的目的,只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多去挖掘、多去思考,就会看到一道看似简单的习题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利用好每一道习题,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练习设计 习题价值

一、练习巧设力求自然“联”

特级教师吴正宪把学生学习的知识比作散落的珍珠。她说,只有根据珍珠的色泽、大小等把它们串起来,才能串成一串价值连城的项链。苏教版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针对知识的重难点,借助问题串,我设计了瓷砖中的数对:

1.任意数对。让学生用数对表示4块教室装饰瓷砖的位置:(3,2)、(7,2)、(3,5)、(7,5)。

2.列同行不同的数对。比较:四块瓷砖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提问:如果我要在这一列贴满瓷砖,还需要用到哪些表示瓷砖数对的位置?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结:数对中,如果第一个数相同,说明列数相同。追问:你能用一个数对表示这一列瓷砖所在位置的数对吗?(3,x),这里的x表示哪些数?如果我想在这一列贴满瓷砖呢?可以用哪个数对来表示呢?(7,x)。

3.行同列不同的数对。提问:如果我想贴满一行瓷砖呢?可以用哪个数对来表示呢?(x,3)或(x,4)等。小结:数对中第二个数相同,说明行数相同。

4.列相同行相同的数对。提问:如果给你这样的一个数对(x,x),可能有哪些数对?你能贴出对应的瓷砖吗?随着列数和行数的增加,(x,x)还可能表示哪些数对?小结:数对中的两个数都相同,说明列数相同,行数也相同。虽然两个数相同,但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也就是列在前,行在后。

5.数对(x,y)。提问:如果我想在任意位置贴满瓷砖,可以用一个怎样的数对呢?数对是用两个参数(几列几行)在二维空间上来确定位置,它作为一种符号刻画了物体和所在位置的对应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里由具体数对到半抽象数对(3,x)、(x,3),再到抽象数对(x,y),让学生根据瓷砖的位置确定数对,数学思维含量逐渐加大,逐步抽象建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数对的本质。

二、练习巧设力求挖掘“深”

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装上“钩子”,也就是说,让学生把知识建立起联系,在练习中要挖掘一定的深度。《圆的认识》一课中,通过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的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圆与正方形的联系,之后设计以下练习:1.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你能获得圆的哪些信息?2.找出正方形中最大圆的圆心O。3.以O为圆心,画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4.认真观察、仔细思考:( )决定圆的大小。

以上练习学生清晰地明白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通过对比两个同心圆的大小,明确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同时通过画圆,进一步了解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巩固了画圆技能。接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学生在画圆、观察、比较中明确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练习不应该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而是一次知识建构的提升过程,让学生在练习中出现新的知识增长点。整个环节把有关圆的概念、特征、计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整体认知,构建了有效的知识体系。让众多的学生积极思维构成了一个活跃的“思维场”,也把知识推向了新的高度。

三、练习巧设力求创造“活”

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作为教师要推动和支撑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坚持儿童立场,让数学思想贯穿于全过程。在《倍的认识》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出示黄花12朵,提问: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没有红花,猜测蓝花的朵数,蓝花可能是1朵、2朵、3朵、4朵、6朵、12朵)思考:黄花一直是12朵,那为什么两种花的朵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断地发生变化呢?虽然黄花的朵数保持不变,但蓝花的朵数一直在变化。在这一环节中,在保证黄花朵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蓝花的朵数,蓝花的朵数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份,黄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体验到“1份”代表的具体量在变化,比较的结果也会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每份数如果变了,那么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就变了。

在相互交流想法时,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各种解法进行比较、探讨、研究,将新的解题方式融入自己的思维中,并对他们的思维进行有序的引领,有效培养了学生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数学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巩固运用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准确理解教材练习的编写意图,依据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合理地选取练习、巧妙地整合练习、创造性地拓展练习,让习题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姜雅典 快乐表达,在这样的课堂里幸福徜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

[2]殷婷婷 我的问题有问题——苏教版第三册《秋游》教后感[J].吉林教育,2016,(18)。

[3]徐艳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设计(一)[J].小学教学设计,2016,(14)。

论文作者:兰幼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之我见——让习题价值最大化论文_兰幼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