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工程施工的关键分析及技术改善分析郭建兵论文_郭建兵

暖通工程施工的关键分析及技术改善分析郭建兵论文_郭建兵

摘要:暖通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文章从暖通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施工关键技术,阐述了施工技术的改善措施,希望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提供思路。

关键词:暖通工程;施工特点,关键技术;系统调试;改善措施

建筑暖通工程的作用,是调节室内温度,改善室内的通风条件,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1]。从暖通工程的施工现状来看,多数采用分包、外包模式,如果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不过关,或者现场管理不到位,就会影响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留下安全隐患。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暖通工程的关键技术和改善措施。

1.暖通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特点

分析暖通工程的施工特点如下:①技术密集。暖通工程从规划设计开始,到竣工验收为止,其中会经过多个环节和工序,需要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配合。各个部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后,还要进行调试,才能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对技术的依赖性强。②覆盖范围广。在建筑工程中,暖通工程不是独立存在的,和基础、土建、给排水等工程密切相关。由于覆盖范围广,暖通工程的设计施工,要树立全局性眼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出现专业碰撞和矛盾。③施工要求高。暖通工程规模大,管线、设备、部件的安装复杂,对施工要求高。既要制定明确施工流程,加强现场管理工作;又要提升施工人员的技能素质,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适应不良施工环境。

1.2 存在的问题

第一,施工图纸和现场环境不相符。由于现场勘查不到位,导致设计图纸不科学、不准确,集中在材料规格、技术要求、几何尺寸等方面。如此,施工人员就不能照图施工,否则会因返工提高施工成本。

第二,管道容易出现渗漏现象。暖通工程施工期间,管道渗漏的原因主要有:压力设置和预估标准之间有偏差,承压管道的质量差;管道连接部位的衔接不科学,没有完全封闭;管道外壁的防腐作业不到位,因外力作用造成管壁损坏。

第三,没有检查给排水程序。为了保证暖通系统正常运行,施工后要对给排水管材进行检查。然而实际施工中,给排水管材可能存在问题,例如质量不达标、管壁有裂纹,会影响正常的给排水功能。

第四,专业队伍协调不当。暖通工程的施工内容复杂,而且工期紧张,一般会和土建、给排水等专业队伍同步作业。现场施工中,对专业队伍协调不当,就会出现安全隐患,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2.暖通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1 管线布设

暖通工程的管线布设,应该以施工图纸为准,结合现场环境、规范要求,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落实技术交底。其中,重点部位是设备机房、管道井、公共管道走廊等,要结合建筑平面图、剖面图,将管道线路标注在图纸上;优先安排直径或截面大的管道、桥架,一边布置、一边调整,兼顾技术性和美观性。

2.2 风口安装

暖通工程施工期间,风口安装是一个重点,应该在施工前进行综合分析,和土建专业协调好,预留出风口的位置[2]。第一,根据建筑物的规模、使用功能,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通风管道,例如:如果建筑内部空间大,作为会议室、会客厅使用,要求空气流通,此时应扩大风口尺寸,调整开口位置,并优化风口和通风管的连接方式。第二,暖通设备的空调冷水管、热水管,均设置在管道竖井中,安装时可在井口处设置钢质支架,采用吊线法连接卡架,标记出支管的敷设位置,方便后续施工中使用勾钉进行固定。

2.3 管道安装

第一,给水管道。首先对管道进行检测,分析材料的规格、特性,看是否满足市场标准和设计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施工中,管道和管道之间的连接是关键,不能出现毛刺,要对麻头进行密封处理,常见接口有三种:法兰连接口、橡胶圈接口、胶水粘结口。如果安装中导致管道表层受损,要加强防腐处理,对管道的使用性能进行评估。最后管道投入使用,应该定期测验,获得真实数据,确保给水管道的安全性。

第二,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安装时,应该检查承插口连接处是否平整,衔接部位要平滑完整;接口部位使用45°弯头,根据实际情况对主管道和分支管道进行连接。安装完成后,首先进行通球试验,验证管道内部是否通畅;然后进行增压测试,压力一般控制为水压的1.5倍,看管道是否存在漏水、渗水现象。排水管道投入使用后,如果发现墙面发霉出泡,或者踢脚线发黑、表面有细泡,就要及时检查管道。

2.4 系统调试

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系统调试是一个重要环节。以空调系统为例,通过调试能检验设备的性能,看相关设计和施工成果是否符合要求[3]。结合建筑工程特点,通过有针对性的调试,促使空调机组的新风量、回送风量达到设计标准,室内温湿度、风量、噪音等满足要求,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一般情况下,通风空调系统的调试内容包括:①测试风管的漏风量;②测定风机的风压、转速和风量;③检测和调整系统及风口的风量;④检测系统室内的相应参数;⑤测定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状态下的前室静压。

3.暖通工程施工技术的改善措施

3.1 完善施工准备工作

暖通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如下:第一,实地勘察,了解现场环境条件,分析建筑在暖通方面的需求,保证设计合理性。第二,图纸设计完成后,组织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进行图纸会审,分析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改进,避免后续施工中返工,提高图纸和现场实物的衔接性。第三,将暖通系统的关键部位,标记在现场墙体上,尤其是风口、主管道等,考虑到电力、给排水、燃气的管道,避免出现交叉或矛盾。第四,依据施工方案,合理配置人、机、料等要素,以材料为例,既能满足施工需求,又不会增加库存成本。

3.2 合理选择保温材料

暖通工程施工中,保温材料是一个重点,不同部位的保温材料也是有差异的。例如:橡塑发泡保温材料的应用广泛,适用于多种管道,常见如空调冷冻管、冷凝水管。保温施工过程中,能独立拆卸的部件如阀门,要预留出一定空间,并使用隔热材料进行充填。总体上来看,保温材料的选择要兼顾实用性、经济性,安装时严格按照标准流程作业。

3.3 做好控制测量

暖通工程施工中,测量作业具有指导、复核的作用,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4]。其一,保证测量仪器的精密度,定期进行校核,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其二,实地测量时,应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以散热器安装为例,标高误差要求在15mm以内,施工人员可以在墙上划出标高线,作为施工参考。

3.4 减少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会带来诸多问题,改善措施如下:①加强检查确认,例如:保温施工时,对管道、暖通设备的密封性、保温性进行检查确认;风口安装时,确定通风口、消防喷头的位置是否协调。②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方便现场管理工作开展,能对不同专业进行协调,避免出现专业碰撞。

结语:

综上所述,暖通工程是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具有技术密集、覆盖范围广、施工要求高的特点。文中从管线布设、风口安装、管道安装、系统调试四个方面,介绍了施工关键技术;只有完善施工准备工作,合理选择保温材料,做好控制测量,减少交叉作业,才能提高施工技术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倩倩.暖通工程施工的关键分析及技术改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1465.

[2]刘浩.暖通工程施工中的暖通设计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9):1446.

[3]王升阳.建筑暖通安装工程施工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1793.

论文作者:郭建兵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 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暖通工程施工的关键分析及技术改善分析郭建兵论文_郭建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