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化的现实选择_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化的现实选择_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中国城市化跨世纪的现实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中国论文,跨世纪论文,大中小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了比较活跃的发展时期。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市镇非农业人口36989万人,已接近总人口的30%。同时,由于城市化从其本质来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化,二是农村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如果依此来计算我国的城市人口,除了要包括非农业人口36989万人以外,还要包括居住在城镇的农村人口5500万人和家居农村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职工13410万人,总计约5589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5.2%。这个数字与目前全国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从业人员的比例大体吻合,从这个方面也可以反映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从城市化的载体城市、城镇来看,我国现在已设市671个,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25个,县级市442个,设建制镇18925个。城市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城镇网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区域经济更加活跃,我国城市化进入了比较活跃的健康发展时期。

我国城市化走过了曲折道路

过程曲折、水平相对较低和发展不均衡,构成了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显示,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相关的对应关系。西方发达国家及世界多数国家的城市化是与其工业化和社会经济同步伴生发展的。而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除受制于工业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外,还受经济体制与政策、形势等影响,时停时进,断断续续。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的城市化将在健康的轨道上积极稳步地快速发展。

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从而导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949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不足10%,比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落后25-30年。虽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足30%,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平均水平已达到40%以上,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已逾80%。

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生产力畸形布局,虽经我们多年的建设和调整有了很大改变,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仍然显著存在,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受此影响,三大地带的城市化水平也相应明显呈现出地带性差异。从沿海到内地、再到边远地区,由东南到西北,城市化水平由高到低,城市分布由稠密到稀疏。这种状况,短期内恐怕难以改变。

走大中小各类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更切合实际

世界城市化发展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就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问题,理论界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1、大城市论,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2、中等城市论,主张重点发展中等城市;3、小城镇论,主张重点发展小城镇。这三种主张,似都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但就我国国情而言,走大中小各类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更切合实际。

无论是发达的美英德法日,还是发展中的高城市化水平国家,其国家总人口和城市化人口规模都比中国小得多,几个或几十个大中城市即可担负起全国城市化的任务。比如伦敦680万人,占英国人口的12%;东京1200万人,占日本人口的10%;汉城1100万人,占韩国人口的20%;墨西哥城2000万人,占墨西哥总人口的25%。而中国的城市化任务之重,是其他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既使今后20年内我们再建设100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只能容纳一亿多人口,仍然承受不了巨大的城市化人口压力。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需要大中小城市来共同分流。不发展大中城市,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形不成国家经济的拳头,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在国内形不成强大的中心辐射作用;不发展小城镇,大中城市又不可能承担起中国城市化的重任,同时我国的工业化也难以迅速发展。走大中小城市(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将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稳妥促进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的实质问题,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它涉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职业、农业土地使用率、人口居住地的集中度、居民生活方式现代化程度等方面的问题。抓紧调整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有关政策,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促进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业人口就近、有序地向城镇转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通过户籍改革,引导农民进入城镇投资办厂、务工经商,既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集约使用土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集约农业、生态农业,还可以依靠农民力量推动城镇发展,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

——按照区域不平衡发展规律,修订设市、设镇标准,建立完善我国的城镇网络体系。我国城镇的发展,先是沿水路(沿江沿海),后是沿铁路、高速公路推进。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布局不够合理,东部地区密集,中部、西部地区梯次疏稀。由于城市的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相对集中,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中心辐射作用。为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宜采用多核心状城镇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特大、大、中、小城市(含建制镇)比例相宜,空间布局合理的整体城镇网络体系。考虑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应采取梯次发展战略。设市、设镇标准,东中西部要有差别,依梯度实行标准分类。这样,中部、西部的城镇设置数量会相对增加,利于整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对国家骨干工程项目地区、矿区、港口、重点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大型集贸市场等地,设市设镇标准适度放宽,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减少农业人口比重,促进城市化。

——认真落实《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促进城镇按量、有序、科学发展。我国编制的《设市预测与规划》,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跨世纪战略构想,以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实际为基础,以建立完善区域网络体系为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设市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各规划期的城市化水平作了科学预测。按此运作和实施,将完善我国城镇网络体系,保证大、中、小城市数量比例合理,实现比较科学的空间布局。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表明,城市化的过程大体经过三个不同阶段:一是缓慢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前,一般都发展比较缓慢。二是加速发展阶段。三是现代发展阶段。我国目前处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接合部,正在加速发展。从我国实际出发,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发展应加强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从城市规模效益出发,对大城市要区别对待,市区非农业人口200万以上的,应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膨胀;市区非农业人口200万以下的,则允许其再适当增加一些人口,特别是那些只有100万左右非农业人口的省会城市和省域中心城市,应让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市区非农业人口50万左右的中等城市,人口规模扩张速度要更快一些,以便进一步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可以更快一些。要加强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尽早出台市辖区设置标准、地级市县级市标准、建制镇设置标准,以政策引导我国城市合理、协调地向前发展。

积极推进小城镇的发展应是我们始终关注的重点,这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深层次矛盾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农村实现城市化的必然发展道路。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在起步阶段就应注重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走集约化、专业化的道路,以免重蹈传统农村工业“家家点火、村村冒烟”的覆辙。

标签:;  ;  ;  ;  ;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化的现实选择_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