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研究论文_占炜

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300

【摘 要】目的:研究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鼻内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局部糖皮质激素;慢性鼻-鼻窦炎;效果

引言:

慢性鼻-鼻窦炎作为当前耳鼻喉科常见的鼻部疾病之一,是指患者的鼻腔内以及鼻窦组织存在慢性炎症的现象,且持续时间超过了12周[1]。该种疾病的发生具有病程长、难以治愈且复发性高等多种特点,在发病时,患者会出现流鼻涕、鼻塞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方式趋于多元化,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每种治疗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且在效果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我院临床实践中发现,对患者采取激光治疗+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5.29±2.31)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病程(5.2±1.2)年;

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5.02±2.34)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病程(5.1±1.0)年。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标准[2];(2)患者无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3)患者精神状态正常,无认知障碍;(4)患者以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取患者坐位,使用1%的丁卡因与0.1%的肾上腺素度患者的鼻内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再给予治疗仪切除鼻甲部位,阻断神经功能。在15d后,可对另一侧鼻腔进行手术。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给予常规的抗生素用药,避免炎症复发或者感染的发生;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给予局部糖皮质激素用药。选用布地奈德,每日对患者使用100ug。

连续对患者给药1个月,对其效果加以观察。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在持续用药1个月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同时,根据临床症状变化,将其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层次。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在鼻内镜检查下,窦口引流较好,黏膜表面相对光滑,无分泌物;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且在鼻内镜检查下,鼻腔内有少量的分泌物与轻度水肿的现象;无效:不符合上述两项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在当前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相对提高。慢性鼻-鼻窦炎虽然是一种组织性疾病,但从本质上也是呼吸系统疾病[3]。这类疾病的存在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因素的作用下,还可能会使得患者的呼吸功能受阻,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4]。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案趋于多元化,而各种方法的治疗效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的开展临床工作,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我院就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措施进行探讨。

在相关文献中报道,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虽然能够从根本上阻断疾病的发生,但是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较大[5]。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如在手术后加用其他药物,能够有效的优化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种由肾上腺皮质中所分泌出来物质,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调节机体内部的糖分、蛋白质以及脂肪生物合成等,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抗病毒、抗休克等作用,从而优化个体的免疫力,应用价值较高[6]。在运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其效果显著,这点经过本次研究已经确认。

综上所述,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抗震.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探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1):64-65.

[2]史晓东,李军强.慢性鼻-鼻窦炎采用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35.

[3]于小佳,王江淼,王雪玲.鼻内镜手术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6,1(02):37-38+41.

[4]朱皓华.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34):75-76.

[5]田万平,杨立新,朱仁祥,刘晓龙.抗过敏药物联合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2):1127-1129.

[6]贲飞.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0):1402-1403.

论文作者:占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研究论文_占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