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满足社会生产活动的需求,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大容量的电能输送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常规事项。而电能输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电能负荷较大时很容易造成输电线路设备受损,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为输电线路的运维检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需要电力企业加强对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的研究,通过完善运维检修技术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从而推进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我国电力设施的发展过程中,为提升电力系统的传输能力,全面发展的超高压的输电线路系统,并且为了满足更高的功能需求,又逐渐发展了高压1000kV电压等级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系统。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以满足更远距离的电压输送,并且电能的传输功率更大。当前输电线路系统的现实问题是,除了要完成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以外,对于后期的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工作更加的重要。本文研究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
引言
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城市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输电线路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高压远程输电线路工程越来越多,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足够的电能。同时,输电线路结构的变化、电网规模的扩大也给输电线路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质量与安全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对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重视,针对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正不断的深入,电力事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加强对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国都积极展开了大范围的电力基建工作。作为电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输电线路工程正是电力基建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输电线路的规模也逐渐的扩大。架空输电线路具有施工工期短、施工成本较低、技术要求低、便于维护等优点,在输电线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架空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野外,自然环境(雨、雪、雷电、飞物)会对线路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对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造成干扰。
新时期电力系统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对架空输电线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要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必须保证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2)保证输电线路能够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能。
(3)实现输电线路经济供电。
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供电线路运行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
二、现阶段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在运维管理方式上存在的不足
(一)在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制度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目前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制度尚不完善,检修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之前,并没有按照制定详细的检修流程和检修计划,而是直接盲目的行动,这就使得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产生很多的漏洞。
(二)检修效率低
在检修制度中没有应急抢修相关的预案编制,在遇到紧急的电力事故时,很容易使得各环节出现手忙脚乱的状态,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恢复电力的安全运行。特高压输电线路在后期运维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施行作业票制度,这就无法保证检修人员的作业安全,并且无法保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顺利通行。
(三)检修落实不全面
对一些边远地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没有实现有效的安全监控,经常会在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周围进行一些违规违章的施工作业,稍有不慎就会对输电线路造成恶劣的破坏,使得无法对输电线路实现动态化的安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进行特高压输电线路管理运维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安全责任制度
工作现场是输电线路事故多发的场所,班组安全情况反映出一个单位的安全管理质量,要确保安全,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在部门内形成主任与班组长、班组长与班员的自上而下各级管理网络。
(二)岗位职责与考核管理制度
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对各线路的巡视、检测、维修和管理分配到人(小组),制定符合每个岗位的责任制度,使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工作可做。定期进行基本知识、“三合一”形式的外查(即“三提高”管理核心)和正常工作的日常考核。“三合一”形式的外查,就是把监督性巡视、巡视比赛和技术培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不在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考核方式。通过“三合一”形式的外查,使送电班组能够尽快达到,提高送电专业基础管理水平,提高送电人员专业技术素质,提高送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的一整套管理办法,这就是“三提高”。
(三)完善特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制度
检修工作是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安全供电、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加强设备检修工作的管理,明确各级职责和工作要求,须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可从检修计划、准备、施工及验收等方面建立管理制度。事故抢修是指对因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冰雹、暴风等)或其他外力导致事故所进行的快速及时满足线路短期运行而采取的一种检修手段。其目的是采取紧急措施和临时措施,尽快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损失和因此而造成的社会影响。线路发生事故后的每一个工作流程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另外,工作票是许可在电力线路及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书面命令,是执行工作任务和采取安全措施的依据。工作票管理制度是从工作票格式、填写和签发等方面规范管理,发挥工作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四)完善“三位一体”立体巡检模式
人工巡视已经无法满足输电线路运维巡视需要。随着超、特高压线路的日益发展,为节省电力通道资源及节约成本,线路杆塔大多采用双回及多回路设计,80~100m的高塔已经趋于常势,随处可见。原先靠地面人工巡视发现线路上缺陷及隐患的弊端已经逐渐显露。应对措施是,地面人工巡视已经难以发现高塔上导线、金具及线档中间间隔棒、线路通道的缺陷及隐患,因此,应大力推广直升机、无人机、人工巡视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巡检模式。在开展常态化直升机巡视,逐塔逐档排查缺陷及隐患的基础上,开展无人机针对外破区、山火区、居民区、污秽区、覆冰区等特殊区域的动态特巡监控,并结合人工消缺的方式将线路上缺陷、隐患及时予以消除,提高线路的整体健康水平。
(五)研制专用工具提高工效
在以往的输电线路检修工作中较为常用的工具类型为承力式工具。然而,在社会需求作用下新建的高压输电线路中,为了使绝缘子串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形成了多种特殊结构,前面使用的检修工具已经无法适用于新建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结构的检修工作。为此,需要根据现阶段绝缘子串的结构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研发出对应不同结构的检修工具,为运检人员提供专用适用的工具,从而提升运检工作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是电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的质量对电网整体的运行有直接的影响。输电线路长期运行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外力或自然环境的影响,给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增加了难度,这不仅需要相关部门不断的完善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制度,加大宣传教育工作,采用新科技技术,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旭炯.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研究[J].甘肃科技,2013,29(20):116-118.
[2]王亮.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00100-00100.
[3]朱亦振.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7(21):178-178.
论文作者:令狐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线路论文; 特高压论文; 工作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论文; 制度论文; 电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